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间谍之桥观后感

间谍之桥观后感

作者: 皮耶罗梁 | 来源:发表于2020-09-14 16:15 被阅读0次

    周末回家,无事,打开电脑随意挑选了一部电影权当消遣。名字叫《间谍之桥》,讲述的是冷战期间一位美国律师为交换间谍俘虏所作出卓越努力的真实故事。

    在上世纪50-60年代,随着美苏两国军事竞赛愈演愈烈,双方频繁发动间谍行为,只为了能获取这场冷战的最终胜利。

    电影开头,一位年迈的苏联间谍在潜伏美国多年后终究被抓获。依照法律,将对他进行公正的判决和惩罚。可身为危害美国安全的敌国间谍,谁来作为他的辩护律师呢?显然没有人愿意。于情于理,仿佛为之辩护就是站在了全美国人民的敌对面,但矛盾的是,声称人人生来平等的法律急需有律师能站出来,即使是象征性地,来为他做辩护。

    男主多诺万应邀接受了这份“苦差事”。即使是来自敌国的间谍,也拥有遵循标准法律流程,行使自己的法律权力。不出意外,方方面面的压力如海啸一般向他袭来,无论是家人,还是律师界的法官、控诉方律师,还有新闻界,甚至CIA等等人员,都以国家安全为名,劝他放弃对间谍的辩护。可他不为所动,最终避免了死刑判决,而以30年监禁为最终判罚。这样的结果,甚至招来了民众的愤慨,有人在夜晚用枪袭击他家,以此来威胁他。

    算是有意,也算是无意。之后的美国飞行员驾驶着侦察机在苏联境内被击落,作为军事俘虏被羁押。为了套出其中的军事机密,苏联对他不断拷问和施虐。而此前在美国被抓获的苏联间谍,成了双方谈判的珍贵筹码。开始计划以人质交换人质。在此同时,一位美国留学生在东德被抓获,对方以盗取国家安全信息为由逮捕了他。

    此时摆在多诺万面前的情况是,需要用这一位苏联间谍来同时换取飞行员和留学生——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就像电影中东德方的负责人所说,这简直就是尝试把一件商品卖给两个顾客一样。

    可硬着头皮,多诺万还是出发了,来到东德与苏联和东德两方谈判。美国政府只求能将飞行员换回来,以保证高端军事机密不会落入敌人口中。但内心坚定的多诺万坚持要以一换二。当东德得知这个计划,他们暴跳如雷,坚决不肯。可最终,充分运用了博弈论的多诺万还是超预期完成了任务,人质交换成功完成。

    简单的来说。当苏联和东德分别同意交换人质的时候,他们都只以为自己是和美国做一对一的交换。但美国后来和东德坦白后,东德坚决不同意,要取消交换行为。而和苏联约定的交换时间没有改变。在快要交换前的最后几天,多诺万向东德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他们不把留学生交出来,则美国取消和苏联的人质交换,而且会把取消的原因推给东德。这样一来,所有的压力都推向了东德。苏联最关心的只有自己在美国的间谍,至于一个东德扣押的小小留学生,他们完全不会在意。在东德看来,深知自己手上捉拿的只是个普通人,可因此重重得罪了苏联,则未免太得不偿失了。

    到此,我不禁大为叫好,这博弈的手段堪称经典,其中宣扬的人道主义更是令我感到敬畏和尊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间谍之桥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pz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