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比较重视教育的民族。为了下一代的教育,教育者,尤其是家长使出浑身解数,有虎妈教育,狼爸教育等等。这些零零总总的教育方式,总结一下就是两种。要么带有打击性质的,美其名曰,挫折教育。无论学的怎么好都受打击,考了班级第一,有什么好骄傲的,你怎么不看看别人考年级第一。考了年级第一,还有全校第一。山外有山,没有尽头。但这种教育方式已经受众人诟病,大家用的越来越少了。另外一种是鼓励教育,花样翻新的夸奖,像有段时间网上流行的夸夸群,可以从任何角度切入夸奖。
很多人都知道了打击式教育带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但很少知道鼓励式教育也可能有隐患。难道鼓励还有错?鼓励没有错,错的是我们鼓励的方法。人们都看到鼓励的好处,但没有去深究鼓励的方法。我们最常用的就是“你很聪明”“你很棒”等字眼。但这样的夸奖方式隐藏着危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通过不同人群的追踪调查以及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夸奖和肯定的标签都具有危险性。她用同样的测验题给两群孩子做,大家都做了对了。她对一群孩子讲“哇,你们明好聪明,好棒,都做对了”,对另一群说“你们应该很努力,题都做对了”。然后再用难度高一点的题让孩子们做,告诉他们难度提高了。令人诧异的结果出现了,被夸奖聪明的那群孩子的总体表现没有被说努力的那群孩子表现好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作者解释,被夸聪明的孩子,被推到了聪明的位置上,使他们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他们过分关注自身的能力。题做对了说明自己聪明,有能力。反过来,错了就说自己没能力,不聪明。为了保住自己的聪明,他们变得不愿意尝试,或者在做题的时候患得患失,表现反而更差了,差了他们就做实了原来自己不聪明。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就没有这样的思想包袱。他们的想法是题做对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每一个尝试只是一次新的挑战而已。他们愿意接受尝试与挑战,而且越挫越勇。他们视挑战是学到新知识的机会,而不是证明自己的机会。
人们夸奖孩子聪明,是为了帮助孩子进步。但如果不掌握方法,简单的夸孩子聪明,可能会使他们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而害了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