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别让历史知道你无知的来过

别让历史知道你无知的来过

作者: 茗跃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08:05 被阅读0次

      好像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士人学者就对出游乐此不疲。而且出行的方式多样,出行的目的迥异。有的出行驿道留书,传下大量的词句佳文。春秋伊始,旅游便开始旺盛,孔子仿佛是这个产业的先行者,出游主要以施展抱负,授业解惑为主,游历诸列国,传授儒道,并且逐渐简历起独具特色的认知体系及山水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道家庄子颇具特色,不爱像老孔那样游说,不爱国国之游,只享山泽之情,所谓 “逍遥游”,无功力性,无限制,无约束的性情驰骋。周庄梦蝶,蝶梦周庄便说明他已经开始享受无我两忘的境界,天地你我,已经没有分别了。汉代的 “游宦”指的是通过出游而获取一个官位。司马迁就是一个代表。三国魏末不满黑暗政治或是封建礼制,因而辞官隐退,参悟玄机,从而发展的 “玄游”。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如此,是以禅定的心境,表达无为清净的状态。

       这种出行状态也促使了文明的多元化发展,说游,宦游,玄游,豪游,野游,仙游,逍遥游。。。。。。士人豪杰们能在出游中各显自性,挥笔留墨,这种状态,源于内心的文雅高贵,或者放荡不羁的人格。情到深处时,诗人不禁留诗一首,让原本平淡无奇的景色立即生动起来,就像张继的《枫桥夜泊》在描绘的那样;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心随夜色,偶泊桥畔,挥诗一首,从此寒山寺名气大震。古人览景,人溶于情,情寄于景,让不太突显的景色伴随夜幕变得娇柔,不太彰显的文化人格随着意境变得具体。人性与情景的相互交融,灵魂不但寻觅了一个归宿之地,情景也变得更加具有生命特征,当后人在观寒山寺,枫桥时,伴随的除了景色还有诗人的人格主体。

    我在想,今人中的大多数出行已随着时代化繁为简了,其中两种最有代表性的,一是“考察游”,二是“到此一游”。

    其实“考察游”也不是今人原创,老祖宗曾经尝试过,不过更加劳苦跋涉,汉朝司马迁历游大江名胜,十年漫漫,终写成“史记”。徐霞客不畏艰阻,路途坎坷,完成了徐霞客游记。这些人可谓术果累累,成绩斐然,算是学术考察的先行者。

    倒是现代派的出国考察游让我不得其解,一无劳苦,酒店桑拿豪宴样样不漏,二无学术,归国之后没看到发上几句心得感慨,倒是报刊中里混杂着长长的报销单据。看来老祖宗的学术确实精简了,文字简化为数字,边上还注释了好几个看不懂的服务项目,还以美元计价。

    此种出行方式不想多说,世人皆知,倒想聊聊第二种方式,“到此一游”。

    此派仙游的开山鼻祖莫过于齐天大圣,不仅五指山下题字“到此一游”,而且还尿迹为证。惧怕如来佛耍赖,我在想,今人到此一游的情节确有迹可循。其实“惧怕”的意思,就是“不信”,怕世人不知,不信来此一游,因此必定要落笔为证,若身旁无墨,那就金棒蘸尿,留下芳名。

    我不知今人旅游从何时起发生了心里变化。古人出行,一个文人造就一个景点,其实本来景点也是平淡无奇,不过在诗赋润色下变得徐徐生辉,情景相映。 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大多数人不是为景点所动,而是慕名来寻找他文章的踪影。这种人格魅力成就了不少名胜古迹。形成特有的人文诗赋景观,依人取景,以景思人。而现代人出游却大多出于对景点的“膜拜”,真切入情的出游形态化为浮滑刻意的到此一游。毋需融景,毋需动情,抵达的瞬间便完成了对它的朝拜,情感似乎也跟着升华了。为了证明实实在在地朝拜和升华过,合影留恋必不可少,而且必须是显眼的标题下面。唯恐亲朋挚友不知此地。

    最近新闻上抄的沸沸扬扬的埃及卢克索神庙“到此一游”的涂鸦,让国人自取其辱了一把,我想不必陈述他的姓名,因为他早借了老祖宗的光,成为孙小圣了。不过却也实实在在地反应了国人的旅游文化心理。一泡尿倒是照个清楚了,景点无所谓,文化不需要,历史可有可无,但是留着证不能少,尿迹边还不忘签字盖印,留下尊姓,不然徒有虚名,枉费此行!

    难怪孙悟空被如来佛祖一巴掌拍进了五行山,估计如来佛是又好笑又可气,谁让你如此无知狂肆的,莫非还真以为自己来到天边,霸气侧漏,真是好意思蘸着尿迹,金棒提字。不压你个五百年让你好好醒醒!

    其实静下来深沉反思,也不无道理。到底是历史的蛮落映衬着现代的高雅,还是现代的粗陋讽刺了历史的沧桑?古人出行,借景寄情,驿道留史,题诗书名,是自然性情的流露和人格的彰显,那些本性中最真切,最豪迈,最慷慨,最柔情,或者最悲凉的部分松散散地展开,让内心的诉求化为意境中的极致,这种交织融合无需刻意造作,便能让心灵得到升华。所以那些名胜古迹,题字留名是景色和人文气息的渲染。让文笔更加深远幽邃,景色更加张弛舒展。反观当今的“到此一游”,是粗俗,败笔,扫兴。一种追寻文化的心情和自性的状态在看见这一刻便戛然而止,历史文明让你在意境中悄悄彰显的文化人格又被瞬间打回原形,潜意识的流淌至此终结不能迂回,这就是图刻在壮严肃穆之上的无知,“到此一游”摧毁的力量。

    孙小圣虽然也不是十恶不赦的人,但仔细反思国人的出行文化,倒有悲哀。 在国外留学期间,来校参观的国人也有几大特色,说话大声,排队照相,并且一定是在有字的标牌下,唯恐世人不知道学校的名称。其实他们还是有毅力的,校园中绿荫葱葱的园林并无留恋,汩汩水声的池边也无驻足,却十分执着地在一个荒草乱生的拐角处找到了一个类似地标的指示牌,上面倒清晰的刻着学校的名称,我自叹不如,反复经过了几年,自始至终没发现还有这样的牌子。其实他们不了解,国外院校和国内大学理念不同,没有所谓“清华大学”的招牌赫然立于大门之上,开放式的学校建设,与城市混合一体,没有明显的门禁,只是很高的一座教学楼上刻有学校名称,他们叹息楼层太高,取了景又框不到自己的身影,只能委屈地找这样一个地标来象征性的表示“到此一游”。由此窥见国人的坚韧和“不见黄河不死心”的气概,领略过滔滔河水并不为奇,看到“黄河”两个大字才是真正的来过。

    反观历史,物化了的景观虽然只是狭窄的存在于限定的空间中,默默而平庸。但古人的题字留名却遗留千古,诗人的情怀,天下意识,宇宙感悟却可以无限地延续和传承,是他们延展和诠释了文化景观,使其从狭小的空间脱颖而出,为后人所向往,追寻,膜拜。这是一种感召力量,灵魂的拓展。而现今的涂鸦刻字却在禁锢和压抑本身不太彰显和隐晦的历史教义,狭隘地封锁了文明的传递。这是一种摧毁的力量。 灵魂的讥讽。其实这些历史遗址,也是有灵性,有感知,有倾诉。不要浅薄地涂抹和戏弄它。如果真地刻了字,留了芳名,做了坏事,那么趁着夜色赶紧离开吧,别让历史知道你无知的来过这里。

    别让历史知道你无知的来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让历史知道你无知的来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xl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