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拉扯着五个孩子,家里家外一个人忙得团团转。虽然有凤琴帮着自己,可是凤琴毕竟年龄小,长得又瘦弱,也只能帮着看看孩子、做个简单饭而已,地里的农活是干不了的。再说小秋也怕外人说自己后娘虐待孩子,因此自己能做的尽量不让凤琴去做。好在地里的活表弟郝继东会经常帮帮忙忙,多少减轻了小秋的一些负担。
张长荣的偷奸摸滑、好喝懒做与郝继东的朴实憨厚、勤劳节俭形成了鲜明对比。可是造化就是这样捉弄人:偷奸摸滑、好喝懒做的张长荣却找了两个贤惠能干的媳妇,为他生儿育女,供他吃喝拉撒睡。朴实憨厚、勤劳节俭的郝继东却是人到中年了,还是光棍一条。郝继东不计报酬的帮助,令小秋时常感到过意不去,但又没有什么报答,就偷偷给他做双鞋或缝补缝补衣服。郝继东觉得自己就是出了点力气,表嫂这样对他,他也过意不去,就时常把自己弄到的好吃的东西送给小秋和孩子们。
一来二去,外边不免会有些闲言碎语,张长荣知道了就指着鼻子骂小秋,小秋只要反驳,他就动手打小秋,吓得孩子们如同惊弓之鸟,泪眼汪汪。而郝继东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一点儿忌讳别人的闲话,小秋有难处他该帮还是帮,若是恰巧碰到张长荣打小秋,郝继东二话不说,先上去护住小秋。有几次他把张长荣使劲按在地上,直到张长荣连连求饶并下了保证才松了手。而张长荣却不是个守信的主,当年他四处乞讨吃百家饭,就凭着一根棍子一张嘴,在他眼里哪有什么道理不道理。只要二两小酒一下肚,就立刻原型毕露,谩骂、毒打就又开始了。小秋真是欲哭无泪,只能埋怨自己当初急于改变自己的富农成分,结果瞎了眼嫁了一个无赖。
她不知多少次找过村干部,可是张长荣出身好,就是自己找村干部告了状,得到的结果要么就是一句“两口子吵架,床头打床尾和,别往心里去嘛。”的话来安慰一下,要么就是对张长荣批评一顿,随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小秋也明白了,能真正护着自己的人只有郝继东,于是只要张长荣打她,她就往郝继东家方向跑。张长荣平时就怕这个爱管闲事的郝继东,这个傻愣愣的表弟管起闲事来那可是动真格啊,所以小秋一向郝继东家跑,他就不再追了,而是急急忙忙跑回家。张长荣自知打不过郝继东,可小秋是自己的老婆,自己凭什么不能管?你郝继东也太霸道了吧。郝继东不是爱管闲事嘛,我关上门你总不能爬进墙来管吧?此后,他只要打小秋就先关了院门,一边打小秋还一边骂着:“你再跑啊,有本事跑啊,我不打死你,你个富农老婆。”小秋被打得抢天呼地,浑身青紫,而郝继东在外面只能急得团团转却无计可施。
小秋行尸走肉般的活着,泪流干了,心也凉了,就这么半死不活的熬着,熬着。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当头风。大跃进轰轰隆隆进行到第二年的春天,花家岭就开始闹饥荒,很多人家开始吃不饱饭,张长荣平时又不过日子,还好喝酒,一家人只靠小秋支撑着,所以他家比别的人家闹粮荒闹得更厉害,眼看日子都要撑不下去了。可张长荣除了吹他的革命性,其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小秋急得如同猫爪挠心,村里村外到处找吃的。可是大家都在闹饥荒,哪有什么可吃的东西,榆树的皮早被扒光了,漫山遍野都找不到几棵野菜。眼看着孩子们都饿得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小秋没办法,只能央求着张长荣去弄点吃的东西。
张长荣瞅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你让我想办法,我有啥办法。让我再去要饭去?我可丢不起这张脸。”
小秋低声下气的说:“我让你想想办法,怎么就成了让你要饭呢?再说,现在大家都饿肚子,你到哪里要饭?你不吃,孩子们不吃吗?”
“我不是不想办法,是真没办法。”张长荣无奈的说,“我也吃不饱啊。”
“别事上你不管,可吃饭的事你不能不管,这样下去一家人都得饿死。”小秋悲伤的说。
“行了,行了,我没说不管,我再想想办法。”张长荣一脸不耐烦的说道,然后就甩门出去了。
小秋和孩子们在家里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张长荣能弄回点吃的东西,可是等了一天连个人影都没见。谁知道这个张长荣跑到哪里去了。
眼看天已完全黑了,一家人呆呆地望着门外。这时他们多么希望看到张长荣一脚迈进来,身后背着一个沉甸甸的粮食口袋,然后说:“看,我弄到粮食了,赶快做饭吧。”可是外面除了一片漆黑,别的什么也没有。小秋失望地看了看孩子们,起身走到里间的瓷瓮前,她伸手在里面摸索了半天,可惜一粒米也没有,她又走到另一个瓮旁边,再一次摸索了半天,依旧一无所获。其实她知道前天家里的粮食就没有了,只是她不甘心而已。此时的小秋是彻底绝望了,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了,这日子真算是到头了,一家人就等着饿死吧。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