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经常说:“老爷们儿打架还想嘛呀!直接动手得了。”
我师父徐杰说:“太极拳适合知识分子练,为嘛呢?想得多呀。”
于是我反驳老程:“难道不应该先想想双方身高体重,对方没理先讲讲道理吗?再或者也得想想打哪?怎么打?”
老程对我的发问不屑一顾。
今日学拳我再次体会我是对的,你看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马是身体,粮草是意念。
太极拳练的是“虚”,意是内心的,虚的,不易为人所见,招式是承载意的,就像一栋房子,我们使用的是空间而不是建筑材料,墙体屋顶是实的,空间是虚的。但是墙体屋顶必须是中正的,才能保证空间能够被利用,否则就是危房,不能用,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熟悉动作,如果做每一个招式时还要想着下一个招式是什么,就没有意的脑空间了。我们要在行拳的招式中用意,“棚、捋、挤、按”动作能将人发出去不是动作而且动作中涵的内劲,即“以意导气、意到气到,招随意到。”也就是心到眼到手到。平日我们站桩就是在养气,就像给自行车打气一般,要一下一下储蓄充足,再骑车时才能飞快。否则气不足意也分散(表现在思绪信马由缰)招式自然也凌乱。
现代人要上班看孩子照顾老人还有很多自己要做的事,如果没有条件实地打拳,可以在躺在床上时用意识站桩或行拳,相当于实际练习了,这就是默拳。如果每天拿出15分钟打一段,拿出半小时站桩,假以时日必定功夫上身,即有气感还能使用。
说说站桩,看着外形就是定在那里含胸拔背着,实际上意念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气息正在全身运行。人看似睡实则正在养。
再聊聊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是招式在转换时腰胯上非常微小的动作,就像大汽车拐弯时车轮的角度变化,腰胯松、沉(坠)后才能转角度再带动肢体做出招式,初练者要么手脚快先行要么手脚慢跟不上,怎么才能一致呢?你看大门了吗?门(肢体)和合页(腰胯)是连在一起的,外形上它们要在一条直线上,转腰时手脚跟着一起动不能分割开。人们常说练太极容易伤膝盖,实则不能上下相随,本应腰胯转带动膝盖,结果膝盖先旋转的,那块儿小小的骨头哪里带得动身体的重量啊!必定承受很大的力,它要在脚和腰胯都没动时拼了力气去扭转当然会受伤。
道理懂了可是我在练习时常常受习惯的牵引,傍晚网课时我跟师傅说“松腰沉胯”总是找不到感觉,老师说:“那就回到初心,心心念念全身放松吧,不要想太多,意重则滞。”他说你只要想着放松这个核心就好了。
于是又回到那句话:要名师引路,不能自己练。自己练三天见师父一面,纠正你以为已经练好的招式,回去继续练再纠正,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在此刻也是真理。
徐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在北京等红绿灯时看到一个巨大的广告牌子,然后赋诗一首。人们看到的是一首诗,没看到他见到那块儿广告牌时脑子想到20年前在那个公司上班的情景,他对公司的情感化为那首诗,我们练拳练的就是心法,行功心法。
明白了,就练吧,若不练,所有的想法都是碎片化的,终将散落。
此刻我也了解“成长记”开头老程那句话的由来了,他在动手之前其实早就想完了,正应了那句“因招熟而懂劲”,就像武打片中你来我往哪可能容你一个字一个字的意念出来呀,当你在多次练习中已熟稔掌握技法就能快速运用了。
由此我又想到经常动脑筋回答问题的孩子对知识的触类旁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强于一般孩子。
我是小白,还在训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