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庭中,奶奶住在老家,她现在是哭着呢还是笑着呢,我不知道,我妈妈在另一个卧室,她的物质条件似乎更好一些,但是她现在住的舒服呢还是不舒服,我也不知道。
然而拿文章来达意,现在一般的中国人还做不到。
虽然她们能说话,然而只说给某一个人听,其余的家庭成员并不知道,结果也等于无声。如果某一个把语言当做宝贝,像玩把戏似的,之乎者也,再什么弗洛伊德,也没有人懂,其实都不知道他自己是否可真懂,反正其余的家庭成员都不懂,结果也等于无声。
文明家庭和野蛮家庭的区别,其一,是文明人能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能够把他们的想法、感情,借此传给其余的家庭成员。
虽然也都各自有各自的想法,然而,大家因为不能交流,于是大家不能相互了解,正像一大盘散沙。
把语言当做古董,以不能使人认识,使人懂得为好,也许是有趣的事罢。
但是,结果怎样呢?是我们已经不能将我们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了。我们受了伤害,受了委屈,总是不能说些应说的话。
反而在别人那里,倒常常有说这个家庭闲话的,或者任何的议论,但那都不是自己家庭的声音,是别人的声音。
这不能说话和交流的毛病,在现当代是非常严重的。
要恢复这多年无声的家庭,是不容易的,正如命令一个死掉的人道:“你活过来”!
因为我们说着书面的话,说着大家不明白,不听见的话,已经弄得一盘散沙,痛痒不相关了。
我们要说当下的,自己的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但是,这也要受老人非笑的。他们说表达感情肉麻,没有价值,他们说年轻人幼稚,贻笑大方。
难道那些幸福家庭里的人就都是幼稚,就都是没有价值的么?至于幼稚,尤其没有什么可笑的,正如孩子对于老人,丝毫没有什么可笑一样,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败就好。
如果说等到纯熟了才可以动作,那就算是毫无知识的村妇也不至于那么蠢的。她的孩子学走路,即使跌倒了,她决不至于叫孩子从此躺在床上,待到学会了走法再下到地面来的。
我们可以从自己出发将家庭变成一个有声的家庭。
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行进,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先人,将自己的真话和真实情感表达出来。
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家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同一个家庭的人生活在一起。
我们试想没有声音的家庭是怎样的家庭?没有欢歌笑语的家庭自然是无声的家庭。
于是,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在无声的家庭中沉默而死,一是舍掉旧的冷暴力的相处之道而好好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