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干的好好的员工突然就辞职了。

干的好好的员工突然就辞职了。

作者: 青刀碎浪 | 来源:发表于2019-05-25 15:01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来训练第四项“解决难题”的能力:跨越临界点。

水一直都是液态,可一旦到达100摄氏度,“突然”变成气态;一家互联网公司发展挺好,可一旦C轮融资后,“突然”陷入衰败,投资人、媒体全消失了;客户一直挺喜欢你的产品,“突然”有一天投奔竞争对手,头也不回;公司业绩高歌猛进,“突然”某天利润停止增长,收入50亿和收入5亿时,赚的一样多。

这个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多“突然”的事情。听上去就头疼。那就戴上洞察力眼镜看看吧。这些“一直挺好,突然变了”的现象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同样的系统结构:临界点。

什么是临界点?临界点的本质,是主导结构模块之间的切换。

什么意思?我们就以互联网公司的“C轮死”为例。我先简单解释一下“C轮死”,就是说,在创投圈子里,绝大多数走到B轮融资的公司,是拿不到C轮融资的,因此,创业项目就会陷入困境而死。大家都以为“C轮死”就是创业团队融不到钱了,但你如果用系统动力学来透视一下,可没那么简单:

互联网公司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用户。用户越多,公司越值钱。一开始,公司A和公司B都拼命烧钱,获得大量用户;大量用户,带来更多投资;更多投资可烧,用户增长更快。A、B两家公司,各有一条“烧钱驱动”的“增强回路”,作为“主导结构模块”。

这种“烧钱驱动”的“增强回路”,很快遭遇了“总用户规模”这个“刚性约束”,撞上了“边界墙”。这时,公司A和公司B,都只能从对方的池子里抢用户。A抢到的越多,B就越少。甚至,当A抢到“足够多”的用户时,B的用户发现留在B阵营的价值越来越低,会主动投奔A。

突然,赢家通吃的“网络效应驱动”的“增强回路”,取代了“烧钱驱动”,成为系统的“主导结构模块”。

公司A,和公司B之间比的,其实不是谁先到终点,而是谁先到达“足够多”这个“临界点”。一旦到临界点,越多者就会越多,指数级增长;越少者就会越少,雪崩式坠落。胜负从此已分,之后的遭遇战,只不过是打扫战场而已。

投资人是不会再下注一个胜负已分的比赛的,他会果断认输离场。这就是为什么“投资人、媒体全消失了”。这个临界点,大概率出现在C轮融资。这就是互联网业著名的“C轮死”。

天啊,原来如此。但是,这也太可怕了吧?是的。系统中“主导结构模块”的切换,常常突然发生,而且惊天动地。

英语中“Lead”(领导)这个词,来自印欧语系的词根Leith,意思就是“跨越临界点”(Cross a Threshold)。

很多人在商业计划书中,会画一张直线型增长的预测图。其实,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直线型增长。在你前面埋伏的,是各种各样的“主导结构模块”切换带来的“临界点”,等你跨越。跨过去了,继续前行;没跨过去,换条命再来。

那么,商业世界有哪些“主导结构模块”的切换带来的“临界点”,等待我们跨越呢?戴上洞察力眼镜,你要时刻关注这四种“临界点”,随时跨越。

第一,跨越质变点

我们都听说过“从量变到质变”。可是到底什么叫“质变”?所谓质变,就是“存量”超过一个阈值后,突然导致的“因果链切换”。

水在100℃时,会从液体变成气体,100℃,就是水的“质变点”。超过100℃这个阈值后,系统的主导因果链从“加热→水温升高”,切换为“加热→气温升高”。

温度降低,气体能变回液态。但是在商业世界,不少因果链一旦切换,就不可逆了。

“客户抱怨”这个存量越来越高,会体现为投诉电话越来越多。可是突然有一天,投诉电话没有了。先别高兴。不一定是他们满意了,可能是他们离开了。

当“客户抱怨→投诉”这条因果链,切换为“客户抱怨→离开”,爷不陪你玩儿了,就不可逆了。

你见过碎在地上的镜子,拿起来可以复原的吗?

第二,跨越引爆点

最开始的案例中,A公司成功跨越的,就是引爆点。

所谓引爆点,就是“存量”超过一个阈值后,激活了一个“正向增强回路”。跨越引爆点的关键,是向阈值冲刺。

比如,把产品做到多好,才是“足够好”?要好到“用户忍不住发朋友圈”。

1个用户忍不住发朋友圈,可能帮你获得了500个潜在用户;这些用户中也许有100人购买,最终20个成为你的忠实用户。20个忠实用户中,有4个人又忍不住发朋友圈。一个正向增强回路走完,1条朋友圈变4条,如此往复,最终引爆圈层。

第三,跨越灭绝点

最开始的案例中,A公司的引爆点,就是B公司的灭绝点。

所谓灭绝点,就是“存量”低于一个阈值后,激活了一个“负向增强回路”,从而走向崩溃。

遗传学上有一个“最小可存活种群”(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的概念,意思是:在100~1000年内,一个物种为了有90%~95%的存活可能,所需要的最小个体数量。

有人经过计算机模拟,得出这个数量是:4169。一旦小于4169,因为代际叠加的交配难度,物种就会走向灭绝。4169,就是物种的灭绝点。

企业中,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灭绝点”,也许你还不知道。

有的公司在不景气时,为了追求利润,砍掉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少于一个“阈值”,产品质量就会下降;产品质量下降,公司收入就会减少;公司收入减少,只能继续砍掉研发人员。

一旦研发人员少于“灭绝点”,公司就会加速衰败。

第四,跨越失速点

有一次,和一家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的人吃饭。他们问我有什么建议。我说:你们的公司很快会遭遇“失速点”,建议尽快布局线下。

所谓失速点,就是“存量”增长到一个阈值后,激活了一个刹车式的“调节回路”。

这家公司的产品质量确实很好,所以“新增用户”飞速增长;新增用户增长,“存量用户”扩大;存量用户扩大,降低了可开发的“潜在用户”总数。

这家公司所在的赛道,市场规模非常有限,所以“存量用户”到达一个很高的阈值后,稀缺的潜在用户,开始像刹车一样限制着新用户增长,越来越慢,直到几乎失速。

所有增长都会遇到“刹车式调节回路”,然后失速,只是有的赛道来得比较早。

怎么办?通过发展线下,扩大“潜在用户”的规模,“突围边界墙”,才能重新获得速度。

要点总结

临界点的“本质”是什么?临界点的本质,是主导结构模块之间的切换。商业世界,哪有什么“直线型成长”,你需要管理前方因为“存量”触达某个阈值,而必然遭遇的四种“临界点”:

质变点,突然来临的“因果链”切换;

引爆点,一条“正向增强回路”被激活;

灭绝点,一条“负向增强回路”被激活;

失速点,一条“调节回路”被激活。

“一直挺好,突然变了”这样的“突变问题”背后,很可能有一个临界点。

好的,这一讲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会带你进行“解决难题”的第5项训练:找到根本解。

今天给你留的思考题是,你最器重的员工,对你有不满吗?他从对你不满,到辞职而去,质变点在哪里?

相关文章

  • 干的好好的员工突然就辞职了。

    今天,我们来训练第四项“解决难题”的能力:跨越临界点。 水一直都是液态,可一旦到达100摄氏度,“突然”变成气态;...

  • 拥有安全感的秘密其实很简单

    一 前几天和朋友们一起小聚,嘉妮突然告诉我们,她要辞职了。 我们都很奇怪,干的好好的,干嘛要辞职呢! 而且她又是我...

  • 拥有安全感的秘密其实很简单

    一 前几天和朋友们一起小聚,嘉妮突然告诉我们,她要辞职了。 我们都很奇怪,干的好好的,干嘛要辞职呢! 而且她又是我...

  • 安全感

    一 前几天和朋友们一起小聚,嘉妮突然告诉我们,她要辞职了。 我们都很奇怪,干的好好的,干嘛要辞职呢! 而且她又是我...

  • 晨思:为什么世界总是有那么多突然?

    本来好好的一对恋人,突然就分手了…… 做的挺不错的下属,突然就辞职不干了…… 大学时候的初恋情敌,突然就飞黄腾达了...

  • 这样的员工该不该要。

    去年公司新招一批员工,其中有一个干了三个月就辞职不干了,不是老板不让他干,而是他自觉辞职了。 前几天辞职...

  • 2018-03-09

    工作想干就好好干,不想干就辞职,干不了就换干得了的,什么也干不了就去要饭,饭都要不着就饿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姚明被“打脸”,痛失得力助手,CEO离职内幕原因是这样?

    最新消息!CBA公司的CEO王大为突然辞职的消息引来一波篮球界粉丝的注意。不少网友都发表疑问:“干的好好的,怎么就...

  • 年轻人该怎样生活?

    萱萱辞职了。 “你怎么就辞职了?” “可是已经辞职了。” “你疯了吗?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职?” “妈,你就别操...

  • 突然就辞职了,就像曾经我们突然就毕业了

    文/杨明明 最近又在申请辞职的事了。 话说这干了三年的工作是我干的最长的一个工作。 每天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除了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的好好的员工突然就辞职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za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