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相关

心理学相关

作者: 倪才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13:56 被阅读0次

    合理情绪疗法最主要的理论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埃利斯ABC理论。

    之前提到的案例中,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让女儿转变认知,让她认为那是自己的母亲,自己不应该对母亲的任何行为感到不满。

    而我表明了我认为这样不妥。这里还有一个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案例:

    来访者是一位妻子,她描述自己自结婚以来尽心尽力地为了这个家。洗衣做饭照顾丈夫,还不忘关心体贴丈夫的心情,主动跟丈夫谈心。可是丈夫对自己不理不睬,自己主动跟他谈话他也表现出不耐烦。

    为此妻子很气愤,认为丈夫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

    妻子描述完毕之后,咨询师问:“为什么你认为丈夫一定要对自己好?”

    妻子说:“我做了这么多,他丝毫不体谅我。难道不应该也付出一些吗?”

    咨询师说:“如果有一个很爱你的人追求你,可是你不爱他。你会因为他爱你而对他好吗?”

    妻子说:“我大学时有这么一个追求者,可是我拒绝了。因为我做不到也对他那么好。”

    咨询师说:“那不就是了,你对丈夫好,但是丈夫不一定那么爱你。你不能要求丈夫也对你那么好。”

    来访者说:“怎么你好像在替我丈夫辩论啊!”

    案例到此结束。

    后面的分析说道:合理情绪疗法要求咨询师不仅是咨询师,还应该是辩论者。他们在遇到因为认知出现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来访者时必须立即指出他们的错误,不需要共情。

    我认为这恰恰是这个理论的缺陷。

    就本案例来讲,妻子确实付出了很多,而咨询师并没有询问她是否爱丈夫?也没有询问她做这么多究竟是因为爱丈夫还是为了尽义务?

    咨询师并没有了解到她的心情,也没有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

    很多类似问题,来访者都会在跟咨询师描述时夸大事实。比如,也许丈夫也不是时时刻刻都不顾家,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对妻子不理不睬。而妻子由于愤怒不平,可能会说成“时时刻刻”。

    在这里,咨询师并没有充分了解事实。

    而咨询师询问的“一个爱你的人对你好,你不爱他。那么你会对他好吗?”

    妻子联想到自己大学时期的经历“一个男孩追求自己,对自己很好。但是自己不爱他,于是拒绝了他。”

    这分明跟案例中夫妻的情况是不同的!

    案例中俩人已经结婚了,是夫妻了。如果还以“因为我不爱你,所以没义务对你好”为标准,就是不当的。

    如果是这样,看待家庭问题,都想着“你要对另一半好是你的事,另一半如果不爱你有权利拒绝对你好”。那么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家庭纠纷。

    这样,在确定另一半是真的爱自己之前都不敢结婚了。

    既然已经结婚,是夫妻了。就应该履行夫妻双方应该履行的义务。并不是“面对自己不爱的追求者拒绝就是了”那么简单。婚姻对双方都有一定的约束。

    文中妻子对丈夫似乎不爱自己非常愤怒,认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还得不到丈夫的回应。

    由于咨询师并没有询问来访者是否爱丈夫,还是出于尽义务这么做。也没有询问丈夫是否真的从来没有对妻子好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也就不能立即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但是,妻子有不当之处吗?有。她认定了自己对丈夫好,丈夫就必须做出相等的回应。否则就不公平。

    这是难以达成的。她把这个“公平”看得过重了。

    而丈夫呢?我们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对妻子好过,只能从妻子的描述中得知他时常对妻子不理不睬。如果真的从来没有对妻子好过,那么他确实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

    如果只是在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才对妻子不理不睬,那么这就是有原因的。俩人需要好好谈谈,互相理解。

    无论如何,咨询师没有询问具体的情况就认定是妻子的错。这是不对的。

    而妻子举的例子“很爱自己的追求者被不爱他的自己拒绝了”,这跟案例确实不符。咨询师却认为这是同类事例。这也是不对的。

    合理情绪疗法也有它的合理之处,比如之前提到的有人不看路撞着自己了,有的人不在意,有的人却会生气好几天。这就需要转变自己的认知。

    但是无论是面对何种事件,都需要首先了解全部信息。也需要充分体谅来访者的心情。而不是一开始就指明“你的认知是错误的”。

    运用任何理论,都需要让来访者从内心里理解认可咨询师的说法。而不仅仅是咨询师自己认为“没错啊,就是这个理论”。

    来访者不看重这些理论有多么权威,他们只看重这些理论能否使自己信服,能否帮到自己。咨询师也需要体谅他们的这个心情。

    再有就是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问题:

    彼此间是咨询关系,而不是一般的朋友关系。

    很多地方都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如果俩人除去咨询关系还有其他的关系存在,那么俩人间的情感会影响咨询的进程。

    来访者去做咨询,往往都是跟咨询师第一次见面。他们对咨询师不了解,也没有太深的情感。这种情况下要求来访者完全信任咨询师是不现实的。

    前面提到,来访者最看重的就是咨询师能否理解自己的心情,能否帮到自己。

    如果他们认为咨询师做到了这两点,心里对咨询师的信任就会加深。

    而咨询本身就是“助人自助”。最主要的还是来访者自己意识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咨询师只是在来访者不能意识到问题时启发引导他们。

    咨询就是来访者与咨询师为了一个双方共同的目标,在短暂的相处中一起努力去达成它的过程。

    这里不需要来访者太过依赖咨询师,不需要把咨询师的一切言语都当作金玉良言。需要的是来访者自己的反思和体会。

    来访者与咨询师保持友好正常的咨询关系就很好了。太疏离不利于双方交流,太亲密可能会形成依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相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rj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