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周末晚上,他看了一部纪录片《互联网之子》,这部纪录片之前有听说过,但一直未曾观看。他前几天在搜索关于互联网纪录片,又看到这不影片了。本片讲的是亚伦·斯沃茨“短暂一生”而“传奇”的故事。百度百科对他的介绍是这样的:
截图来源网易公开课 截图来源网易公开课亚伦·斯沃茨(Aaron Swartz)是年少成名的计算机天才,著名社交网站Reddit联合创始人,web.py的设计者。他亦是数字时代的罗宾汉,致力于网络信息开放,却因涉嫌非法侵入麻省理工学院(MIT)和JSTOR(全称Journal Storage,存储学术期刊的在线系统)被指控,将受到最高35年监禁和100万美元罚款。该案在认罪辩诉阶段的时候亚伦·斯沃茨于2013年1月11日在其纽约布鲁克林的寓所内,用一根皮带上吊自杀,尸体随后被女友发现,年仅26岁。——摘引于百度百科
亚伦·斯沃茨参与开发了RSS、Markdown和知识共享组织(CC协议)框架,说来也很惭愧,他自己用网络也有一段时间了,一位如此重要的人物却从未了解。话又说回来,这些年他还是以应用为主,哪怕是在开发网络素养相关的课程,也集中在学生、老师应用层为主,对网络发展历史、网络对人类社会带来更深层的影响都没做过较全面的阅读,更别说研究了。不过,随着对网络课程的开发继续深入,这块内容还是会涉及到的,只是时间问题。
看完这部影片,给了他以下几点联想:
1)由“翟天临”事件牵涉出对知网文献下载的讨论。这个和纪录片有很高的吻合度,知网收集研究者的文献,再收取使用者的下载费用是否合理。毕竟研究者很多研究都是国家科研项目,由政府、学校或第三资助方资助完成。而且费用好比较高昂,让他想起来甘肃一位小学老师,为了下论文做参考,自己充了400元钱,有时候下载一篇还不是自己需要的,可钱已经扣除了。
2)昨晚央视新闻曝光“流量明星”的背后黑幕,其实并不是什么黑幕,只是大众不知晓而已,但“流量经济”在互联网上早已成型,大众也在为其买单,这就是互联网的悖论,一边是信息共享,一边却是信息严重不对称。
3)由于网络环境的限制,有很多优秀的资源无法通过常规途径获得,也有不少网络教育工具无法使用,他自己是有体会的。要想使用,据需要额外付出更多的成本。
4)对于乡村孩子来说,缺少各方面教育资源,理论上有足够的网络资源供他们开辟一片自己的天地,但充斥鱼龙混杂的信息,缺乏分级管理、缺乏儿童模式的网络环境,让孩子在网络中的风险大大增加,也让父母、老师对网络恐惧感增加,背后的原因有政府的政策的滞后性,另外一点就是大众对商业利益的追逐而忘却对孩子的呵护。
时间不早了,对于网络的联想和思考,后续再继续。
“3,2,1,停!”你对互联网的使用有哪些疑惑和思考呢?
注:
1)为什么在文章里经常会看到“3,2,1,停!”的字眼?原因:提醒你在看他的内容,要想你自己的事情,那是一个启动你思考的信号,可以点击此处查看具体分析。
2)为什么文中会出现他,这个他即作者自己,用“他”是为了尽量较少自我陈述,站在第三人称的视角写文字,以此提醒自己尽可能客观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