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司马睿的崛起,刘琨与王浚的矛盾

司马睿的崛起,刘琨与王浚的矛盾

作者: 晋海博通 | 来源:发表于2021-11-04 18:01 被阅读0次

石勒的危机并没有解除,因为他遇到了更强劲的对手——琅琊王司马睿。

这是一个乱的不能再乱的年代,每次写这个朝代的时候,都头痛的要死,这个时代出了太多的人才,少数民族的潜力被激发,军事技术的革新,称霸一方的军阀枭雄不断涌现,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基本就会势均力敌,而司马家,在西晋名存实亡的时候,也要延续下去,另外开辟一番天地。

司马睿后来还有一个身份,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爷爷是琅琊武王司马伷,老爹是琅琊恭王司马靓。

轰动江湖的八王之乱,司马睿虽然也参与了,但他的存在感着实不强。这也不能怨他,他倒是想参与,奈何自己实力地位都不允许呀,所以他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置身事外,对谁都是恭敬谦让,事实证明他做对了。

直到八王都死的差不多了,司马睿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司马越的东海国和司马睿的琅琊国是领居,司马越邀请司马睿共同讨伐司马颖,司马睿答应了,远亲不如近邻嘛!

结果二人还打不过司马颖,打不过只能跑,要说司马睿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也不现实,那个乱世想活下去,还是要有两把刷子的,那就是跑路。

讨伐司马颖失败,司马睿连同惠帝一同成了司马颖的俘虏,东安王司马繇被司马颖所杀,司马睿不跑还等个锤子,下一步自己也小命难保,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潜逃出邺城,直奔洛阳,在黄河渡口被人发现拦截,好在吉人自有天相,这时东晋的开国皇帝是不能出事的,一个机智的下属,张冠李戴,救下司马睿,司马睿得以逃出生天。

当然司马睿能当上皇帝,全靠王家士族的支持,因为这个在当时非常著名的士族就在司马睿的琅琊国地盘上,代表人物就是那个被墙压死的王衍。

而司马睿获得了王衍的从弟,王导的支持。这个王导可不是一般人,后人也给了一个称呼——一代名相,这个人几乎撑起了整个东晋。

这时,王导给了司马睿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建议,永嘉初年,移师建邺,将经营的重点放在南方,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兴起,已经没有回旋余地。

南方,虽然环境气候比北方恶劣一些,但是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这就成了很多无路可走之人的最佳避难场所,利用这里休养生息,以图东山再起。

树挪死,人挪活,司马睿来了建邺以后,听从王导的建议,吸收人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面向社会招聘,一个是利用王家的士族关系引荐人才,联合南方的士族,其中士族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更大一些。

经过刻意的经营发展,建邺渐渐成为西晋的政治经济中心,京都洛阳却已经成了鲜卑匈奴饮马放牧之地,所以北方大批的士族大姓和百姓纷纷来到建邺,即所谓的永嘉南渡也就水到渠成。

但是这个时候,司马睿的实力还不是很强大。桓彝和周顗投奔司马睿,桓彝并不看好司马睿,觉得建邺只是暂时栖身之处,难以成就大业,但是王导和他进行了一番深入交谈以后,桓彝对王导就是两个字——佩服,认为王导不亚于管仲,大事可成。

刘琨与王浚的矛盾

这时,并州刺史刘琨和幽州刺史王浚又闹上了矛盾,而二人纷纷寻求少数民族的支持。

刘琨虽然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音乐家,但他有个缺点,就是擅于招徕人。

这是优点啊,怎么是缺点呢?那是因为等他招徕的人来了以后,他不会安抚这些人,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到来的人和离去的人一样多。

看来这流离失所的人并不是仅仅要求得一个安身之所,还要获得足够的尊重,刘琨并没有很好的了解这些人的心态。

同时刘琨还派自己的儿子刘遵去寻求代公拓跋猗卢的支持,实际上是去做人质。

拓跋猗卢,又是一个猛人,北魏王朝的开创者,与刘琨结为异性兄弟,屡次出兵帮助刘琨,刘琨将东接代郡,西联西河、朔方的数百里土地送给拓跋猗卢,拓跋猗卢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壮大起来。

刘琨又派同族的高阳内史刘希到中山召集部众。在当时,人,尤其是能干活的人,在人口锐减的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刘希这一去,效果果然不同凡响,一下就召集了三万多人,有很多是代郡、上谷、广宁的人,这就动了幽州刺史王浚的蛋糕。

刘琨和王浚本来是有些交情的,刘琨还曾向王浚借兵八百讨伐刘乔等人,但是在两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王浚翻脸不认人。

王浚十分愤怒,派遣燕相胡矩和辽西公段疾陆眷联合出兵,杀死了刘希,并且把刘希好不容易召集的人也都抢走了。

刘琨眼看着这些事情的发生,却有些无奈,自己实力不足,只能向拓跋猗卢求援,拓跋猗卢派儿子拓跋六修率兵增援刘琨。

而帮忙,向来都是有代价的。比如你朋友帮了你一个不小的忙,你是不是要请人家吃顿饭意思意思,感谢一下?

而想要拓跋猗卢出兵,可不是红口白牙一说,人家就屁颠屁颠的来了,都是利益交换,以前是拿土地交换,这一次自然也不能空手,刘琨将一块价值连城的碧玉送给了拓跋刘修。

而这个拓跋六修不知道从哪里得知,刘琨的牙门刑延也有一块相同的碧玉,我们历来的传统就是好事成双,这次拓跋六修也不例外,凑成一对岂不是更加值钱?

可是刑延哪里还有,他那一块已经献给刘琨了。拓跋六修不相信,认为是刑延舍不得交出来,就抓走了刑延的妻子儿女,逼迫刑延拿碧玉来换。

说一下这件事的后果,刑延无路可走,于是索性鱼死网破,率兵攻击拓跋六修,然后投降了刘琨的敌人汉国刘聪,然后反咬一口,率兵攻打并州。

刘琨与拓跋猗卢,王浚与段疾陆眷,不久的将来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相关文章

  • 司马睿的崛起,刘琨与王浚的矛盾

    石勒的危机并没有解除,因为他遇到了更强劲的对手——琅琊王司马睿。 这是一个乱的不能再乱的年代,每次写这个朝代的时候...

  • 狼殿(九):逆鳞

    上期说到,西晋帝国灭亡,司马睿继承帝位,建立东晋帝国。随后,王敦设计杀死刘琨,铲除了司马睿的武力外援,又诓骗周访平...

  • 十六国志 | 后赵篇(六)英杰·刘琨·上

    石勒灭苟晞、并王弥,纵横一方。而此时北方尚有刘琨、王浚等势力存在。 刘琨字越石,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典故“闻鸡...

  • 34 门阀政治

    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司马越派琅玡王司马睿协同世家大族南下建邺(后面司马睿成为了东晋的开国皇帝)。 而由琅玡王司马睿...

  • 晋朝司空刘琨

    刘琨(字越石,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壬子(二十三日),以刘琨任平北大将军,王浚任司空,把鲜卑段...

  • 王导

    八王之乱那年,司马睿只有十六岁。他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地位,无依无靠,直到遇到了王导。王导带领兄弟们,与司马睿站在同一...

  • 王与马,共天下

    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策划的场景是:司马睿刚到建康,王导在顾荣等人刚好在场的时候,特意表现出对司马睿毕恭毕敬、俯首听...

  • 无人能与之比肩的东晋第一名门望族——琅琊王氏

    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于江东正式称帝,登基大典之时,群臣百官立于陛下,而司马睿却唯独请琅琊王氏的王导与自己...

  • 虎口脱险的贵人

    晋元帝司马睿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被成都王司马颖给杀害。当时,司马睿跟从晋惠帝住在邺,害怕这场灾祸将涉及自己,便秘...

  • 王导

    王导和司马睿都是在同一年出生,而且都是琅琊王氏的人。两个人从小就是好朋友,王导也一直跟在司马睿身边帮司马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司马睿的崛起,刘琨与王浚的矛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pk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