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 众与独的关系

三、 众与独的关系

作者: 程序员札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08:21 被阅读0次

    文学的创作主体是人,读者也是人。从人的视角是文学史是一个关键维度。

    在中国的上古时代,最早出现的文学是神话和诗。这个时候最大的特点是作者不详。这固然存在历久逸失的技术性障碍,但是从作者,动机和描述对象去观察,会看到其合理性。

    首先,上古文学的作者主要是普通民众和一些职位(如雅,颂);其动机无非两种,记录场景化的直抒胸臆或满足重要场合的仪式要求。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限制,上古的时候文字是需要顺从音乐,先乐后文。面对共通的众望,众情,作者个人背景的把握于作品的理解并无多大裨益。

    屈原的《离骚》开个人文学之先河。标志中国的文学进入了贵族文学时代。除了继承上古文学现实性的特点,个性化的表达更为丰满,无论思想,感情,方式,技巧都有很大的发展。这个时候作品跟作者的关联不断加大,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成为理解作品的重要手段。之后随着秦汉一统,儒家当道。治文是修身的体现,文的作用是载道言志,不但加强化了作品跟作者之间一体化,更限制了虚构文学的发展。文章开始成为群体共性的载体,文学集团开始涌现,成员作品共襄风格一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到了南北朝,开始出现雅俗文学的分际。文学作者依然还是以精英为主,但是描述的客体和面向的读者开始出现泛化,这为之后的体裁,思想,技巧的丰富化打下了基础。

    虚构文学的崛起,打破了修身治文的一体性。天性敏感而才厚的作者,可以假借虚构文学突破很多羁绊,塑造更为丰富的结构,人物和场景。

    现代文学的白话运动是以服务大众为旗帜的。除了彻底砸碎旧传统,也因服务人群的多样性而提倡作品的丰富性。

    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集体创作。要么是提高说明讲理的周全性,要么是与其他艺术手段相结合(例如剧本),成就极致的想象力。

    文学启智,彰情,汇悯,显悲。如果再加上一个面向民众,似乎正确而高尚。但为什么会有很多遗珠在作品问世后多年才会发亮?真正打动了多数人的文学创作时一定抱以民众为目的吗?

    个人独处其境,独具慧眼,独创其作就一定是成就好作品的基础吗?古有群创《圣经》,《诗经》,今天工业化模式下的剧本也不乏惊世之作,后面会不会有众智荟萃的方式和作品渐成风气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 众与独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m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