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将近,冒着新型肺炎的威胁,我奔赴千里回到老家,参加了外公的悼念仪式。
外公家离我家不远,只隔着一座小山丘。小时候的我一个人无数次爬过山丘,给外公家送这送那,依稀记得,当我第一眼看到外公的时候,外公即可绽放出慈祥的脸庞并亲切呼唤我名字的情景。
唉!岁月渐长,这一切都离我远去了。
87岁整日卧病在床的外公终于没有熬过这个年关,离开了悉心照顾了他五年之久的二儿子,撒手西去。一个人的离去,尤其是一个穷苦一生的老农民的离去,是一件多么稀松平常的事!按老家农村朴素的风俗,儿女痛哭,村里人送点黄纸,然后帮衬着将老人入土为安,再就是一顿平常的素餐饭,完毕。然而,外公因为代养了自己的外孙女(计划生育的原因,外公二女儿的女儿,我姨妈的女儿,从小就寄养在外公家)。如今,已经长大的小表妹知恩图报,负担了一部分丧葬费。叫了名司仪和乐队,因此外公的悼念仪式看起来就“正规”了许多。
从外公的丧葬来看,一个好的司仪对于追悼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句实话,我和外公的感情很淡薄。但出乎我意外,在司仪口述外公悼念词时,我竟然感动哭了。外公有三儿三女,我妈是他的大女儿。我的三个舅舅都是贫苦农民,尤其二舅,今年51了,还没有妻儿(曾经有过,但因为妻子难产死了,孩子也没保住,所以一直孤身一人。)因为大舅和三舅的妻子都很“厉害”,所以,照顾外公的“差事”就落到了二舅肩上。
“柴老大人(外公姓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性格温和善良,吃苦耐劳却一生贫苦。他一生养育了六个儿女(一 一介绍姓名年龄职业),这六个儿女又分别组建了五个家庭(一 一介绍儿媳女婿)。柴老大人的一生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一生。在这里我特别要向柴老大人的二儿子柴建军致敬,他至今还未成家,却只身一人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达五年之久,伺候老人吃喝拉撒睡。也多亏了建军的悉心照顾,老人才活到今天。五年来,建军没出过一天远门,没打工,房子也没顾得上装修。我拜托今天在场的各位父老乡亲,希望你们都能向柴老大人的这个好儿子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介绍个对象……拜托你们了……”司仪像慈祥的上帝一样口述着,语言流畅,吐字清晰,句句话落地生根,掷地有声。漫天飞舞的雪花不断地落在他的头上、肩上, 悲壮哀乐声的伴奏下,站在悼念队伍后排的我泪水模糊了眼镜。依稀听到了人群中不断呜咽的哭泣声……外公的追悼会定格在了这一刻。
这就是外公悼念活动的情景。 也是外公弥留在我记忆里的最后场景。
参加完外公追悼会,我不由得慨叹人生的短暂。我们每时每刻,一步步、一天天都在接近死亡,这大概就是人生最朴素的真相吧!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一个人的一生如尘埃般存在,那么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不知哪位伟人说过,我创造,所以我生存。人生已过大半,我又创造了什么?这个巨大的问号时刻盘旋在我的头顶,挥之不去。我又为什么而活着?而在我死之后,又该是怎样的悼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4840875/23e3ac37f95abf0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