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漫长而晦涩的遥望,今秋夜凉,我们还在守望,等到的却只是落花坠地,果实不藏。情至深处,日子难免会孤单。心怀一份友情,深了,便神似几分爱恋。牵念,总也一刻不曾停下。
李商隐的《凉思》最好地说明了这些: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
颔联开始,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永怀,即长想。此节,此刻。移时,历时、经时。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
最后两句意思是: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
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
所以说“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