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搞钱还是谈恋爱?
记录者:Alan
参与者:22人 (线上)
【主题情景】
2020年深圳女性购房占比超过五成。因为自己的房子比婚姻更能给女性带来安全感。
“深圳女孩”火上热搜,不聊情感八卦,只关心赚钱。
你怎么看?

1. What:重新定义“搞钱”“深圳女孩”
搞钱
搞钱可以是一件满满正能量的事情。这个和“拜金”不一样。
“搞”=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本质在于利他。比如我搞读书会,想尽办法搞互动,每次读书会之后,为最好的分享者拍短视频。然后期待这种利他行为获得对等回报。这就是我理解的搞钱。而不是“拜金”只看到钱,为了钱坑人。
深圳女孩

相信很多城市里都有像“深圳女孩”这样一心想“搞钱”的有志青年,这里更多的是一种代称。

“深圳女孩”的反面应该是躺平青年。“深圳女孩”有梦想,能吃苦,懂取舍。这不就是妥妥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志青年嘛。谁不想谈恋爱,相信深圳女孩达到一定物质基础后,会脱变成即会搞钱又重感情的高能青年。
我们绿豆芽读书会找的就是这样,即会搞钱又重感情的“深圳女孩”和“高温青年”
2. Why:为什么“深圳女孩”选择搞钱不谈恋爱
外因:时代给予我们选择的权力
为什么一心想搞钱?前提条件是,能搞到钱。要是一个社会就算在努力,年轻人也很难搞到钱,实现阶级跃升。就像日本,全行业内卷,躺平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反观中国,满地机会,给了年轻人通过努力实现“搞钱”的选择权。
为什么是深圳?城市化带来的财富和资源聚集,年轻人带着梦想在这里相互交流碰撞。有这个“场”的存在,搞钱才容易实现。反观农村里的放羊娃,他倒是可以天天想着村口的翠花,但是让他天天想“搞钱”,好像有点难。
内因:安全感的需求越来越高
安全感。马斯洛需求理论里,安全感需求是高于情感需求的。男女其实都一样,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大家都努力争取自己的物质基础,从而满足我们安全感的需求。

为什么我们缺少安全感?
现在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以前,一个放羊娃,大概率一辈子都放羊。而现在,有多少人敢说,一个工作能干一辈子?比如,K12教育,政府一个文件下来,说没就没了。
缺少安全感源于我们的比较。城市化同样让有钱人聚集到城市。你看到朋友开豪车带豪表,你不心动吗?人家娃要出国留学,你也想给自己孩子最好教育。加上各种媒体,当我们看到了生活美好,我们就不愿意降低生活品质。
现在一线大城市的年轻人,压力都特别大。谈恋爱,结婚,生娃,似乎只能加重压力。所以才有了搞钱和谈恋爱的对立。
3. How:怎么办?
国家开始花大力度来降低我们的压力,特别是三座大山:房产、教育、医疗。没有了生活的压力,搞钱和谈恋爱并不对立。共同富裕除了带来财富上的共同富裕,也促进了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搞钱路上也可以结实你的另一半。很多女孩也愿意和丈夫一起还房贷。时代变化太快,男女平等,传统意义上的男女角色定位,我们可能也需要重新审视。
与会者观点:
长江:
压力太大,没时间谈恋爱
pansy:
压力大,男女平等
理想国
马斯洛需求,平衡点
晴天
城市,氛围,搞钱从长远看是好的。
Emilia
不要绝对化
不应该唯金钱论
被氛围裹挟,做好规划
想清最终目的,活得舒坦
J
追求安全感
男女平等
城市的赋能
冰摩卡
婚姻需求降低,爱情要缘分
事业是一个人的事情
追求爱情之上精神世界
竹子
从传播学来看,资本的推动力,炒房
共同富裕,同样指的是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一起吃糖
不同地方,思想不一样
绿豆芽生活
年轻都市白领下班后聚集地
自由表达:每一个观点都值得被看见
互动体验:人,场景,互动
集体共创:所有人服务所有人
绿豆芽生活有那些活动?
1. 线上线下Free Talk
2. 徒步社群(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