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说他通读过二十四史,你最好别信。
为什么呢,因为二十四史是古文,一套“二十四史”就有四千多万字,读起来非常困难。里面有今天我们教育体系的学生所不熟悉的大量生僻字,不知道的人名、地名,不熟悉的典章制度,读起来很费力,一知半解。
假设你一天读3000字原文,不论过年过节、刮风下雨,一天也不间断,那么读一遍二十四史,要花多长时间?我算了一下,大约是36年。因此,除了少数的专业史学家(比如张舜徽),极少有人能真正通读二十四史。
那么除了二十四史,我们还有《资治通鉴》《史通》《通典》……都是大部头的。如果你都想通读一遍,再去总结反思,甚至还做大量学习笔记,那么你一辈子也读不完。
张舜徽(1911—1992)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在《自强不息,壮心未已——略谈我在长期治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中,张舜徽说:“年龄稍大,又发愿通读‘二十四史’,不畏艰难,不避寒暑,坚持不懈地认真去读。从《史记》到《隋书》,都用朱笔圈点,读得很仔细;从新旧《唐书》到《明史》,也点阅了一遍。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的大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