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条鄙视链形成之初,应该只是一种无心的调侃。但是经年累月,就会变成一种标签,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在我印象中,第一次出现全网鄙视的是《知音》。只因为当年“红极一时”的凤姐说“我喜欢读书,比如《知音》”,就被全民嘲讽,《知音》顺势成为了不入流的读物。到现在呢,《知音》、《读者》、《故事会》等老一代杂志刊物都处在阅读鄙视链的底端。
我其实特别不能忍受这种看法。作为一个生长在偏远小镇的80后,我是从初中开始系统的接触课外读物。自从向同学借了一期《读者》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在我初高中的那几年,几乎阅读了每一期《读者》,甚至为了收集往年的期刊,还专门到二手书报摊去搜寻。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相对匮乏的90年代,可以供给我们阅读的书籍太少了。而对于一个渴望阅读的学生来说,从《读者》中吸取的养分是何等的丰富和珍贵。然而随着世界文化大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大爆炸,现在的年轻人可以接触到的读物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轻易的就能接触到各大国际杂志期刊、BBC、欧美文学……眼界高了,视野宽了,回过头来就对国内的老一代阅读刊物嗤之以鼻,殊不知这些鄙视链底端的文字,为很多80后90初的年轻人提供了无穷的精神食粮。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用现在的眼光去评价20年前的文化现象,这是极不公平的。
这两年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有一期《吐槽大会》也说到了鄙视链: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摇滚的,玩摇滚的瞧不起玩流行的,这帮人都瞧不起玩说唱的……而这两年的《乐队的夏天》,每到改编环节,各大乐队就对流行乐表现出嗤之以鼻的态度,以及对公众人物和娱乐明星“不认识”、“不了解”、“没听说过”……也许是为了彰显格调、境界?也许只是为了树立人设。说到这我就要特别说说对“大波浪”的欣赏,就是大大方方的喜欢《爱情买卖》,就是喜欢《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大俗和大雅之间,没那么大的鸿沟。
这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有千奇百怪的审美情趣,没有高低对错之分,这是需要我们接受和尊重的事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