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绩效主义与过度激励的心理学逻辑

绩效主义与过度激励的心理学逻辑

作者: 黄志新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12-19 16:53 被阅读0次

    何谓“主义”,如帝国主义,拿来主义,加上主义二字,意义偏贬。过度,所谓“过犹不及”,故过度必然招害。

    先看绩效主义:

    一篇文章《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为索尼董事所写,痛诉绩效管理破坏了索尼原有的文化与奋斗精神,所有人变得唯利、唯结果、唯指标,导致索尼一蹶不振。

    再看过度激励: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大致意思是:两个团队报酬一样时,其工作成效也是一样的,但如果另外一团队进行物质激励,其效果一定是非常好的。

    可是,一旦取消激励政策,这个被激励的团队将不再可能回到从前,容易失去应有的工作热情与态度,即使报酬与以前一样,工作成效却赶不上那个没有被激励过的团队。

    对应企业管理的现实,当企业发展形势良好时,绩效考核往往是可行的,激励往往是事半功倍的。但,一旦出现经营不善、经济危机等不良情况,容易出现极大的危害与风险。

    为何?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心理学。

    我曾经写过文章,阐述过薪酬设计背后的心理学逻辑,有兴趣者请参考我前面的文章。

    核心内容是,一个好的管理机制,不在于机制本身是否科学,而在于机制的合理性,以及是否符合了人性本质。

    所以,根据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的研究成果,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人的动机与基本心理需求相关理论。

    先看动机:

    人的动机大体分为:动机匮乏、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单纯从字面便可理解其含义,内在动机无疑是最有力量的。

    如果企业的发展方向,正好与人的内在动机是相匹配的,把这种人招进公司,其实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管理和激励,他自己会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不知疲惫。

    所谓内在动机,就是兴趣,即自己的主观意愿度。但是,如果进行外部激励,偏偏会破坏内在动机,兴趣会受到损害。

    举例说明:

    小孩子喜欢画画,自然会越画越好,于是你告诉自己的孩子,每画一幅画,奖励10元钱,以此来强化孩子的动力,但事实上,如果一旦不再奖励10元时,孩子的画画动力早已经不在了。

    其内在动机,已经被外在动机破坏掉,挤出了孩子的身体。

    动机理论说明了一个企业管理的逻辑与道理,激励与绩效,就是外部动机,外在动机的强化,将让人的内在动机变得缺失,而对外部激励过度依赖。

    所以,当这种依赖一旦因为各种原因而丧失,如:经营不善、大环境不好等等,动机必将缺失,动力必然失去,从而一蹶不振。

    所以,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反对绩效主义,反对过度激励,其核心原因便是这个。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做绩效,不应该做激励,因为企业难得匹配内在动机的人,而内在动机的人也寻求自由与自主,也常常被很多企业不接受。

    所以,如何利用好外在动机,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请仔细研究下图:

    各种类型的人都有他合适的岗位,及匹配的机制,哪怕是动机匮乏的人,就比较适合很多生产制造业。如果动机太多,可能这些人也不会当工人。

    我们重点研究外在动机:

    中国很多企业在实行绩效考核时,多数企业运用的是KPI考核法,即关键考核指标法。

    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逐步淘汰KPI,为什么呢?

    第一、KPI关注的是指标,而非目标,容易导致员工关注短期利益,而忽略长远收益。

    指标相当于砖,而目标相当于房子,KPI考核容易导致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的现象。在具体实务当中,我们曾经遇到一家公司规定车速为80码,原因是省油。

    而事实上,我们赶时间参加一个重要的决策性会议,从经营的角度,从目标导向的维度,此时应该加速才对。然而,司机拒绝,因为考核规定一旦超速将会罚款……

    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再比如,技术部门、质量部门,特别是研发部门,很多的成果不是短期就能够呈现的,可能是一年甚至几年以后,而KPI的设计与这种客观现实是矛盾的。

    第二、KPI是决策层将目标分解为指标,要求下级部门与人员强制执行,人员没有参与感,更没有认同感。

    当今社会,早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领导让干什么,不问原因就干的时代,而是讲究人性与包容,甚至要主动接受新人挑战权威的时代。

    我们很多老板已经活在了一零年代,马上步入二零年代,但思维却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却对当今社会充满了疑问,甚至责难和愤恨。

    不是80后、90后,甚至00后在退化,而是自己的思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漠视了人性的发展规律。

    没有参与、没有认同的指标,执行起来必然是不积极的、不主动的、不配合的。

    第三、KPI与薪酬的强关联,反而导致人员动机的弱化。

    在设计薪酬时,我并不主张绩效指标设置过高,与薪酬关联过强,有兴趣者可参见前面文章。

    但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KPI指标是多数人不能触及的,导致多数人拿不到绩效工资,变向地给公司降低了成本,却也极大地打击的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另外一个极端,是管理者的“好人”思维,谁也不得罪,所有人都可以轻松获得绩效奖。)

    即使拿到,甚至拿得更多,这种与外部激励的强关联,容易导致员工内在动机的减少甚至丧失。

    这是心理学,这是人性的必然,不相信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孩子上面做试验,会得到恶果。

    第四、KPI唯结果、唯指标,忽略过程,本身有局限性,而重评估,可能导致工作低效,也容易导致公司氛围的紧张。

    同样以研发部门为例,很多研发成果,是一个长时间过程的积累,单纯通过指标评估,不合理,也并不科学。

    而这种评估机制,尤其是在高指标的前提下,所受到的批评和指责将会更多,压力将更甚,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会被压制,情绪容易波动,反而不利于高效率工作。

    你会发现,人是非常奇怪的,一个表扬,可能让员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而一个批评,可能八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间,也只是在叹气。

    同时,绩效重结果、重评估,甚至唯利,导致企业内部人员相互竞争、甚至争斗,相互之间推诿责任,为了完成自己的指标,也不会想到帮助别人,职场氛围紧张而且负能量。

    ……等等。

    所以,KPI考核,是属于外在动机里面比较初级的阶段(外部调节阶段),属于老外在逐步淘汰的机制,却竟然是我们中国企业热衷,甚至迷信的管理工具。

    其实也难怪,你会发现,管理学中的心理学家,多数是老外,尤其以美国人居多。

    不懂心理学的管理,是有违人性的,实际是一种伪科学。

    当然,并非说KPI没有用处,哪怕是动机匮乏也有用武之地。对于一些相对简单,而崇尚结果和数据的部门,就比较适合,如销售部,就非常适合用KPI进行考核。

    PBC,目前在中国运用比较好的是华为,起源于IBM,华为也专门请IBM做过咨询,据说花费几千万美金。

    PBC相比KPI而言,有哪些进步与发展呢?核心主要有两点:

    第一、关注整体目标,而非单纯的指标;第二、关注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何意呢?

    以不能闯红灯为例,KPI的原则就是闯红灯罚款扣分,从而让人害怕而接受。PBC,则是自己已经开始意识到闯红灯是一种低素质行为,从而自我约束不可闯。

    但PBC,其目标也是自上而下的,要求下级部门与人员强制执行,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动机理论中,对应外在动机第二个阶段:内投调节阶段。

    于是进入到第三个阶段:认同调节阶段。

    单凭“认同”两字,就知道这个阶段是相对和谐的,事实上也是能做到上下同欲,共进退。对应的管理的工具称为为“OKR”,译为:目标和关键成果法。

    关于OKR工作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前面的文章,这里不再重复介绍。

    最后,进入到外在动机的最后一个阶段:整合调节阶段。在阐述最后一个阶段前,我们学习一下爱德华.德西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论。

    再看基本心理需求:

    讲到心理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需求层次理论,有兴趣者可以参考前面文章。

    本文所指以下三点基本心理需求:

    第一、自主的需求。

    所谓“自主”,即自己拥有选择权、决定权。自主往往体现的是自己的个人意志,所以,拥有自主权的人往往有极强的参与感、责任感、满足感。

    有这么一个实验,在一个敬老院分为两个区进行管理,A区的老人给予选择权、决策权,B区的老人只是听通知行事。如:

    A区公告:本周日晚上8点,可以看电影,也可以去看话剧,最终做什么,由大家自行决定。B区公告:本周日晚上8点,可能会去看电影,或者看话剧,请大家等通知,听通知行事。

    一段时间之后,A区的老人身体状态很好,有责任感,并且积极参加活动,情绪高昂,而B区的老人则情绪低落,甚至有点反应迟钝。

    现在社会上对绩效考核的批判之声越来越甚,因为绩效讲究管控、约束,是背离人性的。但是,OKR工作法却受到大家的热捧,其中有一条就是由自己决定工作目标。

    或者,与上级领导进行协商,共同拟定目标。每周进行经营会议,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优化,对不合理的目标可以进行调整,有较大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并且还不挂钩薪酬。

    所以,OKR工作法满足了部分自主的需求,人性得到了释放,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明显提高,工作成效自然就好。

    所以,无论是薪酬设计,还是绩效考核,如果涉及管理,甚至与人沟通、协调事务等等一切与人相关的事宜,一定要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才会事半功倍。

    可惜,我们有很多的领导、老板,依然活在自己强势的思维当中,难以改变……

    第二、胜任的需求。

    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被认可,能够胜任某件工作,处理某项事务时,往往能够激发他的潜力和工作热情。

    有这么一个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不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然而事实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

    该实验被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者称之为“期待效应”。

    其背后的原因也不复杂,就是这18名学生被认可,被专家认定为智商型人才,满足了他们的胜任需求,他们的潜能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并为此努力。

    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方式有:鼓励、认可、表扬、欣赏等等,给别人机会和足够的尊重。虽然道理如此简单,但要做到却并不容易。

    事实上,我辅导的企业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做对,是应该的,是本份,是责任所在,做错,是危害,是不允许的,甚至天理不容。

    诚然,这些现象道理上没有错误,是正确的,我们很多70后、80初的人,也认可这种价值观。以我本人为例,当我做错一件事情时,会羞愧,会暗下决心若有机会,一定要做好。

    但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欣赏和认可,从而建立对自己的信心与期许,关键是被欣赏和认可会产生愉快的心情,从而工作时会更有动力而不觉劳累。

    我们也害怕被指责和批评,对自己的能力有可能产生怀疑,虽然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但做事的过程中,会有压力和痛苦,会很紧张,也特别容易产生疲惫感。

    并且,现在的年轻人崇尚个性,追求内心所谓的一份说不明的感觉。当你去批评和指责一个人时,他会变现你期待的那个人。再说直白点,当你说一个人差时,他会呈现出更差的状态给你看。

    所以,对于表现好的员工,要多表扬、多肯定、多鼓舞,并且要发自内心。对于表现不好的员工,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不必指责。当然,确有原则性错误,也是要处理的。

    想起孟非说的话,当年他刚做主持人,别人经常夸他主持得不错,虽然他知道是鼓励,但夸着夸着,没想到就成真的了。

    第三、关系的需求。

    指人们渴望得到相互尊重、彼此信赖的感觉。简单地讲,在职场中,要有一个良好的职场环境与氛围。

    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的话正好说明了关系需求的重要性。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也正是关系需求的一个写照。

    其实这个倒不必过多地解释和证明。处在一个关系融洽的环境中,健康、长寿、开心,等等;处在一个负能量的环境中,烦躁、压抑、争斗,等等;处在一个长期独立的环境中,则会孤独而寂寞。

    事实是什么?在我们辅导的客户中,哪怕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公司中,竟然也存在勾心斗角,用恐怖来形容也不为过。或许,正因为企业出了问题,才会找我们吧。

    对三大基本需求做了说明,我们再来看看整合调节阶段:

    到了认同调节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愿意付出。比如自愿加班,然而当你加班时,自然没有时间陪同家人,由此也必然造成家庭不满,也很正常。

    有什么办法让他人心甘情愿付出?同时可以获得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呢?要有共同的目标、愿景和使命,有自我的追求。

    在这个阶段,在企业经营中,则需要把这些人变成真正的自己人,于是,阿米巴、合伙人、股权,等等企业激励机制变得更有价值。

    我们再捋一捋爱德华.德西的动机理论,也被称之为“德西效应”,即:过多的奖励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但是,在事实上,找到内在动机匹配的员工实在太难,也有管理上的难度,多数员工属于外在动机,所以适度的外部刺激是必要的,也才会有KPI、PBC、OKR,以及阿米巴、合伙人机制、股权的讨论。

    但这些管理模型和激励机制,其实也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特别是阿米巴有它的独特之处,因为阿米巴涉及领域较广,包括:

    1、通过组织划分的手段,将公司划分为一个个小的经营单元,进行分权、分责,给员工真正的经营权、管理权,满足员工的自主需求;(下图为阿米巴组织结构模型之一)

    2、通过经营会计的手段,进行内部市场化,强化所有人的经营意识、老板意识,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参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

    3、通过人才激励的手段,对优秀人才和团队进行奖励,强化其外部动机,为公司、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把合伙制、股权融入到阿米巴激励中,让优秀人才进入到整合调节阶段,真正实现上下同欲

    4、通过企业文化的手段,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引导,优化职场氛围,强化正能量的引导,满足员工的胜任需求、关系需求,从人性的角度激发员工,从而实现企业的幸福。

    所以,阿米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工具,或者说激励机制,它是一个完整的企业经营体系,涉及面较为广泛。而KPI、PBC、OKR,是一套管理工具,合伙制、股权则仅仅是激励机制。

    阿米巴的组织划分、经营会计、人才激励,属于管理工具、手段、方法、机制,属于“术”的层面,而企业文化(即:经营哲学),则是信仰的力量,属于“道”的层面。

    阿米巴目前是国内唯一的、道术结合的、完整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欢迎大家提出疑问并且探讨交流,感谢评论、转发,作者:黄志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绩效主义与过度激励的心理学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wy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