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建安七子之王粲1:出身不凡

建安七子之王粲1:出身不凡

作者: 栖梧山房 | 来源:发表于2021-12-28 00:05 被阅读0次
仲宣楼

在湖北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仲宣楼,是楚天四大名楼之一,也是襄阳城标志性景观之一。

仲宣楼是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而得名,故又名王粲楼。

王粲与应玚同岁,生于公元177年(东汉熹平六年),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

王粲是官家子弟,世为名门望族。

其曾祖父王龚最初被举孝廉,任青州刺史,敢于弹劾贪赃的二千石官员,受汉安帝嘉奖,入朝任尚书,历任司隶校尉、汝南太守,在汝南太守任上好才爱士,为政温和,颇受称赞。

祖父王畅曾先后任齐王刘喜之相、司隶校尉、南阳太守之职,并四次征拜尚书令,均以守正严明著称,“东汉八骏”之一。

父亲王谦,为汉灵帝时期大将军何进的长史。

王粲自幼得力于家学,而以博学多识著称。

曾经有人和王粲一起出行,所经之处有块石碑,问他说,能够背下来么?王粲说,能。说着果然就一字不落地背了下来。

还有一次他看人家下棋,棋盘不小心被人撞了一下,棋子全乱了,王粲竟然给他们复原了。(局坏,粲为复之)

大家都不相信王粲复原的棋局,于是再次故意破坏棋路,王粲居然也能够复原。

《三国志·王粲传》记载,王粲十四岁的时候,他和父亲一起拜访当时的一代大儒蔡邕,听到王粲来访,蔡邕急于起身相迎,鞋子都穿倒了(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当时,在座的各位宾客,见“粲年既幼弱,容状短小”,这家伙,又矮又丑,丑到吓人(一座皆惊)。

而蔡邕这时,则从容向大家介绍说:“这位是司空王公(王畅)的孙子王粲,他确实是奇才,让我自愧不如。我家里收藏的书籍文章,应该全部送给他。”(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王粲家的藏书大部分也是蔡邕所送,蔡邕死后将其藏书数车六千余卷赠与王粲。

后来,王粲家的藏书竟达万卷。

初平三年开始,先是司徒王允收买董卓的部将吕布杀董卓,然后是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杀了王允,然后李傕和郭汜又开始互相攻杀。

长安政局一度混乱不堪。

公元193年(汉献帝初平四年),王粲被朝廷征召为黄门侍郎。

在当时的朝廷,黄门侍郎和散骑侍郎是两个最重要的官,在皇帝左右,负责传达诏令。

在这个交织着权力,欲望,热血和杀戮的世道,读书人是无奈的,原本想来到长安有一番作为的王粲,目睹了连年征战所造成的社会灾难,面对这一惨绝人寰的情景,写成一首《七哀诗》,诗云: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这是何等的惨状啊,白骨敝野,饥殍遍地;难民成群。竟然还有饥饿的妇人,把最心爱的儿子抛弃在杂草丛中,她还能听见他在草间哭泣,但还是抹着眼泪头也不回。哪怕是最爱儿子的母亲,也要冒着儿子被豺狼虎豹吃掉的风险,赌一赌——也许,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被他人救走养活了呢?

它当与曹操的《蒿里行》,同为那个时代的最光辉的现实主义作品。

王粲拒绝了朝廷的征辟,与族兄王凯等结伴,离开长安往荆州投靠自己的老乡刘表。

刘表和王粲原为同乡,而王粲祖父王畅,还曾是刘表的授业恩师。有了此等关系,王粲自然觉得自己仕途应该是光明的。

刘表见他状貌不扬,身体孱弱,又不拘小节,所以不太看重他,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投靠刘表,将是王粲一辈子最错误的决定。

相关文章

  • 建安七子之王粲1:出身不凡

    在湖北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仲宣楼,是楚天四大名楼之一,也是襄阳城标志性景观之一。 仲宣楼是为纪念...

  • 建安风骨——“七子”之王粲(1)

    建安风骨——“七子”之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东汉末文学家。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

  • 王粲其人与《登楼赋》/作者:邵明

    ——我登王粲的《登楼赋》 (网上截图) 请教度娘,王粲其人与《登楼赋》。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

  • 【五绝】《“建安七子”之王粲》

    【五绝】《“建安七子”之王粲》 文/永胜 德智蔡翁惊,登楼赋太平。 首冠衔七子,悼祭有驴鸣。 2018年03月10...

  • 建安七子之王粲2:登楼赋

    刘表这个人没有识人之能,对于王粲也不是很重视。 在荆州的十余年,是王粲一生中最为压抑最为苦闷的年岁。 刘表身长八尺...

  • 建安风骨之王粲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与孔融、徐干、陈琳、阮...

  • 笔记|《文学回忆录》第十九~二十讲

    第十九讲 陶渊明及其他 1.建安七子(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刘桢、应玚 竹林七贤(晋朝):...

  • 世说新语|年少即享高名的王弼

    王弼,山阳高平人,出身官僚世家,曾外父祖为东汉“八俊”之一、荆州牧刘表。 昔,王粲乃“建安七子”之一,才学出众,少...

  • 曹魏关中政策的制定者卫凯故事

    曹魏关中政策的 制定者卫凯故事 王粲等“建安七子”故事见我所写拙作《三国史话》中的《说说“建安...

  • 文学常识

    ★建安七子: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孔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的并称。 ★竹林七贤:魏晋间文人名士,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安七子之王粲1:出身不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uu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