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的第100天,想着记录一下自己的教学生活。每天固定留出一节课的时间记录,其实是足够的。今天打开简书,翻到之前记录的文章,还是挺有意义的。所以,不管再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记录教学。周一到周五记录教学,周末记录生活~
三班是上午第一节课,周末来的第一节课常常能看到睡眼惺忪的脸庞,我通常会在预备铃的时候就去教室,马上安排收作业,作业不交的,没写完的通通下课后来办公室补。我发现,当我每安排一个任务,如果没有完成就有相应的措施,他们就会有所改变。
首先,前面的15分钟复习了上周讲的内容,主要是五带的划分和地球的公转。每个组第一个同学上去默写,这两个图差不多用了15分钟的时间。本来可以让四个同学上台的,但是只有3根白板笔。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10402/1f4cfa54e6db8c1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10402/fc78d56d2032a91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10402/39cf0cb8a6e4a95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10402/6f22892af2b388f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10402/9bfe86ee89d18367.jpg)
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去改,发现错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南极地区特征的三个关键词。
总体而言,他们默写的情况比我想象中要好,所以,慢慢来,一点一点往前复习,复习一块内容,就把这块内容掌握好。
后面一块内容就是练习有关自转和公转的题目,采用从后往前的方式,读题,圈出关键词,然后每个选项逐一点起来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这样一轮一下,全班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回答问题了。
存在的问题:按顺序点,后面几排同学的反应偏慢,有些耽误时间,前面有些同学就会分散注意力。但是如果不点后面同学,长此以往也不行。所以,在提问的时候可以进行筛选,尽可能拉动全班同学的注意力。
点名的时候不要太固定,否则,部分同学就会存在侥幸心理。
然后一上午到中午的时间都是在改作业和清作业。首先检查学习态度,没做完或者敷衍的就挑出来,然后分班把有问题的作业名单记在便利贴上。课间操的时间差不多可以改完所有作业,然后将便利贴贴在了黑板上,上面写好了课间要来找我。
中午饭后的时间差不多也是用来和学生说作业的问题,然后督促他们及时订正作业了。
下午在4班和2班上的是一模一样的课,但是很神奇的是4班多出了10分钟,后来猛然想起来,才发现是因为2班前面10分钟在默写的缘故。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10402/dc18ba7380e02f3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10402/1d2e72693e0631d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10402/aebd9189db0469b4.jpg)
因为2班中午有福报,所以提前告知他们下午第二节课要默写以及具体的默写内容,根据之前班级的经验,就定为五带图和公转曲线。要默写的人也提前定下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10402/de07a2d525ddcc8d.jpg)
MZY在读报的时候就开始提前准备默写了。最让人意外的是WX,她主动问后面的WMY,同桌WQJ问后桌GHK,最后很神奇的是,利用课间的时间,她竟然也可以把这两个图默出来。这也是今天的意外收获。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因为很多时候,就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有某种表现和反应。
最后的结果是仔细观察,我们竟然容易漏掉好多小细节。然后2班和别的班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让他们不知道我具体点谁,但是每个组都会有一个人。
然后就是复习了海陆分布这块内容,可怜还是很不错的。希望每节课后都可以多出五分钟,看一个小视频。
午休唤醒神器——纪录片,英语、地理、提神三合一。
差不多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记录了今天的教学,先完成,再完美。
当弹出“下次在做时”,反问一句“现在可以做吗”,真的有意外惊喜,很多事不知不觉就完成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