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入手的这本《大宋河山可骑驴》,乍一看名字就让人好奇。
一提到古代,纵马江湖、驰骋沙场,都是骑马,怎么到了大宋,就是“可骑驴”?
看完才发现,不是宋人不想骑马,而是宋人穷得只能骑驴 o(╥﹏╥)o
本书作者是有着考据癖的王这么(这名字也够任性的("▔□▔)),其人对宋朝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有独特的见解与认识。
辛辣幽默的文字将北宋崇文抑武、冗兵冗费大背景下的文人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1dd276bb0e18aa2d.jpg)
1.骑驴入剑门的陆游
提起陆游,你想到了什么?
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还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豪情与柔情并举中,却还有“细雨骑驴入剑门”。
一根筋的陆游就像是磨坊里的驴子,认准了眼前的胡萝卜,就转上一生一世。
主战派的陆游只有短短一年的军旅生涯,却是他一生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
哪怕当年志同道合的皇帝已经心灰意懒,他也一刻不曾忘记报国的雄心。
执拗的陆游,坚定地站在了主战派,哪怕宦海沉浮,也不改其志。
在他离理想最近的时候,主帅王炎被免职,于是南郑军营中,实干与礼贤下士的主帅、一群狂放的文士幕僚都四散如星,北伐的希望就此破灭。
陆游也只能遵从朝廷的调令,骑驴入剑门。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231aded4527e8276.jpg)
2.冗兵冗费的两宋
在两宋期间,是中国历史上最缺马的时代。
原因很好理解,看看两宋的版图,北宋占据中原地区,南宋只有半壁河山,而相同的是,历来产马的西北、塞北、关东、西南地区都被其他民族政权占领了。
于是,宋朝只能向外族买马,史上最缺马的朝代就此产生。
而没有战马,就意味着没有在古代战场上作为制胜关键的骑兵部队。
再加上高度中央集权的用兵制度,导致的“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最终结果就是部队的素质和效率都不高。
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武备力量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这意味着谁都能来踩一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朝统治者想到的不是提高部队质量,而是采用人海战术,用数量来弥补质量。
军备因此成为了宋朝财政的重头戏。最高峰时全国军队人数达到120万,受天子直辖的禁军就有80万。
《水浒传》中林冲号称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80万可是真实存在的。
战马来源于外族采购,养着数量庞大却质量不高的部队,宋朝为此付出了大量的钱财,却依然没有改变它武备太差的现实,哪怕它的文化和经济高度发达。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ae3e0c7a508a8d7d.jpg)
宋朝是一个驴子普及的时代,这并不是宋朝人特别偏爱驴子,相反,他们都以拥有一匹马为豪,可惜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宋朝真的买不起那么多马。
于是我们看到了骑驴的陆游、王安石……
在这本《大宋河山可骑驴》中,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诗人,他们或悲或喜,有着自己的故事,而我们也只能叹息一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