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心理学大神——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存在-分析学说的领袖。
他写过一本书《追寻生命的意义》,里面讲述了他活着走出纳粹死亡集中营的硬汉经历和心理过程。
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也饱受凌辱,历尽酷刑。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后来被称为“人类终极的自由”。
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
可以自己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心理影响。
这时候的弗兰克尔教授成功做到了传说中的:
1.坚持;2.不要脸;3.坚持不要脸。
从理论层面看“人类终极自由”就是“不要脸”。
饱受凌辱时,弗兰克尔想象纳粹在和自己拍电影;
历尽酷刑时,弗兰克尔想象纳粹在给他松骨;
亲人去世时弗兰克尔想象大家都去了天堂;
这一切他都平静接受,完全不受影响。
“不要脸”的弗兰克尔就是这样,通过不断修炼,将内心的自由种子培养到超脱纳粹的禁锢。
最后写下了“不要脸”的传世秘籍: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我的一个朋友就深得其中精髓:
记得他曾因为某件事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后来朋友只和我说了一句话:“他骂得一点也不难听”。
别人的训斥可能使我们痛苦;
别人的侮辱可能使我们生气;
别人的歧视可能使我们难过。
但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脸”的不在乎呢?
《兄弟》里的李光头在扒女厕所被抓后并没有在他人的指指点点中羞愧。
反而用自己看到了什么,勾起了男人们的好奇心。
然后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换了五十六碗阳春面,吃得不亦乐乎。
其实每个人在面对责难、羞辱甚至打骂时,都可以选择不在乎的。
就像我朋友做得那样:TA们骂得一点也不难听。
也可以像李光头那样:想知道我干了什么?拿面来换。
现在看来,世事都怕“认真”二字。
总是“要脸”的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指指点点的人,只会被束缚做不了大事。
而一个“不要脸”的人失去的只是枷锁,而他们获得的是整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