看着朋友发的上海黄浦江畔夜景,旖旎风光美丽怡人,和朋友的靓影相映生辉。于是也想着出行了,远处去不了,我们不如走进附近的大山里吧。
我和女儿、姐姐还有外甥女一起,开着车出发了。虽然路途上历经曲折,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竟走了三个小时,但到底还是到了石板岩的山门。
从山门前经过,我们竟不知其为入山之门,过门而不入,走到了另一条山路上。路旁一直伴有黄褐色岩石砌成的红旗渠,渠里静静的水在流淌着,渠岸只高出路面一尺左右,沿着渠边的路旁,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透过车窗,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好爽丽的感觉!
弟弟打来电话,让我们折回头,入山门上山。过了山门,盘山而行,拐过了一道又一道弯,穿过了平坦又宽阔明亮的隧道,我们又下山,到了山脚下,我们绕着山脚往山里又走了好远,终于到了弟弟给我们介绍的高家台村。
我们进旅店小坐片刻,喝了些热水,没有觉得暖和,倒觉更冷了些。打量身边的人,竟然有穿着厚厚棉袄的。哦,山里真的比外边冷。
弟弟把我们领到旅店后边的一座山,山底部有几户人家,家家户户大门敞开着,门外有一片相对平坦的石板地面,有老师在教学生写生。我们向山上走去。一路高山一路树木葱茏,加之悬崖峭壁,近处的山抬头看不到山尖,直插云霄,远处的山又云雾缭绕,山腰的白腰带,山顶的白云帽。
时而有虫鸣,有泉水滴落的声音,路旁的野菊花,蜜蜂也在嗡嗡不停。
走了一个小时,没有到达山顶,却看到了一幢白房子,游客到那儿就要止步了吧。
抬头往路右边看,有许许多多红红的山楂在绿叶中摇摇摆摆,一棵两棵,我们数着,还有一棵柿子树,又大又红的柿子诱惑着我们。路右侧正好有一条约半尺宽的小路,我们不由踏上小路,小路上长满了草,松松软软的,路旁不断有水渗出来,聚成了小小的溪流,又聚成了一个个清澈澄绿的水坑,水里还有荷叶铺在水面,女儿欣喜着,拿着手机拍了荷叶小池照。继续往前走,我脚下一软,连忙虚脚走过,提醒女儿注意脚下草覆盖着的虚空。柿子树长在一坪坡岸下,我攀上坡岸,就看见了柿子树下摔落的好多浆柿,唯有一两个虽然摔破了,但是红红的。想着就会好甜,忙着去把它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掰开,尝一口甜丝丝、又凉凉的,瞬间儿时的记忆漫溢开来……我们把树上将要烘的柿子够了几个,品尝着,笑着。幽静的角落里,我们兴味盎然,却没有想到叨扰了这里常住的小生灵,蜜蜂蛰了外甥女一下,她吓得厉声尖叫,小青蛇也惊吓地爬了出来看究竟。我们也快快离开了,对它们感到好抱歉。
上山路虽长,下山却只要十多分钟。在旅店吃过了午饭,我们卧在沙发上闲聊。
环顾四周,我们所在的这一层是第三层,室内墙壁似天然石头垒砌而成,
靠着石墙,有薄薄的岩石堆起的装饰石垛,上面放着三个田地里摘的圆圆的黄芒瓜绿芒瓜,石垛正中高高的一个石头尖。墙上还有遒离的树枝。墙体上对称有六个细长的玻璃窗,每个玻璃窗吊着风格一样颜色不一的窗帘。旁边是门,透明的,厚厚的。紧挨着门的又是窗户,宽宽的,扁扁的,分成两格,却不对称,一格恰好是另一格的两倍宽。房间内放着几组沙发,木质的沙发粗布面,条纹状花纹的抱枕又透着现代风。几个茶几古朴,细看竟然是厚厚的木门改造而成,茶几一端加了两根腿,直接透过茶几,长出了两尺左右,似小鹿的耳朵,茶几上放着讲究的茶具。房间东北角,似是现代的吧台,也放着电脑和旅馆总控电脑。室外有两个阳台,一个正临着大街,面对着突兀的青山,阳台一角地上有几盏鲜红的灯,十几面体吧,也高低不一,阳台正中放着高脚茶几,两侧各有一个靠背藤椅。另一个阳台连着山路,山路是石头台阶,室内看室外,室外也可以看到室内。房间的西北角有两个石阶,一个通第四层,一个通第二层,下层的山墙依山而建,有潺潺溪水从墙上流下,叮叮咚咚,淅淅沥沥,喷喷洒洒。房内有着质朴,有着典雅,还有着现代风,却完整地统一在一起,少一显少,多一嫌多。
我被这设计深深地折服了,以前只见过设计者这个人,却没有领略过他的设计风格。弟弟一边介绍着他的成长经历,我们一边从玻璃门走了出来。站在这幢建筑外,从整体来看,这幢四层楼房外观似秋天的苔藓色,依山而建,楼左侧是上山的石阶,楼后是山,楼前是大路,楼下是停车场,从楼上喷洒下来的泉水,顺着停车场一侧流向低洼处。
我们驱车往下一个景点——挂壁公路而去。走了不远就堵车了,交警路上奔忙疏通着,车队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下午四点多了,景点还不知在何方。我们无奈只好原路返回了。
有心看景看不成,无心取景却放心中。再不必说哪儿的风景好,到不了的景区再好,也是水中月,倒不如就近取景,景竟在不经意处,给你惊喜,给你收获……[/c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