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以来,A股市场爆雷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
这一波爆雷潮最大的特点是:曾经的白马股也开始崩了。
基于基本面、成长性而去买入它们股票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比如说:康得新,康美药业,亨通光电。
有一位专业投资人士分享了他买入康得新的历程,很有代表性。
这位投资人写到,2015年到2016年的时候,他在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上班。他们通过量化模型筛选数据,找到了康得新,因为当时康得新的利润率和增长率都非常优秀,所以进入他们的初选名单。
之后就开始人工研究。康得新的产品是新材料,预涂膜,光学膜,碳纤维,这些都是非常高大上、前景远大的新材料。然后看各种研究报告,看年报,越看越好,于是成功入坑。
这个投资人现在反思说,当时他自己以为是懂了,其实根本不懂,只是知道了一堆新名词,了解了一点皮毛。
所以他现在选公司,要选三分钟就能看懂的公司。
但三分钟就真的可以把一个公司看懂吗?
2
在A股,根据公司的基本面来买股票,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1)上市公司的诚信出了大问题。
我们根据公司提供的年报和各种公告来做出判断。可是这些如果是假的呢?根据假的信息,一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现在这些上市公司是要把股民都逼成财务专家的节奏。可是财务专家能有几个?
(2)A股的公司太爱讲故事。
因为财务造假要被查,故事讲砸了不用负责。
只要出来一个热点,只要有个新概念,就得要往上靠。就现在,刚炒完工业大麻,又开始炒人造肉了。
这些上市公司是要把A股股民逼成科学达人啊。
(3)与大股东博弈。
业务确实不错,财务数据也真实,是不是就没坑了?并不是。
小心大股东出来伸手。比如说最近的热门公司贵州茅台,集团公司成立了营销公司。市场就很担心,这个营销公司会不会变成上市公司向大股东输送利润的工具。
各种套路,防不胜防。
3
基本面投资太难。
最近有个段子很火。当年一堆刚毕业的小青年去调研某家最近暴雷的公司,被60后的董秘忽悠地团团转,回来就重仓买入,最后亏成狗。很多刚毕业于清北复交的精英面对企业里的人精毫无抵抗力,而且越是履历光鲜,越是容易被骗,分辨力连散户都不如,对此一位退休董秘总结的好:“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通过研究基本面做投资,可能只适合10%真正特别专业的人。对于剩下90%的股民来说,还不如看K线。
不要小看K线,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占据了全世界所有的交易软件的主界面。这绝对不是偶然,绝对不是玄学。
K线反映的是最真实的价格信息与市场趋势。最简单粗暴的一个逻辑是:好公司一定会涨,坏公司一定会跌。
要记住一点,这个市场上,一定有人比你知道的更多。
一个好公司,一定有人买入,越来越多人买入,股价就表现为K线的上涨形态;
一个坏公司,一定有人卖出,越来越多人卖出,股价就表现为K线的下跌形态。
一个公司,不管它的故事讲的多天花乱坠,财务报表有多漂亮,只要它涨不动或者不断下跌,那么一定有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看基本面很难,看K线就简单多了。对于普通股民来说也更容易掌握。
当然,再多一些关于公司基本面的理解,那更如虎添翼。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保证你一定赚钱。关键是了解你自己的不足,找到你的能力圈,找到适合你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