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读书的时候你认为你做得最不好的点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问题问得不是很合适,我很难去列举“最”不好的一点,因为做得不好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下面我会逐一讲述。
第一,就是在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这个其实是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的后果。这里需要解释下英国本科选学校和专业的流程,在英国,通常一名候选人会先把专业定下来,然后再去着手选学校(解释这一点只是想说,类似清北中文系与三本计算机系的对比在英国基本不存在)。我当时犯了个严重的错误,就是在选学校的时候,更多去看一个学校的专业排名,而非综合排名。
前段时间在读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诚然在大学里面,如果想将专业一直深挖下去,选择一个专业排名高的学校很重要,但问题就是,很多人在本科毕业后,从事的并不是自己的本行,大学只是一个通识教育的平台而已。既然把大学看成是一个平台,要考虑的就应该是平台的知名度以及整个平台的大环境,包括丰富性以及周围人群对自己的影响,外加平台所在的城市和地区能否给到加成(e.g. 上海vs石河子、纽约vs蒙大拿)。如果选择一个看似专业排名很高,但整体实力稍差且又不在大城市的学校,那么在经历的丰富程度上就会被削弱。一个个专业又像是一条条路,选择了化学,也就注定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因为人少,所以相互帮衬的也少,更多是看自己怎么去走,这个时候一个强大的内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然而当时的我并不具备这个特质。假如学了金融,周围接触到的同学可能也会更加有权有势(这个词用在这里很势力,但也很现实),可能这个人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二代,那个人的老爸可能也是某个局的局长之类的,相互之间一旦帮衬,圈子由此就会形成,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因为生活成本而没有留在伦敦,毫无疑问是我当时最短视的行为,没有之一。当时还是因为在伦敦并没有和周围人建立起很好的关系,然后我就想换个环境重新开始,这无疑也是在逃避。能写出这些,至少说明上帝已经给了自己一次纠错的机会,这一次不能再辜负他老人家的好意了。说到这里,就要讲自己的第二个失误了。
第二,就是把钱看得过于重要。可能是觉得内心有种亏欠感吧,觉得出国读书负了家里太多的债,就理应为家里省钱。所以在平时的超市采购中,我就是个能省则省的人,包括出去旅游,为了省钱而宁愿坐夜间航班,当然,很多时候这么做也是因为自己没有意识到时间是有价值的。学校就更不说了,可以为每年一万镑不到的学费以及生活费跑到一个更适合养老的地方。当然这些都是小事,这个思想给我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则是过于精打细算,让自己去贪一些小便宜,从而败坏了名声,例如当时在旅行团做代理时,为了1-2镑的钱,可以和他人争论很久。在代购方面也是,为了省钱,会在纸箱和胶带上面偷工减料,从而导致纸箱和里面的货物报废掉,不知不觉中也得罪了太多人,而这样的得罪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的名声。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孰多孰少,一想便知。朋友圈中如果有深受其害的,请接受我诚挚的道歉,如果换成现在,自己一定是完全不同的想法了。
第三,就是不懂得去与他人交流,过于害羞。我从小到大的性格,一直都是很害羞的那种,既不会很主动去邀请他人做客,也不愿意去暴露自己的一些缺点,然而暴露缺点是一种非常好的促进关系的方式,一个看似完美的人不一定有一种亲近感。此外,当时的自己更不懂得在逢年过节或是朋友生日的时候送点礼物或是主动攒局。这个消极影响在生活、(找)工作和学习中都有所体现,接下来逐条解释。其实不仅仅是英国,在哪里都一样,就是人和人之间一定要有互动,相互之间要“利用”下(利用为中性词),生活上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就是除了教会里面,没有其他比较要好的朋友,和谁走得都不近,当然其中大部分还是我自己的问题。
工作(包括找工作)过程中,由于自己的主观意见太强,加上没有校友的加持,所以也不愿意去与他人交流。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刚刚到上海的时候,由于周围同学不多,外加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自己其实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期,这个在我之后讲工作的时候会详细提到;学习就更是这样了,很多时候都是想靠着自己的能力,不愿意去求助他人,殊不知关系就是在一次次帮助与被帮助之间形成的,但话说回来,这可能也和我的专业有关,选择了这样一条赛道,就注定要单打独斗下去,信息方面就会有极大的劣势。
第四,没有系统性学习经济学或商科,对很多问题也就不知道去亲自调研。不像自然学科每天泡在实验室,与社会或商业相结合的科目在做调研时,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地考察与访谈。对于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商科的人,这些概念在我读书的时候都还不存在,所以我在选学校甚至选住处的时候都吃了大亏。而且做投资这行做得越久,就愈发觉得自己当时的行为有多愚蠢,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大一及研究生之前选住处的时候,在没有实地考察的情况下,住到了离上课地点步行20分钟的地方(在上海20分钟步行不算什么,但在英国已经是很远的距离),住进去之后就发现总会有些不满意的点,例如离教学楼太远,冬天天亮得晚不想出门,下雨天也只想翘课等等。
关于学校与专业,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不好意思还是没有这个意识,尤其是在约克的时候,并没有抽出时间和院长简单谈谈,了解了解大致的情况。如果以后有继续进修的机会,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定一定要深入当地,深入院校,和院系里面的员工、学生都谈谈,了解了解课程设置、学生满意度、之后的职业发展之类的,并且短居几天,了解下当地的生活节奏。即便机票很贵,这笔钱也是值得的,毕竟相比于3万封顶的机票钱,学费可就是几十万,做投资尽调的步骤在对学校做调研时同样适用,小钱撬动大钱,不会吃亏的。
关于商科,还有个问题也是重中之重,就是自己其实一直都对商业感兴趣,然而每一次的选择都会偏离自己期望的主线,没有兴趣学不好也是很自然的事。当然不否认自己是学渣一枚,但每天至少有八个小时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似乎也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吧?讲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如果只是靠课上的内容,商业与自然科学天生就是相互隔离的,好多功夫都是要在课外自己探索的。
关于经济和金融,学完CFA一级,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才意识到经济和金融是两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别的不说,以下五个很简单的问题就足以问懵两年前的我。括号内为自己梳理的经济学和金融概念:
a. 在一次性付清学费有返还的情况下,学费该一次性交清,还是分两到三次交完?为什么?(货币的时间价值)
b. 欠别人的钱在有明确还款期限的情况下,应该早还还是晚还?(同上)
c. 你很感兴趣的讲座和你自己学院的课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选择?(机会成本)
d. 一项投资,若每年有2%的收益,你会不会投?收益如果有50%呢?(汇率/通胀/无风险利率)
e. 用40年的时间从1万到1亿,每年投资的收益是多少?(复利)
第五,就是没有多来到大城市实习,过度沉溺于自己的舒适圈。实习其实是个探索期,慢慢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暑假直接回家是自己之前的常规动作,其中一年因为学车没有出去还情有可原,剩下的几年假期安逸得都没有任何理由。信息上的劣势,金钱上的考量,对旅行的热爱,每一年都会让自己的暑假荒废掉。早点来北京或者上海,即便不实习,只是短住,看到的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而且,当时老爸那边正在和券商投行部的人打交道,自己对金融和商科相关机会的不敏感,让自己一次次错过眼前的机会。当然,这么说不免又一次开启上帝视角,然而即便是两年前互联网就已经很发达,自己也并没有去主动获取外界资源,不是么?可能正是因为之前一次次的安逸,才造就了现在这个不安分的自己吧,在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心理就会发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