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课程共七节,分别从对研究生阶段的认识、学习、科研、导师、压力、读博和就业七个方面进行简单讲解,我学到的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对研究生的认识:
学硕注重科研,实习较少;专硕在意实习,科研经历有一定要求。
模式:研究生更注重自学,初步有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成果。
需要培养的能力:演讲、英语、论文。
兴趣领域及其深入,其他领域略微涉猎。
二、学习方式:
小组交流成果多,更加深入可得论文。
基础知识再扎实都不为过,预习要深入(加文献深理解),抓住老师得GPA(王道)和好感。
多参与实践(实习、讲座、微信群),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选修感兴趣课程多方面发展。
输入(文献大量阅读)→思考(自己的见解)→实验(验证想法)→成文(前期积累量后期注重质)
可建立学习小组、打卡社团等培养好习惯。
三、科研:
抓住老师(方向、文献、多沟通、邮件认真写)
论文前期重量、后期重质,收集点滴想法,深入思考,集成论文。
尤其毕业论文,思路新颖,也可发表。
四、导师:
不同类型导师不同应对方式,但主要自律、上进、勤奋、好学。
推荐信漂亮,就业机会广,各种好运来。(人脉搭建)
五、就业:
在校多实习找兴趣、看方向,累经验。
关注企业信息,提前充足准备。
学校优先,然后成绩,最后能力。
学长学姐信息来源广而宽,多方评估下结论。
六、读博:
兴趣最关键,未来饭碗、能沉住气。
国内外多方衡量早做准备。
最看重:科研经历、文章、研究领域的了解程度。
七、常见困难:
经费:兼职
专业:多积累
学习:保持对世界最大的好奇心。
自我:坚定信念。
对我已有的认知改变的是:
1、研究生阶段需要彻底唤醒自我,认清方向持之以恒。
2、文献是基础,思考是必备的过程,产出论文或演讲能力都需要抓紧培养。
3、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需要拓宽,尤其是要注重和老师同学的交流。
4、有所偏重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自律、管理、演讲、写作、英语、人脉搭建)。
我需要做的事情:
1、专业课程UP,文献的量UP,课程补足,生信学起。
2、体系课一个一个全部搞定。
3、早起打卡可以加到日程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