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沈南鹏对话苏世民”后的3点思考

看“沈南鹏对话苏世民”后的3点思考

作者: 赵国强哥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23:28 被阅读0次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很喜欢这个日子,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读书。书籍不仅让我平静下来,而且更让我学得技能、汲取知识,获得智慧,交到朋友。

阅读,简直就是一件性价比极高的事情,希望大家也喜欢上阅读。

今天早晨,我在朋友圈刷到沈南鹏对话苏世民的消息,赶紧预约。晚上8点,安静地看完他们近1个小时的对话。这次对话的背景是,一是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二是,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新书《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上市,沈南鹏为其站台宣传。

有三点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关于个人成长

沈:你是如何评估和找到10分人才的?

苏:(1)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衡量40岁以上的人,如果别人都说很了不起,我就会认为你很了不起。毫无疑问,在我眼中,你就是一个10分的人才。

(思考:不仅40岁以上,年轻人也是。可能我们还没建立特别大的事业,但是我们需要建设自己的品牌,输出我们的思考。)

(2)而对于年轻人,他们可塑性非常强,我会关注求职者的“兴趣”那一栏,也许他们是攀登过珠峰,或者最棒的运动员,拿过银牌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

他们既然把这些放进简历里面,我就重点询问他们。我想要找到那些活跃的积极地、有求知欲的人。

我会重点聊一些彼此都很陌生的领域,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组织应对。水平有多高,我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我需要寻找的,是当面对压力,镇定自若而不慌乱的那种人才。我关注他们是否喜欢压力,喜欢挑战。

二、关于公司文化

企业文化比企业管理更重要: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学会任何东西。作为管理者,唯一需要的,就是教会他们的信仰,让你们信仰保持一致。

黑石会招诚实正直的人,文化之一就是是不要旁观者。你在现场,必须说出你的想法,而不是只听别人说。你来参加会议是做贡献的,不是看别人发挥聪明才智。

公司营造的环境,你必须讲真话,只要这样才能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如果这样的话,团队仍有人会嘲笑你。那我给你说一句,这样的团队不值得你继续待下去,趁早走人吧。

对待公司的每一个人都像家人一样。尽力确保每周一抽出时间和每天业务线的同事开视频会,了解业务。

努力把公司的每一个人都当作最重要的人,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打造组织的风格是非常强大的。你不需要告诉他们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他们自己就知道自己知道说什么、干什么。

思考: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上大学以前,我们每一个人都热衷举手回答问题,上大学和工作之后,很多人都会习惯坐在最后一排,在Q&A环节,也不会提出问题,更别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了。

这个动作背后的底层逻辑有以下几点,(1)你根本就没有投入其中,认真思考。思考总是痛苦的,需要耗费精力,而许多人习惯了听,全盘接收,却忘记了去甄别和判断。

要想改变这种习惯,需要做到两点:参会之前要认真准备,会议期间要着重记录,结束之后应该去反思,方案有没有优化空间?能不能再想到第二第三个方案?分析每一个痛点的背后,隐藏着哪些不完善的流程、不科学的设计、难以预估的风险?

(2)存在两种心理负担:观点是否挑战对方?引起对方不悦?;观点是否会显得自己很幼稚?索性,就闭嘴吧。

针对一,在语言组织上要尽可能避免挑战性的词语,避免直接攻击。比如“我觉得你这样说的不对”,可以换为“我有一个想法,跟大家探讨下不知道想的对不对?”如果观点直接对立,可以考虑私下交流。

态度上不要显得唯我独尊,盛气凌人,更多地是应该是探讨、交流、学习的态度。

针对二,在说出之前,应该知道一些基本常识、逻辑、数据,避免常识性错误。提出疑问的同时,尽量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哪怕不成熟也没关系,这也代表自己思考了。

退一万步讲,如果自己因为层级、经验等限制,无法掌握一些东西,我们就秉持着真诚、学习的态度,去探讨。

三、关于未来投资

以下两个方向需要重点关注

1、科技和创新行业:疫情加剧了企业线上的转型,这次疫情中线上做的很好的企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其实,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央会议就多次重点提出“新基建”概念。疫情期间,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与新基建深度融合,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未来上述领域都是投资重点。

2、医疗卫生行业会迎来更大范围的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因此必须进行总结,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而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无论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还是提高医疗产出,医疗板块都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未来也会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整体来看,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我国大医疗的支出在GDP中的占比约为6.2%到6.4%,而西方发达国家很多都达到了10%以上,美国大概是17%到18.5%。

这次的播出平台是抖音,我的一个猜测是,抖音增加类似大咖访谈、对话的内容(尤其是今天读书日的主题下),某种程度上是在消解以往尽是小哥哥小姐姐唱歌跳舞的刻板印象,正朝着一个综合性平台发展。在这里可以很快乐,也会学到知识,增长智慧。直播间人数增长很快,我进去的是68万,等到我出来的时候,已经达到168万了。

另外让我十分惊讶的是,双方都是英文对话,但是我注意到实时翻译很快,字幕也没有错,我不知道这是用了什么样的技术,体验很棒。

相关文章

  • 看“沈南鹏对话苏世民”后的3点思考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很喜欢这个日子,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读书。书籍不仅让我平静下来,而且更让我学得技能、...

  • 仰望星空 脚踏大地

    读完了红杉沈南鹏和黑石苏世民对话的推文后,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当中。为什么? 他们的对话距离我太遥远,最重要的是他们...

  • 热爱的事业

    前段时间看到沈南鹏与苏世民的对话相关报道的文章,其有一段话,可能之前也看到过,可是在当下的处境中,如同电击一般击中...

  • 成功不可复制,但经验和教训是可以学习的

    投资界的大佬都在推荐《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一书,马云、马化腾、马明哲、李彥宏、张磊、沈南鹏,还有《原则》的作者瑞...

  • 沈南鹏

    被问到他如何这么会投资,他说起《卖油翁》: “手熟尔。”看沈南鹏专访,觉得这个人真的是很冷静,思维清晰啊。这种大脑...

  • 沈南鹏

    一、人物介绍 沈南鹏,196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上海交通大学学士, 耶鲁大学硕士,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 携程旅...

  • 沈南鹏

    沈鹏南有个习,惯见人就问投什了么有意思的项目然,后迅速跟进。周祎鸿评价沈南是鹏一个饥饿的人,看他到项目就闻像到了血...

  • 2020-10-23

    今天看沈南鹏的投资思维,文章总结道: 沈南鹏就觉得个人投资者抓住一两个机会不难,但如果想要系统地把握中国市场的机会...

  • 高瓴张磊和黑石CEO聊了一个小时

    这是一次全球PE圈罕见的对话——黑石集团CEO苏世民与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 4月10日晚,黑石联合创始人苏世民的新...

  • 投资·沈南鹏

    1.沈南鹏会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思考与阅读。他一直认为当一个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时候,其实是很可怕的,“当你永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沈南鹏对话苏世民”后的3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bz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