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家教育机构给初中生做一对一辅导。到的比较早,学生还没到。没事干就翻看书架上的书,随手拿了一本巴掌大的小书(给小学生看的)。翻开一看,明白了,这是励志故事啊!还是来自国外的。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书籍。
有点心疼。
小学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励志。农村的条件落后,村里的孩子除了课本基本没读过什么书,没有那个条件,咱知道的故事都是老师讲的。村里的学校还算是十里八乡中比较不错的,周围几个村也有学校,一个班就那么5、6个人,多的十几个人。我们学校人数是最多的,一个班最开始40多个,到后来周围村里的几个学校前前后后倒闭了,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转到我们学校里了。那个时候我们班,人数最多有70多个。学校实力还算不错吧!那也不行,置不起阅览室,我们就没有课外书。
最开始看课外书是初中,读名著《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和一些散文。学校旁边就有一个书店,初一的时候是没有的。想看书就得跑老远,去X华书店对面的一个小书店。为啥不去X华书店看书呢?其实咱也去过,去了之后发现所有的书都是用透明塑料膜封着的,想看就只能买。买过两本,是用咱一个月的生活费换的,这两本书到现在都当宝贝似的收着。一个月省着可以,时间一长,熬不过去了。后来才听说X华对面的小书店的书也很全,而且可以看。可能是一门心思的想着X华,以至于自动忽略了这个近在眼前的小书店。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太想做成一件事,就会忽略了周围其他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大脑,是没有精力统筹全局的。初中住校,宿舍里几个好姐妹约好,返校那天下午去书店看书。读书最快的时候,一个下午读完了杨红樱《笑猫日记》系列的4本书。当然,这些书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也占很大部分原因。
看励志文章是在初三前后,当时觉得学习压力变大。那个时候这个小书店已经在我们学校旁边开分店了。学习碰上了低谷,准确的说是心态的变化。怪咱,当时对自己期望太高,几次失利后变得不太自信。那时候儿,感觉走到哪里头上都顶着一朵乌云。也就是那时候,开始看心灵鸡汤。类似于《感恩亲人》、《感恩朋友》、《做一个明媚的人》……那时候觉得:“这简直就是人生宝典,指路明灯啊!”那个时候还没有“正能量”“干货”的说法。
看的多了,感受就不是那么深了。时间再长一点就会觉得恶心。为什么呢?因为觉得作者把自己摆在了得道高人的位置,自顾自说了一大堆大道理,乍一听觉得作者“真乃神人!”可是,道理谁不会讲。真正用到实际生活的有多少?解决了几个人生中的大问题?这都不用说,就说小问题解决了多少?几乎用不到生活上。多少人读的时候热血沸腾,感觉豁然开朗,有如阳光驱散乌云普照大地,又好像得到高人点化,打通了任督二脉。放下书就忘记了自己方才的“血气方刚”。多少人懂得一堆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这咱也能理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嘛!有人调侃:“鸡汤喝多了会变成狗血吐出来。”说的好像有些道理。
有时候想想,咱之所以排斥鸡汤大概是觉得鸡汤的内容空洞和难以内化吧!鸡汤是怎么来的?咱觉得是一些过来人经历了一些事情,担心后人重蹈覆辙,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留给后人。告诉一个人、两个人可以把自己经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讲一遍。想告诉更多人还能这么讲吗?当然不行,一是讲不过来,二是不重要人家未必记得住。那就需要一个言简意赅的概括,可以适用于大多情况。随便拿一句话,放在这种情景下可以用。换一种情景再用依然合适,毫无违和感。慢慢就有了大家现在戏称的“鸡汤”。和一个前辈聊天,他说:“随便说一段话是鸡汤是很不负责的。” 这咱也是赞同的,因为咱根本不知道说这段话的人经历了什么。对咱而言这是毫无用处的空洞鸡汤,也许这是人家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的肺腑之言呢?当然也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大家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东西。用不到自然觉得无用。经历不同,心境不同。或者说格局和眼界不同罢了。
我妈就很喜欢看这样的文章。前两天,又看到我妈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篇文章,一看题目就是类似的“鸡汤文”。点进去果不其然。我就特别想劝劝她,别再转了。不是这些文章不好,相反这里的每一句话说的都很对,可是咱的境界达不到,咱没那么多经历。没那么深的道行,咱内化不了这么多营养。不如过好咱自己的生活,阅历多了这些道理自然就通了。
后来,忍住了。这只是咱的个人看法。既然喜欢就由她去吧!还不是图一乐呵嘛!换了别人觉得说得对了,可能会听咱的。但是我妈就不一样了。我要是跟她说了,即使她不愿意,也会为了我,委屈她自己,反倒弄得不快乐了。索性,咱也不再多嘴。
其实没必要给小孩子读那些励志文章,他们理解不了。表面上看似懂了,深一层次的东西还是理解不了。大人都搞不明白做不到的事情,小孩子会做到吗?与其读一些励志鸡汤,不如叫小孩子背背唐诗,看看名著。中国的小孩普遍阅读水平不高。多少人到了大学阅读的水平还只停留在五个层次中的最底层。多一些会读书的孩子,中国不知会少多少遇事就头脑发热的愤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