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我是王渺小
早上去亭林园,说好的阴天,却突然的秋雨绵绵起来。没带伞,我只好拿出遮阳帽挡雨。
从西门入,那些景观都是后添加的。朋友久未到此,直呼“这不是昆山山啊,你带我来的是啥地方呀?”
从后山绕起,转到并蒂莲处,“啊,记得这里了…”眼中划过一抹深邃。是对旧光阴的怀念吗?
我们望着对方头上的几丝银色,相视一笑。似怀恋,似戏谑,告别了匆匆而过的岁月。岁月,停留在发际,增添了几缕银丝,每一丝都有着几深的愁绪。岁月,停留在脸上,划出了几道细纹,每一道都有几多的故事。
身边乡音回绕,但是外地口音也多。我们时而国语,时而吴语的交谈着,漫不经心。眼光落在曾经熟悉的一山一石,一池一荷上。这里有着儿时的嬉闹,有着青春的回眸。
姨家就住山前,姨父喜欢摄影。一放假,我们这些小屁孩,就拱他那里,吵着要去公园玩。我们大的拖着小的,再小点的就抱着。一卷胶卷很快的,“咔嚓咔嚓”就没了。
小学时春游,老师带我们去爬山,再三叮嘱“上山要慢,下山也要慢!”结果还是有同学摔跤,落下终生坡脚。于是我有了山是个可怕家伙的结论,怕受伤。直到大了,走出去爬过了泰山、黄山、峨眉…还在玉龙雪山上撒过了欢。记忆中儿时爬过的那座昆山山,已经不好意思称之为山了。也明白,爬山变坡脚,和山没有关系。
亭林园出来,去吃奥灶面。排队等位,看来慕名而去的不少。面还是老样子,细、韧,卧在红汤里,浇头有传统的奥鸭、大排、虾仁等。也是太久没去这家吃了,浇头跟老早以前不同,大排体量大了,但是少了点金黄色。口味也不同,不再偏甜,而是偏咸。各有滋味吧,出于怀旧情节,我还是喜欢老味道。看大家伙吃得挺香的,应该都是喜欢现时口味。
下午一把方向盘直接到巴城老街。
大概是因为太近了,古镇去过很多,巴城老街是第一次去。雨丝还是时飘时止,衣服潮潮的。过了桥,是一条窄窄的街巷,窄到街巷两面店铺里的人,可以随时隔巷聊天。雨更大了,听行人在说有老电影可看,于是也跟着前往。
这是个老式电影院,很有年代感。坐在硬椅子上,影院内空气流通,凉意袭来。老式的放映机投在舞台的银幕上,银幕后面挂着厚厚的幕布,幕布边角随风摆动着。我看看银幕上的电影画面,再看看后面灵动的幕布,和现在的电影院氛围完全不同。说不出它哪里好,就是很喜欢!(想起了李宗盛的歌,鬼迷心窍)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出来,老街上兜兜转转,晚饭点差不多到了。
我们直奔蟹庄,品尝阳澄湖大闸蟹。今年的夏天热了三倍,蟹的个头要小了些,不过蟹黄还是很足、很香。
至此,昆山一日游,也到尾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