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多少合适
需求沟通行业一般奉行的箴言是:能用表格的就不要用文字,能用图片就不要用表格,这句话主要是揭示了沟通的技巧,即在沟通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信息做传达和沟通
但是这并不是普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和场景来做区分
如果是和用户沟通方案,让用户尽快了解和深入方案细节,最好的方式还是画图,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理解抽象的逻辑和原型设计
如果是做内容分享,一般是做一种跨域或者普及的知识,这里可以做下简单的提炼,内容尽可能做抽象,帮助观众更好地区了解内容即可
如果是做知识的总结复盘,建议做部分内容的提炼,但是最重要的文字也不能省略,主题做明显提炼,详情内容可以使用小的文字做说明和显示
2.配色原则
PPT和人穿衣服一样,一般颜色太多,会显示内容特别杂乱,让观众无法分清主次和重点。颜色的提炼和显示,其实最主要是为了帮助观众了解重点突出的内容,加深用户的印象
如果一般是做知识的汇报和总结,建议不要使用深色或者背景杂乱的PPT,尽量简洁,如果没有配色的常识和思路,建议可以下载几份PPT应用内部的优秀模板,学习几份就会有灵感
PPT的配色最好不要超出三种颜色,但是并不是绝对的,主要和主题也需要考虑
配色的方式1:可以考虑产品应用的主题颜色做数据抽取,PPT展示时颜色可以和应用产品相互呼应,更好契合主题
配色的方式2:可以考虑同色系做配色,同色系使用深浅和透明的组合,可以搭配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深浅对比、层次递进就是一种很好的逻辑展示
配色的方式3:参考系统提供的色系,一般系统会有相关主题的配色色系,使用也不会错误
配色的方式4:考虑使用万能灰,如果你不知道使用什么颜色搭配现有的颜色,可以使用高级灰搭配,灰色不管和红色、蓝色、黄色,搭配都毫无违和感
如今PPT制作的相关应用有很多的配色解决方案,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和主题解释,其实使用系统提供的解决方案也是一种思路
3.字体原则
许多人在制作PPT时,喜欢使用许多花里胡哨的字体,彰显自己PPT的个性化
字体的显示最主要的用途是方便信息传递,个性化的设计如果是和主题契合,可以考虑做特殊字体的设计
另外字体的大小也需要和排版关联,大小可以显示层级关系,也可以彰显主题的内容和重点关系
艺术字体设计得当也可以当做背景图片成为背景的重要一环
如果你对字体不能有很好的筛选,建议默认使用微软雅黑,这种字体的横竖粗细相同,易于理解,也是通用的商务字体
字体的深浅,也可以在排版时发挥重要作用
在一般的比赛或者演讲中,PPT里面不建议使用太多的艺术字体,一般字体的展示是需要下载相关插件的,但是如果展示的PPT在另外一个电脑上,其实会因为插件丢失,影响实际的展示美观,这种场景一般需要提前到现场做PPT的预演和调试,非常繁琐
4.排版的问题
排版,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梳理,也是艺术架构的设计,最终显示的也是PPT作者的思考能力
排版可以参考的而几个问题:
背景:PPT的首页背景怎么设计
目录:目前怎么展示
图片:单张图片、多张图片怎么摆放
文字:文字多的时候,怎么处理和展示
其实排版的背后逻辑了解和应用娴熟,PPT的设计和展示对制作者来说,是信手拈来
5.风格原则
风格,实际上是为了在PPT分享的时候,用于代入主题,便于观众更好理解语境
一般公司内部有专门带有logo的主题PPT,可以使用统一的主题PPT做基底,不用做多余的PPT风格设计
特殊场景的PPT,可以使用非专业PPT,比如节日活动策划的PPT,可以使用红色灯笼等;幼儿教育的,可以使用卡通明亮点的PPT;医疗行业的PPT会偏蓝色格调
不同风格的设计,内部的元素也需要契合
图片一般会选择适合主题和颜色风格的图片,如果颜色色差比较大,可以增加同样轮廓做弱化,但是一般不建议差异太大
文字建议就是用微软雅黑,颜色可以契合风格做调整
图形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商务场景,可以选择棱角分明的图形;俏皮的主题可以选择圆钝的图形显得可爱
6.图片原则
图片的添加,一般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做场景或者产品的实际展示,一种是作为装饰使用,但是会和主题契合
但是常见的图片在PPT设计时有几个问题,
首先是像素不太高清,此时会影响PPT美观,这种场景,建议可以使用原大小,在外面嵌入一层图形做装饰
其次是图片太多,影响PPT排版展示,需要考虑多图片的场景如何做组合展示
另外图片如果做背景,增加文字,因为图片背景色调复杂,影响文字的可读性,此时需要考虑将图片增加一层蒙版,减少文字信息的阅读干扰
7.动画原则
动画设计一般会针对图片、文字、组合图形做特殊的动画展示,其主要的作用,不仅是为了增添PPT的生趣,更多的是辅助演讲者做演讲内容的呈现,加深观众的理解
但是一般在正式的商务场景中,建议能用静态图片展示的,就尽量不用动画,这样会比较郑重
动画的风险在于:动画的时效操作对演讲者要求比较高,动画的展示和实际展示的屏幕需要做契合,不同的展示比例会影响实际的展示效果,因此在演讲前需要增加提前调试的工作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