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想裁员看管理中的同理心

作者: 石泉BABU | 来源:发表于2019-06-04 22:38 被阅读0次

7.3 管理中的同理心

案例:工厂关闭了

这是两家公司关闭部分工厂时的情况,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的。

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职员们在被裁员前两年就会得到通知,说工厂将要关闭,公司会裁员,公司将尽力为他们介绍并帮助他们寻找其他工作;而另一家公司,在工厂关闭前一周才通知大家,并且他们毫不关心员工如何选择下一份工作。

结果怎么样呢?大约一年后,大多数之前是通用电气公司的员工都说他们找到了好工作,93%的人感谢公司为自己提供了合理的过渡期,而另一家公司只有3%的人说他们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通用电气公司的做法赢得的是一片好评,而另一家公司留下的只有怨恨和骂名。

《情商,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丹尼尔.戈尔曼 中信出版社 P153

有人认为,如果在管理过程中顾及所有人的感受,就会造成“心太软”的现象,那么将很难做出艰难的抉择,比如上面案例中提到的裁员。

在管理中有同理心并不是不做这样的艰难决定,而是如何应用同理心去和员工进行沟通,是要真切理解员工的感受,是让员工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已经被公司所感知,之后以此为依据,适当地调整行动方案。有时候在衡量过对员工的影响后,可能会决定向员工提供更多信息,这就是 "同理心" 的表现。如果因此而改变原本的做法或者打消初衷,,并不代表被同化,而是对人的体谅和尊重。

案例:2008年联想裁员

一位员工写的裁员感想:《公司不是家》

今天,恐怕是联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大裁员。我们部门9个人,今天送走了三个,还有三个要转岗,剩下三个。整个研究院走了30多人,转岗20多人。这是我经历的第二次所谓战略性调整,有很多感触,却又好像什么都堵在心里,说不出来。干脆简单记录下这段往事,提醒自己。

昨天晚上,研究院秘密召开紧急会议。有20多位“责任经理”参加,我才清楚了整个裁 员过程。6日启动计划,7日讨论名单,8日提交名单,9-10日HR审核,并办理手续,11 日面谈。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今天就是面谈日。在B座一层的两个小会议室。进去的人,领导首先肯定他过去的成 绩,然后解释战略裁员的意思,然后告知支付的补偿金数额,然后递上所有已经办好的材料,然后让他在解除劳动关系合同上签字。平均每个人20分钟。被裁的员工事先都完全不知情。在面谈之前,他们的一切手续公司都已经办完,等他们被叫到会议室的同时,邮箱、人力地图、IC卡全部被注销,当他们知道消息以后,两个小时之内必须离开公司。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高度保密的过程中进行。

......

我在联想的这三年,亲眼见到联想从全面扩张,到全面收缩的全过程。当年提出的口 号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现在,高科技仅剩下关联应用,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代表服务的IT服务群组被划归为C类业务,自身难保了。软件设计中心也即将和联想没有任何关系了。联想四面出击,却伤痕累累。 是谁的错?是领导的错!包括FM365在内,这些方向都是看好的,都是挣大钱的,但为什么联想会失败?我不想在这里深究,但只是觉得,领导犯下的错,只有我们普通员工来承担。

......

柳传志在回应时这样说:

在《公司不是家》这篇文章里,提到了战略性调整是由于领导的错,却要普通员工负责任的问题。我看到这个观点时,停下来作了思考。我想,他说的是对的。这次,有一部分员工被裁和领导的决策失误有关,和战略制定的失误是有关的。这是非常沉痛的事。所以,我们应该向因此而被裁的员工诚恳地说“对不起”。

从员工的角度看,错是领导造成的,后果却要员工承担。从领导的角度看,是不得不这样做。这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管理者要早一些道歉,让员工看到领导承担了责任。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感受,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员工度过难关,这不仅仅是为了被裁的员工,更是让留下来的员工能够更心安地工作,集注于公司的未来发展上。

同理心不是为了取悦他人,也不是要和大家“一个鼻孔出气”,而是要与周围的人感同身受。在运用知识提高公司业绩水平的同时,还要通过同理心激发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产生团队共鸣,共同创造更佳业绩。

管理中对同理心通常有以下这两种错误的理解。

一种是认为心理分析就是同理心。本世纪以来,在塞利格曼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之后,心理学开始走出大学和研究所这些象牙塔,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很多管理者,在接触了心理学后,开始尝试探索员工的心理状态,通过了解人的过往经历分析人的性格特征,使用流行的心理学理论分析造成目前问题的原因。但这样专注于分析问题的起因,往往忽视了问题该怎么解决。心理分析表面上看来像是同理心,实际上不是。使用心理分析的管理者往往在工作中业绩平平,而优秀的管理者则是善于倾听他人的谈话,通过非语言的觉察理解对方的情感,并最终提出对方更能接受的建议。优秀的管理者不会勉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另一种是认为感同身受地考虑对方的情况,就等同于接受对方的观点、支持对方的做法。理解他人的看法、观点和情感首先是一种认知,是否接受他人的看法和观点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一定要接纳对方的情感。如,当员工要求涨薪时,不是要即刻做出让步满足员工的要求,而是要认真倾听员工要求涨薪的原因和主张,接纳员工的动机与情感。在沟通中要讲究技巧,表现出让员工感受到被理解。即使是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也要表现出为对方着想的态度,让对方了解实际情况,也可以向对方建议可以达到涨薪要求的各种可能方式,减少对方的不满。

同理心与领导力

同理心已经成为领导力的特别重要的因素,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团队合作的需要;二是留住人才的需要;三是理解客户的需要。同理心是建立在自我觉察和自我管理基础之上的,但这并不是要表现出没有情绪,而是要恰当地表达情绪。有的父母要孩子不准哭,不准发脾气,这是在抑制孩子的情绪,是不恰当的,对孩子有害。当领导者遭遇个人的不幸,面对被人责怪,或面对没有完成业绩的员工时,他也会有情绪,但经过自我管理之后,这些情绪就会以更合理的方式,在更合理的时间被释放出来,这样的情绪释放对管理者说更有益,同时也降低了对自己造成后续伤害可能性。

当领导者了解了他人的观点和情感后,就可以使自己的言行和情绪的表达更恰当,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给对方以恰当的回应。具有同理心的领导者总是善于认知并满足员工与客户的需求,看上去平易近人,愿意并善于倾听他人的心声,抓住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给予对方积极的回应,这也是培养并留住人才的关键。客户中心的领导者,在日常的管理中,既要明了公司和所在部门的要求、资源和文化,也要能够理解和体恤员工与客户的感受,只有周全理解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迅速而明智地做出每一个决策,最终带领团队创造出更佳业绩。

-END-

目录

自序

导言

第一部分:情绪与压力管理

第一单元:潜力与自我效能

第二单元:认识情绪与压力

第三单元:管理情绪与压力的方法

第二部分:客户中心实用管理心理学

第四单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第五单元:团队管理

第六单元:领导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第三部分:客服管理中的情商领导力

第七单元:用同理心理解他人

7.1同理心

7.2觉察他人

7.3 管理中的同理心


以下待更新... ...

第八单元:客户中心的人际关系管理

第四部分:客户中心文化及指标管理

第九单元:客服文化及落地

第十单元:客服中心的指标管理

后记(纸质版书中不幸被遗漏)

相关文章

  • 从联想裁员看管理中的同理心

    7.3 管理中的同理心 案例:工厂关闭了这是两家公司关闭部分工厂时的情况,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的。在美国通...

  • 刘润商学院日课总结 10.14

    一周总结: 1. 同理心:同理心就是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作为管理应该从员工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让员工更能接...

  • 如何训练提升同理心

    7.5 同理心训练 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是提高同理心的基础,只有在管理好自己情绪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提高同理心才有意义。...

  • “同理心”管理

    每个人都有认真工作的理由,家庭富裕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家境贫寒的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吊儿郎当的爱面子怕丢工作。...

  • 2017-09-19

    刚才写了好多 洗完衣服发现都没有了…… 我们总说同理心 是否生活中真正做到同理心 做到从对方角度考虑呢 我认为同理...

  • 工作之余,你是否有在给自己挖井?

    最近看裁员的新闻,让人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万科裁员,人力资源、行政、财务成为重点精简部门;联想裁员,战略性调整,...

  • 你应该知道的关于“同理心”的几个要点

    7.4 同理心的几个要点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更全面地理解同理心 同理心与同情心的关系 同理心不等同于同情心,同情...

  • 同理心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而是

    关于同理心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吗? 什么才是同理心 同理心从字面意思是有一颗...

  • 三体联想-程心.圣母心.同理心

    如果[本能.情感.思想]是人身的三个太阳, 那么维德的情感太阳已死, 所以他能为了计划不择手段地向前进; 而程心一...

  • 幸福“映”对大法

    幸福沟通的关键能力—一同理心。 同理心指的是一个人能设身处地了解他人想法及感受的能力,也就是“从对方观点看世界”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联想裁员看管理中的同理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bm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