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岁月漫长,与你同长便是幸福!
——致我的孩子.hcy
今日主题:我们是否应该压制孩子的“倔”?
你有没有被孩子堵的哑口无言的情况呢?我有,经常在“教育”他的时候被他反将一军。每当这时候,心里又气又好笑,甚至还有一丝丝莫名的自豪感。
有一次,我实在看不惯他吃饭磨磨蹭蹭的,就很严厉的告诉他,“快点吃饭,那么一点饭闭着眼睛哗啦哗啦两下就吃完了。”孩子一听,立马认真又严肃的反驳,“闭着眼睛我不会吃饭,你会吃你吃给我看。”逗得我爸爸哈哈大笑,我自己又好笑又气。
然而有的时候,孩子太过听话的时候,我又会觉得莫名的心疼,觉得自己似乎太过霸道。在和孩子的交流沟通中,我其实喜欢两个人辩论的方式,这样可以让我更加了解他的想法。
作为父母,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乖巧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误以为是一种成功的教育。但有时“权威”行驶不当会造成孩子心理的伤害。
比如,每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你都要反驳,斥责他,那孩子长大后终将不会快乐,只会觉得自己很糟糕,缺乏自信心。
有的压制过度会导致孩子在未来生活中没有反击能力,逆来顺受;有的压制过度也会造成孩子长大后爱抱怨,责怪别人,和谁都处不好。
所以为了避免造成一些心理的伤害,在《这样和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中,作者建议到“我们应该允许甚至欢迎孩子能对你的要求或者命令提出质疑。而不应该把这看作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
在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不许那不该的时候,如果孩子能够提出抗议,其实也是一种有主见,敢于坚持自我的表现。
作者还提到:“我们和孩子定规矩的目的不是遏制孩子的天性,也不是打击他的信心,而是鼓励他努力照正确的做法去做,同时也让他知道“一意孤行”与“见机行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你也要明白,你要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遵守你们之间定的规矩。这样,孩子就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毕竟,你希望孩子是因为明晓事理而遵守规矩,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遵守规矩。”
如果孩子实在不听话,我们反而可以利用这些情况向他告知行为背后会产生的后果,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