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一学
读书笔记10:教育有道德的宝宝

读书笔记10:教育有道德的宝宝

作者: 一缕清风ss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17:56 被阅读3次

【美】约翰·梅迪纳《让孩子的大脑自由》

01道德感是生来就有的。哈佛大学曾设计了一项道德感测试,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几十万人参加了这个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

02如果道德是天生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熊孩子”就是不听话呢?不能自觉地做正确的事情呢?有人认为,良心让你在做好事的时候感觉良好,而在做坏事的时候感到内疚,它是一个社会契约,道德原则的内化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重要标准。而有如果孩子一个孩子做了坏事,无人惩罚,依然能够抵御诱惑,那么他也将道德内化了。总之,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关注并遵从天生的道德感和是非观,如何孩子在没有威胁和奖励的情况下,不愿意做不道德的事,那么父母的教育就成功了。

03孩子的道德推理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撒谎会让孩子觉得可以愚弄父母,孩子3岁后开始喜欢撒谎,4岁的孩子每120分钟撒谎一次,而6岁的孩子每90分钟撒谎一次。要让道德成熟需要很长时间。

04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规避惩罚。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规避惩罚。

②考虑后果。随着心智成长,孩子开始考虑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让后根据后果修正行为。

③遵从原则。孩子根据自己经久的考验来做选择,而不仅仅是为了不被惩罚或让被同辈接受。也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05孩子未必可以自发达到道德第三个层级,需要大人的不断引导。比如班杜拉的“不倒翁”实验,如果孩子看了击打不倒翁的暴力电影,那么孩子会模仿,如果得到鼓励,那么行为会更加频繁,如果得到惩罚,那么行为将减少。这说明,观察学习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技能之一。

06如果孩子天生有构建道德的原材料,那么,如何帮助这些材料建成道德的高楼大厦呢,如何让孩子的道德原则内化呢?

这时候,我们需要“支撑凳子的三条腿”:制定清晰一致的规则和奖励措施、及时惩罚;解释规则。

07清晰的规则。比如孩子睡觉拖延,你可以在一个把规则写作纸板上,放在家长醒目的位置。这就是权威。

08有爱心的劝导。大脑需要安全。如何父母在训导孩子时不能让他们感觉安全,那么大脑会产生一个想法:逃避威胁,而不是校正行为。训导孩子,要在充满关爱的情况下,道德的种子才能在他们心里生更发芽。

09正向强化。也就是及时表扬,比如孩子不愿意到外面玩,那么你可以让她先走到门口,鼓励他,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喜欢到外面。最终让孩子喜欢上外面的秋千。

09及时惩罚。很多犯罪分子,知道规则,但却不愿意遵守规则。我们要怎样知道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守规则,如何矫正他们的行为,并将道德植入他们的心中呢?答案是:惩罚。

10负向强化和惩罚。两者都是用在对付不良行为的。负向强化用来矫正不良行为,惩罚用来弱化不良行为。

11负向强化的例子。一个小女孩喜欢发脾气、扔书。妈妈进行说教、大骂都没用。因为这正是孩子需要的,她需要妈妈的关注。这样的情况,不良行为和妈妈的关注联系到了一起。妈妈的最佳做法是:对撒泼不理不睬,等到她安静看书,守规矩时再给与高质量关注。果然,小女孩很快不再乱扔书了。

12、有时候,也需要惩罚。比如孩子就是不要穿鞋,父母逼迫也没用。这时候,你让他光着脚走进冰天雪地去,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说:“妈妈,我要穿鞋。”

13但惩罚是有局限的,本身不具有教育意义,而且总会唤起孩子负面的情绪,比如恐惧和愤怒,所以惩罚事要进行正向教育。

所以,正确的惩罚需要对错有别:首先家人要意见一致,严守规则。比如后就是可以伤到手,而不是时而没事,时而受伤。

惩罚要迅速:惩罚越是及时,学习效果就越好。

最重要的,必须让孩子有安全感,只有这样以上的教育才是有用的,不然只是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

14解释。“不要碰那条狗,不然把你关起来。”

“不要碰那条狗,不然我把你关起来,那条狗脾气不好。我怕你会被咬到”。

哪种说话方式好,自然是第二条。这是“诱导式规劝”。引导行为,用外界可信的威胁,而非装满论理道德的良心。

15总结,在孩子有安全感的前提下,清晰一贯的准则,及时合理的惩罚、对孩子进行详细解释。

16我的反思:

我没有给孩子制定清晰地规则,总是被哭闹纠缠一会就投降。不能吃的糖、不能看的电视,总会一次次妥协。或者,自己都不清楚规则是什么。比如睡觉,常常自己忙的太晚,不能及时带孩子睡觉,睡前为了忙自己的事,给他手机看动画片。久而久之,孩子喜欢睡前看电视,醒来也要看。根本没有规则。

然后,因为没耐心,惩罚太粗暴。往往是看到不良行为,马上大吼大叫,甚至行为粗暴。孩子哭着抱着妈妈,心灵很受伤。自己也很后悔。

关于解释,虽然有意识,但缺乏耐心,也经常忽略。

因此,要结合正面管教,发现一个问题,制定一个规则,并一起遵守。比如睡觉时间,告诉他晚睡有哪些后果,一起制定规则,9:00读绘本睡觉。

关于惩罚,也要在孩子感觉被理解,被爱的基础上,给与有效惩罚,比如告知结果,不听自食其果,;让孩子不惧怕的情况下,没收玩具。

以上不能实施的最大障碍是没有耐心,没有耐心很多情况是自己的情绪不稳定,自我情绪不好的原因是自己调节情绪能力差,然后是繁忙,让自己失去耐心。所以,作为父母,我需要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调整生活节奏。

总之,在耐心的基础上,在爱的情况下,温柔而坚定。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10:教育有道德的宝宝

    【美】约翰·梅迪纳《让孩子的大脑自由》 01道德感是生来就有的。哈佛大学曾设计了一项道德感测试,来自120多个国家...

  •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

    斯宾赛 快乐教育法 读书笔记 培养孩子的道德、意志和品质

  •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当代教育之最大疑惑

    我们在台湾从小接受“道德”教育,在小学有“伦理与道德”的课,到了中学有“公民与道德”,“道德”在学校教育“德、智、...

  • 2019-05-11 No.10 道德教育

    No.10 道德教育 A firm grounding for university Academic cours...

  • 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

    孩子在10岁左右有了一定的道德观,作为我们家长就要懂的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恩威并施。 赏识教育就是鼓励,鼓励就要鼓励...

  • 学校道德教育困境

    学生面临虚拟道德教育情境和真实道德教育情境时,其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是有明显的差异的。虚拟的道德教育情境可能包含着某...

  • 拥抱未来精准教育有什么特色?

    在拥抱未来精准教育每天学10分钟的课程,再和宝宝做10分钟亲子共读,请家长提交一个宝宝成长日记,目的有2个: 1、...

  • 拥抱未来精准教育有什么特色?

    在拥抱未来精准教育每天学10分钟的课程,再和宝宝做10分钟亲子共读,请家长提交一个宝宝成长日记,目的有2个: 1、...

  • 拥抱未来精准教育有什么特色?

    在拥抱未来精准教育每天学10分钟的课程,再和宝宝做10分钟亲子共读,请家长提交一个宝宝成长日记,目的有2个: 1、...

  • 德育应引导学生生活

    坦白而言,实际存在着的学校教育、学校德育,既有道德的因素,也有不道德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坚持教育的道德立场,要追求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10:教育有道德的宝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ns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