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同时押对两次宝的企业不多。
腾讯算一个,在PC时代凭借QQ一波三折拿下社交霸主,又在2011年押中微信,移动互联网头部位置腾讯算是有惊无险的坐稳了,如今微信已是坐拥10亿用户的超级 APP。
阿里巴巴算一个,成立淘宝更能体现马云to c的决断,而支付宝才能体现马云的全才,现如今支付宝也是跻身到了10亿俱乐部。
要说其他,美团也应该算一个,它押对了团购和外卖。
但是不同于以上两位,这两位在押对两次宝后无一例外的成为了超级生态巨头,而美团的这两次押宝则更像是续命,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李超人对马云的那句话“手头上有一样产品,天塌下来也是赚钱的”。
美团欠缺的就是这个天塌下来也赚钱的现金奶牛,团购不能,外卖亦然。
但是美团幸运在此,于团购模式已变形之后孵化出了外卖这个天量业务,团购也算是完成了最大的使命,而外卖也不负众望,目前美团3000亿港币的市值一大半多是外卖撑起来的。
说到外卖平台,总不能绕过饿了么,这也是一家命硬的企业,同样的运气非常。
2016年年初,美团和点评合并后完成一轮33亿美金的融资,此时新美大风华正茂,而彼时的饿了么却被当年315头一个点名,这不仅在考验饿了么的公关能力,也打乱了饿了么的融资节奏。
饿了么最终还是扛过了这一关,并没有造成口碑大面积的崩塌,也在4月份终于等来了阿里和蚂蚁金服10多个亿美金的融资,最重要的是手淘和口碑的外卖端口也一并给了饿了么,这次也是标志着饿了么与阿里开始深度的合作,以至于后来饿了么完全融入阿里体系,我仍认为对于饿了么也是一件运气非常的好事儿。
虽然饿了么比美团做外卖早了5年,但是两家都在2010年10月份左右不约而同的放开了渠道代理,这个模式一出意味着两家平台的模型从全部直营转向直营+代理,更意味着两家把市场的触角伸向县级城市。
县级城市,是互联网企业必争的增量市场,这里对于外卖来说,运营成本更低,C端更容易推广,且商家主人翁意识相对淡薄。
针对这类城市,外卖平台根据各个城市的市场体量把城市划分成了相对应的好几个等级,根据城市所对应的城市等级平台规定的所缴纳的保证金也不同,基本上是7-20万(县级城市),地级市50万。有些平台还会附带一定的转让费,意思是这个区域没有放开代理之前已经直营过,存在一定的单量,这时候放开代理除了要缴纳相应的保证金还要缴纳这部分单量的“转让费”。
保证金,基本上是两方面的费用。一部分是质量保证金,这部分在不合作后可以返还,前提是合作期间作为代理商不能触犯合同里面平台要求的条条框框,比如代理了A平台又私自做了B平台,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够退还的。另一部分是物料保证金,物料包含了骑手的所有装备,配送箱、服装(春夏秋冬)、头盔等,以及地推的物料,桌贴、门贴等,这些常见的物料基本上都是代理商从平台内部购买的,且需要购买到平台要求的一定数量,才能返还这部分物料保证金。
在缴纳保证金后,意味着代理商拿下了当地区域的代理权,接下来做的事情是盘办公室>招兵(BD,骑手)买马(电动车)>BD谈商家>骑手游街宣传、活动促销等方面。
从代理商做的事儿当中能看出自身的成本在哪里,基本上是场地费用(小)+人员费用(大)+市场推广费用(中)+活动补贴费用(大),其中人工是占据代理商成本50%以上的成本,而骑手成本则占据人工成本70-80%以上的比例,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成本是平台对代理商营收流水的抽点以及需缴纳的税金,目前所了解到的平台对代理商抽点是4%左右,这也是代理商成本当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成本。
代理商的成本清楚后,那利润在哪里?主要是两块儿利润收入,第一对商家的抽成,现在基本上是20%,意思是商家在平台卖出一份20元的餐,代理商抽走4元。第二是配送费,平台上专送商家产生的配送费都是平台的,现在代理城市配送费基本上是3-5元/单。第三是增值,但增值对于代理商来说很难做也做不好,借助平台衍生的增值对代理商的眼界和资源都有极强的要求,所以这项对代理商目前来说仅处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阶段。
在清楚外卖代理的成本和利润后,有细心的人可能要问“外卖平台(总部)自己都没有盈利,那做代理有可能盈利吗”?
有,代理模式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享受到了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的人口红利。
且,外卖代理模式实现盈利有两个关键维度。
一,单量,单量决定规模;
二,单均价,单均价决定利润空间。
所以,为了做大规模,很多代理商都经历过刺激的烧钱阶段,这在前3个月很重要。
做高单均价,其实不必过多担心,单均价会越来越高。
我一直相信外卖市场未来的发展态势一定只是服务小众人群的。
关注此号,随时获得更多互联网创业项目分析,
私信作者可以向作者推荐或者沟通项目,且有机会获得以上项目《可行性报告》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