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命与我|心理读书营9月读书(14)

生命与我|心理读书营9月读书(14)

作者: 锡九 | 来源:发表于2020-09-21 23:02 被阅读0次

“凯特扮演的是一个没有选择余地的角色,一个注定会遭到抵制和反抗的母亲——因为她不能总是被爱、被感激,所以她就以为事事都不如意,所有的东西都是又黑暗又丑陋,像……难道她前几个月的情绪不过如此?莫非她过去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重视——没有得到足够的吻和抚摸?仅此而已?”

再能量充足的人,再注重付出和奉献的人,再把责任当成使命的人,也会有枯竭的时候,如果照顾别人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时,枯竭时恐怕是无所觉的。当一个人在奉献自己时,不曾想过要获得什么、交换些什么吗?比如说一个母亲心甘情愿为孩子劳碌奔波,却说“只要你好,我什么都不需要!”这恐怕是个伤害,母亲不明确说出需求,要承受另一个人的牺牲,这是很恐怖的事,我的母亲是这么说的,但是她又会说“你不如谁谁听话”“不如谁谁孝顺”“不如谁谁对老人好”,初初意识到这点时,我诧异极了,这是曾经一直灌输我“你什么不都不用管,自己过好就行”的母亲吗?我被教养得以自我为中心(当然,现在感觉并不是如此),却在隐晦之处,还有那么多需求等着我。这种感觉,憋屈的想说说委屈都不知从何话起。当父母的,恐怕直接提出需求才行,比如说凯特可能也是这样一个母亲,不说自己的需求,只负责奉献自己,负责照顾家人,这样的母亲反而“注定会遭到抵制和反抗“。在母亲的角色之前,先是一个人,一个人生命的维系不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爱。

凯特对莫琳,就有另一种不同的感受,某些时候确实把她当成晚辈,当成女儿,但其他时候,是可以交流的人,自己的感受可以分享,甚至有情绪时可以表达。她的能量因此流通了,她经历的心情和事情也不固着在什么地方了。

有种奇异的感受,我们总是说,想要得到无条件的关注,真有那样一个人,无条件地爱你、包容你,一生,这才是最黑暗的人生吧?

今天能量就有点低,结婚十年,孩子6岁,没有朝夕相处过,今天开始,就要同在上海生活了,莫名开始不适应,能听到自己心底的两种声音,已经开始打架了。期待他和我一起合作陪伴孩子,但是他的工作很忙,人也很疲惫,我既心烦又隐约觉得该心疼他,隐约觉得他回来了,我的负担不会变得轻巧,恐怕顾虑的事情要更多了。但为什么不能放松一些,相信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呢?自问,目前真的没有那一份相信,作为伴侣的信任还没有开始建立,或者说曾经百分百的相信和依赖经过10年岁月的洗礼之后,变得轻飘飘的,相信也是因为这百分百,人家才跑了的。重来一遍,会怎么样呢?

从理性角度来说: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从感受上说:累。这是一片荒芜,重新构建之前,先要清理废墟。值不值?未知。没有放弃,就已经是做了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与我|心理读书营9月读书(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fi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