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一次知道清华的肖星老师是研一的时候读她的《一本书读懂财报》,作者深入浅出的解释了财务的三张表,非常适合财务小白的入门级读物,可以对财务知识有个整体的框架了解。看到喜马拉雅上架了肖星老师的财务课,果断买买买,听了几节课,也算有些收获。以下是财务课的笔记,供以后翻阅。
第二周 神秘人物出场--客户
购买方的谈判能力,决定于有多少人在买(下游的产业集中度)和多少人在卖(竞争程度)。 购买方谈判能力越强,要求更低的价格和延期付款。延期付款,产生了应收账款。
第三周 竞争者
成本领先战略在竞争不激烈的时候还可以,当竞争激烈了就容易吃不消。薄利多销的多销周转率高。
竞争者带来的不利方面:冲击价格,东西卖不出去,机器闲置, 应收账款收回放缓
看毛利率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卖给谁,分为 to B还是toC业务
怎么收钱:付款 现款现货; 先交钱再拿货(房地产公司,租房子,美容卡) ;先发货再收钱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建筑行业较常见) ;分期收款。
什么时候记录收入 原则: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的时候确认收入。像建筑,广告一类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才能全部收回收入,这样在每个年度的年底确认收入,当年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 折扣不计入收入中,增值税不计入收入。分期付款需要全部确认收入。
第四周 应收账款
如何盘活应收账款,可以做一些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应收账款的坏账确定,坏账收不回来,记在资产减值损失。税法要求应收账款计提坏账不超过千分之五,会计可以按自己要求计提坏账,但是交税不得低于千分之五,应收账款计提坏账损失会减少应收账款及利润,但是不会减少交税。坏账收回让利润在不同年度进行了重新分配。在什么情况下会用这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利润有很大波动的情况下,在盈利较多的年份多计提坏账,在第二年再把计提转回,可以把利润相对平滑。还有一种是换总经理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应收账款是客户欠款,往来款居多;其他应收款,企业拆借款等,除了销售之外产生的其他应收款。
第五周 采购
当企业去采购商品时,如果不是现货现付,也可以采取开具汇票,其中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采购涉及的科目:存货,原材料,应付账款(负债),预付账款(资产);看应付账款还是预付账款主要取决于上游供货商的竞争程度,也就是采购方的议价能力
采购方只有在收货的时候才能记存货,被采购方可以在收到收入的时候记收入,收入和存货的记账有些轻微的时间差,主要由于付款方式决定的。
存货的价值包括:商品的价格,运费,装卸费,保险费,税金 (增值税)。增值税不计入收入,因为是买方承担,但是要计入存货,负债在应交税费里面,经营者交的税是销项税减进项税,需要有发票,如果没有发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交税的成本。
第六周 期间费用
存货里除了原材料,还有低质易耗品
农业企业里的动植物,不是全是存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固定资产,比如生蛋的母鸡。公鸡是存货
净利润跟现金流的差异值得关注,隐藏着公司资金链有可能断裂的信息,应收账款和存货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工资。如果一个公司毛利率在15%之内,亏损的几率相当大
第七周 生产
料,工,费。例如租了一个房子当餐馆,吃饭的地方是销售成本,厨房是生产成本,人员是管理费用
成本结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销售人员是销售费用,销售高管是管理费用。看高管具体做销售工作是销售还是管理。
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料工费,放在存货上。卖出去之后放在营业成本。毛利率提高有可能是因为一部分记在存货的货品,留存一些固定成本,没有计入营业成本。如果重资产行业,伴随着产成品的毛利率上升及库存增加,并不意味着企业营业水平的增加。
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税法上不允许后进先出,因为价格是上涨的。
存货里除了原材料还有些低质易耗品。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如果是产品,那就是存货,如果是设备,(例如母鸡生蛋,蛋是产品)记到固定资产。
第八周
存货跌价损失也可以转回。
企业最重要的挣钱,重点关注效益和效率。周转率看效率,利润率看效益。
预付帐款是原材料,待摊费用是除了原材料之外的其他的付的钱。
第九周 薪酬
薪酬不止包括工资,还包括奖金,五险一金等。因为员工月末才拿到工资,应该记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
计提成本或费用,资产表记在应付职工薪酬,按月计提。
应付工资薪酬可以调节两年内的利润。
第十周 投资的种类
服装企业有大量的库存,通常由于主要由于季节性的原因。库存多少是品类差距,女装季节性更强,其次是男装,其次是运动。符合潮流。渠道成本很高,毛利率很高,但是渠道费也很高。进商场的渠道费,以及线上的渠道费。
第十一周 固定资产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3%,做策划,销售。传媒娱乐,比房地产重一点的,12%,服装行业更高。酒店旅游1/4左右。电力行业49%。提折旧
固定资产也可以用租赁,其中分为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融资性租赁相当于分期付款或者固定资产。如果融资性租赁计入资产负债。负债记为长期应付款。经营性租赁资产负债都不记,记在费用里,是表外业务。
第十二周
经营性租赁不会影响收入和利润。融资性租赁因为增加费用和折旧,会影响利润。
买的固定资产在买进来的下个月提折旧。如果自己建的,在建工程完工结算后的下个月转折旧。会减少利润不会减少现金。
折旧体现在成本或者费用里。哪些提折旧,在建工程完工之后提折旧,在建的时候不提,投资性房地产不提折旧。(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
第十三周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计提无法转回,但是可以通过出售实现。
利润减现金流量表等于固定资产的增加
第十三周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计提无法转回,但是可以通过出售实现
第十四周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
被投资企业成本法是只记录盈利的投资收益,就是分红。权益法是按照权益占比放在长期股权投资里面,被投资企业的盈利和亏损会直接反应在报表上。
第十五周 合并报表
上节课我们对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了讨论,了解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具体含义,并且对比了这两种方法在利润和资产两个方面的差异。今天,我们来看看合并报表是怎么回事。我们已经知道,当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时,投资方除了要做自己的报表之外,还需要编制合并报表。这时候个体的报表按成本法做。
首先说说什么是合并报表。
例如,我们持有一家公司80%的股份,并且根据章程条款,没有会引发我们无法实现控制权的条款,因此我们就要编制合并报表。资产负债表方面,我们的资产总计1000万,其中包含这项投资200万,负债400万,股东权益600万;被投资企业资产资产500万,负债和股权权益各250万。
合并后的资产等于1300万,这是我的总资产剔除这项投资之后的数额加上被投资企业的总资产。之所以要剔除投资,是因为合并报表就要把两个公司当作一个公司来做报表,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的投资就不再是一项投资了,要被抵消掉。实际上,不仅是二者之间的投资要抵消,二者之间的所有交易都要抵消。
我的总资产为1000万,剔除这项投资200万后为800万,被投资企业总资产500万,加在一起是1300万。合并后的负债就是我们的负债400万加上被投资企业的负债250,也就是650万。合并后的股东权益就是我们的股东权益,600万。
被投资企业250万的股东权益去哪了呢?其中的200万跟200万的投资抵消了,剩下的50万成为少数股东权益,因为这部分股权是由持有20%股份的少数股东持有的。
在利润表方面,如果我们的收入为1000万,成本费用一共800万,因此经营利润200万,加上被投资企业给我们分红80万,一共有280万利润。被投资企业收入500万,成本费用一共400万,利润100万。合并后的收入是我们的1000万加上被投资企业的500万,也就是1500万,成本费用同样是二者的和,也就是我们的800万加上被投资企业的400万,一共1200万。
但是利润中我们来自被投资企业分红的80万和被投资企业利润的80%,也就是80万抵消了,被投资企业剩下的20万利润是归其他少数股东所有的,因此是少数股东损益。这样,最终的利润是1500-1200之后的300万加上少数股东损益20万,即220万。
可见,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就是投资方和被投资企业的和,而且无论持股比例是多少,都是把二者100%地加在一起,只是要剔除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这项资产,随之而来的就是股东权益中同样剔除这部分,因为我们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就形成了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权益,所以投资和对方的股东权益是一对相互抵消的项目,被投资企业剩下没有抵消的股东权益成为合并报表上的少数股东权益。这样的结果就是合并的股东权益等于投资方股东权益加上少数股东权益。
同样的,合并报表的收入和成本费用就是投资方和被投资企业的和,而且无论持股比例是多少,都是把二者100%地加在一起,只是剔除投资方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股利而产生的投资收益,随之而来的是被投资企业的利润中同样要剔除这部分,因为我们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就是被投资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只是合并报表的基本原理,实际的合并报表操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主要的复杂之处就是投资方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交易都要抵消,这个抵消要包括对所得税的影响。
第二个问题,我们谈谈个体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关系。
大家如果去看上市公司的年被,里面会有母公司报表,这就是投资方的个体报表。顾名思义,我们很容易认为,个体报表是只包含母公司的报表,而合并报表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加在一起的报表。因此,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核算主体不同,数字自然也不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实际上,母公司报表中也有被投资企业,只不过是按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在这个报表上不体现被投资企业的资产负债,但是会将二者的差,也就是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权益乘以投资方持股比例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体现出来;同样的道理,母公司报表上也不体现被投资企业的收入和成本费用,但是有可能将二者的差,也就是被投资企业的利润乘以投资方的持股比例作为投资收益体现出来,这里说有可能是因为在成本法下,这是不一定的,需要被投资企业分红才能实现,如果被投资企业不分红,投资收益就是0。
所以,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核算主体是一样的,都是母公司和被投资企业加在一起的。当然,它们表现被投资企业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合并报表中会把被投资企业所有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一一体现,而在母公司报表上,则只体现资产与负债的差额和收入与费用的差额。
母公司报表可以说是一个简化了又简化的合并报表,简化到用一个长期股权投资代替被投资企业整张资产负债表,用一个投资收益代替被投资企业整张利润表的程度。所以,母公司报表以投资活动的方式表现被投资企业,而合并报表以经营活动的方式表现被投资企业。
从数值上看,合并报表的资产和负债都是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的加总,但是股东权益只包含母公司股东权益和被投资企业股东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部分;合并报表的收入和成本费用都是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加总,但是利润只包含母公司利润和被投资企业利润中不属于母公司的部分。所以,排除一些极端情况,一般而言合并报表的股东权益增加得没有资产多,利润增加得没有收入多,所以合并报表的利润率往往低于母公司报表,但是资产周转率没有这样的特定数量关系。
第十六周 兼并收购
上周我们讨论了长期股权投资,知道了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的关系,了解了长期股权投资的三种类型以及各自的会计处理,特别分析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个体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关系。
思考题:综合前面两周的内容,在确定股权投资持股比例时应该如何考虑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
确定股权投资的持股比例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持股目的、资金实力、持股期限,等等,但是会计处理方法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从前面两周的课程中我们知道,如果持有股权低于被投资企业的20%比例,就按照金融资产记录。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资产价值就要每年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如果随时出售是唯一目标,利润也会每年跟随公允价值变化;如果只是把随时出售当作一种选择,利润则不跟随公允价值调整。
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资产可以不按照公允价值调整,结果就是资产保持最初的成本,利润自然也不随公允价值调整。如果持股比例大于20%,但是小于50%,同时又没有特殊的控制权安排,通常属于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用权益法核算,此时被投资企业的盈亏要直接反映在投资方的利润中,投资的价值也要随被投资企业的盈利和利润分配情况每年调整。
如果持股比例超过50%并且没有特殊的控制权安排,通常认为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一方面用成本法编织个体报表,一方面编织合并报表,此时个体报表上的投资按最初的成本列示,利润只反映被投资企业的分红情况,合并报表上则直接体现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
归纳起来,如果持有的是非上市公司的股份,看个体报表,从投资本身的价值看,只有在20%-50%区间投资价值会每年根据被投资企业盈利和利润分配情况调整,其他持股比例下投资都按照初始成本列示;从利润情况看,也是只有在20-50%的区间投资收益由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决定,而在其他区间投资收益都是由被投资企业的分红状况决定。
在合并报表上,被投资企业的盈亏情况会以经营活动的方式全面反映在合并报表中。因此,如果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不错,同时其他条件许可,可以考虑持有20-50%的股权;如果希望掌握控制权,可以持股50%以上,同时注意公司章程中避免影响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的条款;如果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或者投资方自身财力有限,可以考虑持股20%以下。
课堂笔记
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内容,兼并收购。
我们仍然分三次课,今天主要是带着大家认识一下兼并收购,然后我们看看兼并收购的决策机制,最后看看兼并收购的会计问题。今天,主要是让大家对兼并收购的概念有一个了解。
兼并收购其实是两件事,一个是兼并,一个是收购。
兼并是两家或者多家独立企业合并成一家公司,一般来说其中有一家优势企业,因此认为是这家优势企业买下了其他公司;收购是一家公司买了另外一家公司的股权或者资产,获得对这些股权或者资产的控制权。其实我们会发现,这两件事很难区分,都可以说是一家公司买了另外一家或者几家公司,并且获得控制权。
但是兼并的情况下一般是说只有占优势的企业继续存在,其他企业合并进来;收购的情况下则是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继续存在,只是被收购方的控制权由收购方掌握。其实现实中我们说的兼并收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不继续存在,重新注册一个公司,把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资产一起放进去。
大家可能还听说过一个词,叫反向收购。这一般是指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收购了一家非上市公司,但是收购之后非上市公司却掌握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所以形式上看上市公司是母公司、收购方,但是实际上非上市公司才是真正的收购方。
反向收购经常和借壳上市联系在一起,如果反向收购之后,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等等都注入上市公司,甚至上市公司原来的业务剥离出去,那实际上就是用原来上市公司的壳装了非上市公司的内容,使得非上市公司成为收购后的上市公司。
在中国,企业上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要满足证监会对业绩、规模等等的一系列要求,其次还需要排队、经过审核,那么一些不能满足上市要求的公司就可能通过反向收购获得上市资格,当然在反向收购的过程中,被收购的非上市公司并不能像上市那样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但是它可以在收购完成后谋求再次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由于这些公司没有经历过上市过程中的严格审核,经常有一些资质比较差的公司借用这种方式获得上市资格,所以反向收购经常被称为后门上市。
我们知道,曾经有很多中国企业因为无法满足中国证监会的上市要求而去海外上市,这里面包括京东、新浪这样的企业,他们去海外上市是因为中国的上市条件要求公司必须有三年以上的盈利,而这些互联网公司都很难满足这个条件,而美国这样的海外资本市场没有盈利要求;
但是中国证监会对于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也有业绩和规模的限制,而且门槛更高,所以这些企业也不能直接去海外上市,所以它们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在开曼群岛或者百慕大等地区注册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作为上市主体,这家公司通过股权控制在中国的经营主体,这样,上市主体不再是中国企业,也就不需要满足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公司还需要过美国证监会那一关,还需要经过上市过程中的各种审核。此外,还有相当一些海外上市的公司是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就规避了中外两方的上市审核程序,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后来被爆出丑闻,前几年浑水公司就揭露了一批中国概念股的做假。
近年来,在中国申请上市周期变长之后,寻求在国内股票市场借壳上市的公司也大幅度增加,使得壳变得非常稀缺,价格也扶摇直上。
兼并收购的过程非常复杂,前期需要进行尽职调查,对收购目标进行全面了解,特别是财务风险;然后双方要进行谈判,这个谈判可能反复好几轮,直到签约,然后进行交割和产权过户,最后还有一个漫长的整合过程,因为收购后要面对的是业务和人员的重整。当被收购方是一家上市公司时,收购的过程更加复杂,其中额外多出来就是要发布要约公告,在持股比例达到5%时要发布一次要约公告,持股达到30%要再次发布要约公告,而且一旦发布要约公告,在要约有效期内不能撤回收购要约。
如果被收购方不愿意被收购,收购就变成敌意并购,那么过程就可能变得更加复杂漫长,这个过程中被收购方可能采取各种措施抵制收购方的收购行为。因此,兼并收购有很大的失败风险。
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让大家对兼并收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知道了兼并收购的基本含义,特别了解了反向收购的含义,知道了兼并收购的大致流程,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在本周后续的两次课中,我们将看看兼并收购的决策机制和会计问题。
第十八周 资产负债表_完结
随着对投融资业务的讨论结束,我们的五大业务:采购与付款、生产、销售与收款、薪酬激励和投融资就全部讨论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来把这五大业务整合成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在开始今天的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上周的思考题: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投融资活动的作用和经营活动的作用有差异吗?听了今天的开场白,我想大家一定已经发现了,这个思考题是希望大家对我们讨论过的五大业务进行一个整合。我们讨论的采购、生产、销售和薪酬其实都属于经营活动。企业靠什么创造价值呢?应该是经营活动,所以,我们对企业估值时其实都是以估计经营活动创造的价值为主。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左边的资产,首先说说什么是资产。
我们在之前的课程里讲过,如果企业花一笔钱,花出去之后换来了一个以后有用的东西,那就是资产。如果钱花完就完了,没有为未来留下什么,那就是费用。所以,资产是钱换来的,也就是说,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把投入企业的资金花掉,其中为未来留下有用东西的部分就形成了资产。但是这些资产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企业正常的运营,这些资产还要继续再变回成钱。这就是我们在第一周课程里提到的,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抽象成一个不断重复的从现金到现金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经营活动中,我们先进行采购业务,通过付现金或产生应付帐款、预付账款的方式购买原材料,然后进行生产业务,把买进来的原材料变成在产品和产成品,最后进行销售业务,把生产出来的产成品卖掉并且把款项在现在或未来收回,这三个业务结束后,我们的钱又变成了钱。
投资活动也是一样的,我们通过投资获得了金融资产、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种资产,金融资产和股权投资是单独的资金流转过程,它们是通过出售的方式变成钱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把自己的价值附加在产品中,并且随着产品的销售和回款变成钱。所以,资产都是花钱换来的,而大部分资产又最终都会变回成钱。
但是显然,不同资产变成钱的速度是不同的,比如存货一定比应收帐款慢,因为存货首先要卖出去变成应收帐款,然后才能变成钱。有的资产在一个现金到现金的循环中就变成钱了,比如原材料很快就变成产成品,产成品又很快被卖掉变成应收帐款,然后再把货款回收,变成钱。
还有一些资产需要经过若干的循环才能把自己全部变成钱,比如机器设备,每次参与生产过程时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产品身上,然后随着产品的销售和回款把这部分价值变成钱,但是要全部变成钱则需要很多个循环。我们把那些一个循环就可以变成钱的资产称为流动资产,那些需要若干个循环才能变成钱的资产称为非流动资产。仔细看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我们会发现资产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流动资产,下面是非流动资产。虽然不是很严格,但是我们大致上可以说,流动资产表现的主要是经营活动,而非流动资产则主要表现投资活动。
融资活动在哪呢?在资产负债表的右边。
其实,就是在流动资产内部,资产的排列也是按照变成现金速度的快慢排列的,比如现金排在最前面,应收账款只需要完成收款这一个业务步骤就变成钱了,所以紧跟在现金后面,存货要先卖出去变成应收帐款,然后才能变成钱,多了一个业务步骤,所以排在应收帐款的后面。
我们以课程笔记中给大家提供的贵州茅台的资产负债表为例进行分析。
在货币资金的下面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记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大家应该还记得,这是第三类别的金融资产,不过贵州茅台并没有这类金融资产。
接下来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和预付账款了。我们应该还记得,应收票据和应收帐款都是在销售业务中产生的,先发货后付款情况下的两种模式,前者是客户通过企业承兑或者银行承兑的票据承诺未来付款,后者是客户口头承诺付款。预付账款则是我们先付款再拿货的采购业务产生的,是供应商欠我们的货。
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两个比较陌生的项目,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其实这两个项目从名字都不难理解。应收利息肯定和企业的利息收入有关系,企业在银行有存款就应该得到利息收入,但是银行不会每天发放利息,而是定期结算利息,这样,每个月月底会计做报表时就需要把应该收到却还没有结算的利息记录为利息收入,同时记录应收利息。当然,由于贵州茅台有拆出资金的行为,所以这个应收利息也可能是借款方尚未支付给贵州茅台的利息。应收股利则肯定跟股权投有关系。
我们说过,被投资企业给公司分红,根据持股比例的不同记录在不同的项目里,如果是持股比例低于20%或者具有控制权的情况,分红记入投资方的投资收益,如果是能够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因为被投资企业所有的盈利都记录为投资收益了,所以分红不再记录投资收益,而是将其从被投资企业盈利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中扣除。但是实际中分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被投资企业需要先制定利润分配方案,确定什么时候分红,以及分红的金额,这个方案一旦制定,投资方就可以进行相应的会计记录了,只是这时候钱还没有拿到,所以复式记账的另外一边就记录在应收股利当中,等拿到钱再把应收股利转为现金。
接下来是其他应收款,这个我们前面讲过,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是企业项目之间周转并很快偿还的资金,以及企业为员工垫付的各种款项,包括员工出差借的备用金、为员工垫付的医药费,这些东西在没有报销之前都记录在其他应收款项目里。
贵州茅台的其他应收款都是些什么呢?其中一笔是贵州茅台为控股子公司垫付的装修费预付款,属于前面说的周转资金,另外还有四笔是办理进口设备保证金、土地出让保证金、广告预付款等预付的款项,本来应该记在预付账款里,但是由于这些预付款项还没有取得对方的发票无法入账,所以就以员工借用备用金的方式体现在其他应付款里了。
再接下来是存货,我们说过,这里主要是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在贵州茅台的存货中还有一类,就是自制的半成品,它不同于在产品,在产品是生产还没有完成的产品,并不会单独出售或者使用,但是自制半成品是可以单独出售或者使用的。上面的应收帐款和这里的存货都是已经扣除了减值之后饿数额,也就是扣除了应收帐款的坏账准备和存货的跌价损失准备。
存货之后,有一个“其他流动资产”的项目,一般是不太重要的项目,在贵州茅台,这个项目里包括的是到期末还没有抵扣完的增值税进项税。因为这些进项税还可以在未来继续抵扣,从而减少公司的税收现金流出,所以是一种资产。
到这为止,所有的流动资产就讲完了。接下来就是非流动资产了。首先看到的是发放贷款和垫款,我们前面提到过,贵州茅台有对外拆借资金的行为,一部分在流动资产中,一部分在非流动资产中,说明它的对外拆借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
之后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到期投资都属于金融资产,只是按照2018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它们的名字不再叫这两个名字,而是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也就是第一和第二类别的金融资产。贵州茅台持有一些这两类金融资产。
接下来有几个项目都是贵州茅台所没有的,包括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如果公司将自己的资产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出,就可能产生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我们不久前刚讨论过,由于这是合并报表,所以这张表上不再包括具有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只有能够施加重大影响的情况才会继续在合并报表上存在。投资性房地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也提到过,是企业持有但是不自用的房子和土地,所以不包括自己的厂房办公楼,这些房地产不同于其他大多数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而是按公允价值计价。
接下来就进入了固定资产的部分,这里包括好几个项目,首先是已经完工的固定资产;其次是正在建设的固定资产,也就是在建工程;之后还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建筑材料和价值比较高的周转件,它的名字叫工程物资;这里还包括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也就是生物资产中不作为产品,而是制造产品的那些,比如我们之前说的母鸡、结果实的树木等。这里还包括一个项目,叫固定资产清理,这是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上面的固定资产是已经扣除折旧之后的余额,大家去看报表附注中的说明,可以具体了解折旧的计提情况。
固定资产之后,就进入到了无形资产的部分,其中还单独列示了开发支出和商誉两项无形资产的情况。我们知道研发活动中的开发支出是可以记录在无形资产中的,而研究支出则必须记入管理费用。贵州茅台没有开发支出,也没有商誉,说明它既没有产品开发的研发活动,也没有兼并收购行为。
无形资产之后是长期待摊费用。我们在前面的课程讲过,待摊费用是那些最初是资产,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企业正常的经营逐渐变成资产的项目,现在的会计准则不要求把那些期限短于一年的待摊费用先记录在资产里,再逐月转入费用,只要求比一年期限长的待摊费用作为待摊费用记录,这就是长期待摊费用。
在结束非流动资产之前,还有一个项目叫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个项目我们没有讨论过,因为它与企业的五大业务都没有关系,它是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导致会计记账和实际应缴所得税有差异而做的一个调账项目,因为调账的方向不一定,所以在负债里还有一个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具体的情况大家不必仔细研究了,它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项目,而且其中的会计问题还相当复杂。
回顾上面的这些资产项目,我们会发现,与采购、生产和销售业务有关的资产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付账款和存货,它们构成了流动资产的主体,在长期待摊费用中也有所体现;除了现金之外,薪酬业务在资产方基本没有体现;投资业务在整个资产中占了相当的篇幅,包括各种类别的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各种固定资产和各种无形资产,还有投资收益中没有收到钱的部分——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在贵州茅台,还有债权性质的投资——投放贷款。融资活动在资产方没有体现。
这。
对资产信息的解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资产的结构,其次是资产的周转情况。
一、 资产的结构
我们怎么来看资产的结构呢?当然是看每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了。
我们先找来了三家公司的报表,来看看这三家公司金额最大的三项资产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又占到多大的比重。
首先,我们还是看看贵州茅台的资产结构,这家公司占比最大的资产是货币资金,占到总资产的59%;然后是应收和存货,这是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合计,占总资产的19%,实际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存货,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是18%,而且应收方面全部是应收票据,没有应收账款;最后是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10%。
听到这三个数字,59%、19%和10%,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想?是不是觉得贵州茅台的情况已经跃然纸上了?这是一家绝对不缺钱的公司,虽然存货看上去不少,但是别忘了它的存货是越来越值钱,而且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经销商都得付现金,甚至交定金。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一目了然。作为生产性企业,10%的固定资产一点都不多。
我们再来看看宝钢股份,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行业,钢铁行业这两年很不景气,宝钢股份作为这样一个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资产结构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排名第一位的资产是固定资产,占到总资产的44%,不出所料,重资产的特点非常明显;排在第二位的是应收和存货,这里同样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合计占总资产的21%,其中以存货为主,这个行业的激烈还是可以看出来;最后是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9%。应该说,就钢铁行业来说,宝钢股份的情况已经算是很健康的了,但是行业本身的特点仍然有很明显的表现。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家传媒行业的企业——中文传媒,这家公司的业务涉及出版、媒体和游戏,属于新兴行业,而且是典型的轻资产行业。它排在第一位的资产是货币资金和金融资产,合计占到总资产的39%,看来同样不缺钱;紧跟其后的是商誉,占总资产的13%,考虑到商誉只有在并购中才会出现,表明这个公司进行过并购活动,这也是目前这个行业比较普遍的现象;应收和存货合计也占到总资产的13%,而且大家可以想象,其中存货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这符合行业的特点。从这个资产结构大家应该已经感受到了传媒行业确实是轻资产行业,而且行业目前处于上升期,竞争不太激烈。
综合上述三公司的资产结构,我们可以看出资产结构和行业特性以及行业的竞争格局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三家公司的资产结构虽然差异很大,但是三家公司金额最大的三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都超过了60%,最高的甚至达到88%,因此,虽然资产负债表很长,资产项目很多,但是真正需要关注的项目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在多数企业,关注3-5项资产就够了。
二、 资产的周转情况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介绍过周转率的概念和意义,现在我们来仔细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这是对资产进行分析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
大家回忆一下资产周转率的计算方法,我们一般用收入除以某项资产得到这项资产的周转率,只是在存货上习惯用成本除以存货计算存货的周转率。以贵州茅台为例,采购环节预付账款和应付帐款基本抵消,总体而言采购过程相当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用收入除以原材料存货计算的原材料周转率为14次,表明采购进来的原材料在平均27天后投入生产;在产品的周转率为5次,表明生产环节的平均周期是73天;产成品的周转率为21次,表明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平均17天后卖出。
因此,贵州茅台收到顾客预付款之后去采购原材料,经过酿造过程生产出产品,然后把产品卖掉,一共需要117天的时间。销售回款环节,该公司应收款项远远低于其预收账款的水平,说明总体而言客户是预付款项购买贵州茅台的产品的,贵州茅台并不需要用自有资金投入生产经营环节,而是用客户预付的款项去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进行销售。
我们还是再来看看宝钢股份的情况。在采购付款方面,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减去预付账款之后的余额体现了宝钢可以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净额,用收入除以这个数字,得到应付款项的周转率为7次,也就是平均可以占用供应商资金52天。原材料存货周转率为21次,也就是采购进来的原材料平均在17天后投入生产;在产品周转率也是21次,表明生产过程平均耗费17天;产成品周转率为11次,表明生产出来的产品平均在33天后卖出。
最后,应收款项的合计与预收账款金额大致相当,也就是说平均来说,宝钢股份几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地进行销售。在钢铁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坚持这样的销售方式,说明公司非常关注风险控制。总体而言,宝钢股份的采购、生产、销售、收款这个经营周期总体耗费的时间是上述几个时间的和,也就是25天,可以说效率是非常高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中文传媒的情况。首先还是采购付款情况,应付款项减去预付款项之后的净额比较小,其周转率为45次,表明采购环节平均可以占用供应商资金8天;接下来,原材料非常少,这与公司的业务性质是一致的,所以不需要再去计算原材料的周转率了;在产品的周转率为87次,表明其产品制造周期平均为4天,考虑到其产品多是虚拟产品,所以这个数字是符合其业务性质的;产成品的周转率为15次,表明其产品平均销售周期为24天。接下来,预收账款超过了应收款项,所以公司其实销售的总体方式是预收账款后提供产品。
所以总体而言,中文传媒作为一家传媒企业,由于其业务特点决定其经营周期很短,没有什么采购问题,产品制造周期平均而言只有4天,主要是销售过程花了一些时间,平均为24天,收款是预收的,而采购时还能占用供应商8天的资金,因此,公司的业务运营周期只有20天。总体来说,上述三家公司的资产周转率都体现了其业务的基本特点和公司在那个行业的竞争情况。
第二十周 利润表概述
上周我们结束了对资产负债表的解读,在资产负债表上可以看到经营、投资和融资三项活动,在经营的部分通过单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看到采购、生产、销售每一个业务环节的运营情况,所以,我们的五大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都有一定的体现。
通过资产负债表还可以了解公司的融资结构和偿债能力,这周我们就要来看看利润表了。今天首先看看营业利润的部分。
思考题回顾
结合这两周的课程,你认为各种资产减值会对企业的财务数据产生什么影响?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提到过若干资产减值项目,比如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资产减值发生后,自然会对资产项目的价值产生影响,使资产减少,但是同时也会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利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会有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转回或者卖出已减值资产的方式在两个不同的年度之间调节利润。
但是,为什么资产的减值会减少利润?它又反映在哪个会计科目里?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天的课程里解释。
本周课程
今天,我们就来对利润表进行整合。
我们在这个部分仍然以贵州茅台的报表为例,打开利润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收入。
先来说营业收入,这是我们之前课程里一直在说的收入概念。最典型的产生营业收入的业务是销售。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说过,收入的确认原则是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那么在一个常规的销售业务中,如果企业与客户签订一个500万的合同,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发货500万给客户,客户只支付了100万现金,剩下的400万后续支付,就应该在发货时确认500万收入,因为只收到了100万的现金,就产生了400万的应收帐款,这个应收帐款记录在了资产中,而500万的收入则是在利润表中。
营业总收入是什么呢?
我们看看贵州茅台的利润表,会发现营业总收入除了包括营业收入之外,还包括利息收入,这个项目在一般企业里是很少见的,通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才有,但是大家应该记得贵州茅台通过财务公司集中管理集团内企业的资金,于是就具有了银行的功能。
这个利息收入是财务公司向关联企业贷款收取的利息,和一般企业在银行存钱而产生的利息收入不是一回事。我们待会儿会讲到那个利息收入。
此外,贵州茅台报表上还有一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这也是通常金融机构才有的一个项目,应该是贵州茅台财务公司帮助关联企业办理各种金融业务收取的手续费。
营业收入的下面是营业总成本和营业成本。
先说营业成本我们在前面的课程讲过,这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企业生产中的生产成本由生产中消耗的料工费构成,这些资源消耗掉之后换来了产品,产品记录在资产项目存货中,等到存货被卖掉的时候,存货就没有了,卖掉的存货转化为营业成本。
所以营业成本是卖掉的那部分产品的生产成本。但是营业成本的本质是生产环节的支出。贵州茅台的营业总成本中还包括两个项目,一个是利息支出,一个是手续费和佣金支出。
这两个项目与收入中的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相对,那里是财务公司想关联企业收取的利息和办理业务收取的手续费,这里是财务公司吸收关联企业存款支付的利息,以及从事各种金融业务过程中需要支付的手续费。
营业成本下面是税金及附加,这是什么税呢?我们前面的课程中也讲过,在营改增之前,企业常见的税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所得税在利润表几乎最下面的位置,因为那是要知道赚了多少钱才知道需要交多少的税,这里的税只能是流转税,也就是无论是否赚钱,只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缴纳的税。
我们讲过,虽然营业税和增值税都是流转税,但是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营业税是经营者的成本,而增值税是消费者的成本,在经营者的报表上不可能体现消费者的成本,所以增值税不在这个项目中,营改增之前营业税在这里,而增值税不在这里,它在资产负债表上,具体来说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部分,应交税费这个项目中。
营改增之后营业税这个税种已经彻底消失了,那是不是说这个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就应该取消了呢?显然没有。实际上,在营改增全面实施后,这个项目的名字只是调整了一下,把前面营业两个字去掉了,变成了税金及附加,这里记录的是流转税的附加税和费,常见的是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费,这些都是企业的成本,所以记录在利润表中。
税金及附加下面是销售费用,我们应该还记得,这个项目反映的是为了实现销售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包括广告、促销、销售门店的租金或者折旧,销售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销售人员请客户吃饭的业务招待费,销售人员出差的差旅费,把商品从仓库运到销售场所的运费,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跟销售有关系。
我们经常说三项费用,除了销售费用之外就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了。管理费用我们也讲过,这里包括管理部门的工资奖金福利、办公楼的租金或者折旧、日常办公开支、各种会议费、培训费、管理部门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等。
财务费用我们之前没有讨论过。这个费用比较简单,就是利息。企业在银行有贷款会有利息支出,就记录在这里,当然,企业通常还会在银行有存款,存款的利息收入从这里扣除,所以财务费用是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之后的余额,当然这里还包括企业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融资费用。
我们可以看到,贵州茅台的利息费用是一个负数,大家应该还记得贵州茅台没有短期和长期借款,而且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59%,所以财务费用是负数很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利息和前面的利息支出、利息收入不同,这个利息是企业和银行之间发生的利息,前面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是银行本身对存款和贷款客户的利息。
但是利息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会计准则规定,如果一项借款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某个固定资产的建设,那么这项借款的利息不计入财务费用,而是记入这个在建工程的建设成本,直到在建工程完工为止。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利息都在财务费用中体现。当然,现实中也存在将不属于在建工程的借款利息记入在建工程,以降低财务费用的情况,这或者是把其他借款的利息记入在建工程,或者是在在建工程完工后仍然将相应借款的利息记入在建工程。到这里为止,我们对三项费用的含义都比较清楚了。
三项费用之后是“资产减值损失”,这就跟我们今天课程开始时讨论的资产减值会减少利润有关了,实际上,资产减值对利润的影响就体现在这里。问题是,资产减值在减少资产价值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减少利润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比如应收帐款计提坏账准备,这是对资产价值的减少,但是如果用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最普通的销售业务的例子来看,企业和客户签订一个500万的合同,对方支付了100万,承诺剩下的400万后续支付,但是结果最终客户只付了450万,剩50万不付了,这50万就称为坏账,而这就意味着我原来认为按照500万卖掉的货其实只卖了450万,但是我当时已经按照500万记录了收入和利润,这就意味着我当时把利润记多了,那现在就应该把多记的利润减掉,所以资产减值在减少资产价值的同时也要减少利润。
再比如说存货的跌价损失准备,如果账面价值2000万的存货减值200万,就意味着这些存货现在拿到市场上去卖只能卖1800万了,会产生200万的损失,现在只是因为这个存货还没有卖掉,因此这200万的损失就不会体现在报表上了,而会计是一个谨慎保守的职业,我们不轻易确认好消息,但是对坏消息,我们希望尽可能早地表现出来,所以就需要把这200万的损失通过资产减值损失体现出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是类似的道理。
在资产减值损失之后,是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我们在资产负债表的部分刚刚说过,资产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照历史成本来确认的,也就是当时购置资产时的花费,虽然我们知道资产的价值其实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但是出于谨慎性的考虑,我们只确认资产的减值,不缺人资产的增值。只有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既然是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这个价值就会经常发生变化,并且会产生收益或者损失。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持有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收益记入损益的第三类金融资产,比如随时准备出售的上市公司股票,我就需要在每个年末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这项金融资产的价值,同时将公允价值的变化记入这个公允价值变化的收益科目。
比如,我10块钱买的股票,在12月31日没有卖掉,我就应该去看看12月31日这天这个股票的收盘价,假如收盘价是12块钱,我就应该把这项金融资产的价值调整为每股12元,同时确认每股2块钱的公允价值变化的收益;如果到了第二年的12月31日这个股票还没有卖掉,我就应该再去查一查那一天的股票收盘价,如果这一天的收盘价为9块钱,我就应该把这项金融资产的价值调整为每股9块钱,同时确认每股3块钱的公允价值变动的损失;如果到了接下来一年的5月我把股票卖了,价格是11块钱,我就应该确认这个11块钱和之前的公允价值9块钱的差价,也就是2块钱的投资收益。
所以,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可以正也可以负,它记录的是金融资产或者投资性房地产没有出售时公允价值的变动,一旦出售,相应的收益或者损失就记录投资收益了。当然,投资收益还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或者金融资产获得的分红。
总结
今天,我们整合了利润表的上半部分,我们了解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我们知道了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和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差异,了解了利息和财务费用的关系,还知道了为什么资产减值在减少资产价值的额同时还要减少利润,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的区别。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利润表的整合。
上节课我们开始了对利润表的整合,我们了解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今天,我们将继续对利润表的整合。
在投资收益的后面,是汇兑损益。现在我们很多企业的采购或者销售可能涉及外币结算,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动就可能带来收益或者损失,这就是汇兑损益。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营业利润了。营业总收入减去营业总成本,然后扣除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投资收益和汇兑损益,就是营业利润了。
在营业利润的下面,是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什么是营业外收入呢?
比如,我是一家生产企业,但是我有一些门面房出租出去获得了一些租金收入,这些租金收入是不是营业外收入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不是营业外收入,而是非主营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
但是,如果我把这些门面房卖掉获得了一些收入,这个收入就是营业外收入了。那租和卖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租不转让所有权,因此可以一直租下去,而卖转让所有权,因而只能卖一次。这只是租和卖表面的差异,实际上,它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有一个不重要的业务,是把自己闲置的房子租出去获得收入,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有一项业务是把自己的固定资产一项一项都卖掉,直到公司关门。
所以,出售固定资产不可能是公司的一项业务,这种不属于营业活动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收入就是营业外收入,我们可以看出,营业外收入通常不具有持续性。同样的道理,如果我是一家生产企业,我有很多专利,我把其中的五项专利授权给他人使用收取专利权使用费,这个收入是非主营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因为生产企业也可以有一项业务是授权技术使用;但是如果我把其中的五项专利卖掉获得收入,这个收入就是营业外收入了,因此,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也是营业外收入。实际上,出售非流动资产的收入都是营业外收入。
当然,营业外收入还可以有其他可能。比如:获得政府的奖励、补贴。以前,补贴收入是单独列示的,现在补贴收入合并进营业外收入;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如果是采用非货币性交换的方式,如果换进来的东西价值超过换出去的东西,就产生了利得,这个利得同样记录在营业外收入中;收购其他企业的时候如果收购价格低于被收购方股东权益的评估价值,这个差额也是记入营业外收入;盘点存货的时候发现存货比账上记录的多了,这叫存货盘盈,多出来的这部分同样记在营业外收入中;如果企业应该支付的负债因为债权人死亡之类的原因无法支付了,这部分无法支付的负债也是记在营业外收入中。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发生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说债务人无力偿还负债,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对债务延期、减免利息,或者允许用实务资产抵债,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都是债务人需要偿还的负债变少了,变少的这部分也是记在营业外收入。
所以,营业外收入包括的项目形形色色,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跟公司的营业活动没有关系,简单说就是都不属于公司营业执照上列示的营业范围,而且通常都不具有持续性。
营业外支出与营业外收入相对,如果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出现的不是利得而是损失,就记录在这里;债务重组中债务人获得收益,但是债权人一般是承担损失,这个损失也是记在营业外支出中;盘点发现东西少了,叫做盘亏,同样是营业外支出;此外,还有政府的罚款、捐赠支出等等。
把前面的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就得到利润总额了。利润总额扣除企业所得税,就是净利润了。现在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25%,高新技术企业等还可能低于这个25%,交完企业所得税之后,剩下来的净利润应该至少是利润总额的75%。
大家如果有兴趣去计算一下的话,会发现贵州茅台的净利润达不到利润总额的75%。实际上,所得税并不是利润总额的25%,而是应税所得的25%。应税所得不同于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会计报表上的一个项目,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应税所得是用来确定纳税依据的,按照税法计算。税法和会计准则有一定差异。
比如:税法对业务招待费、广告支出、坏账计提等都有一定的额度限制,超过的部分在计算应税所得的时候都不能作为费用扣除,而会计准则没有这样的限制,这样就可能造成应税所得高于利润总额,从而看上去企业交税好像交多了。
净利润本来是利润表的最终结果,但是大家看贵州茅台的报表,会发现净利润的下面还有两个项目,一个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因为在合并报表合并的过程中把被投资企业中不属于母公司的利润也包括进去了,所以在这里要做一个划分,分成属于母公司的利润和属于少数股东的利润。
我们对利润表就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了,如果用一个形状来表示利润表,我会选择漏斗的形状,因为利润表进来的是收入,出来的是利润,一般情况下利润都比收入少,所以我用漏斗的形状。
利润为什么比收入少呢?因为从收入到利润有很多损耗,首先损耗掉的是成本,收入减去成本的差额就是我们说的毛利润,然后要减掉经营过程中的税,再减掉三项费用,就是一个税前利润的概念了,只是又调整了一些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投资收益、汇兑损益、营业外收支等项目,然后再扣除所得税,就是一个净利润的概念了。大家应该还记得资产负债表的基本逻辑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那么利润表上的逻辑关系非常简单,就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资产负债表描述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表描述的显然是盈利状况。
不过,利润表描述的盈利状况可不仅仅是过去的,还包括一些未来的信息。这是怎么回事呢?假设有两家企业今年都盈利1000万,一家公司900万来自营业利润,100万来自营业外收入,另外一家公司100万来自营业利润,900万来自营业外收入,你会喜欢哪家公司呢?显然是第一家。你喜欢第一家公司的原因不是第一家公司今年赚了更多的钱,而是你认为第一家公司明年应该会比第二家公司更赚钱。你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第一家公司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具有持续性的营业利润,而第二家公司大部分利润来自不具有持续性的营业外收入。
所以,利润表把具有持续性的营业利润与不具有持续性的营业外收入分开列示,就使得利润表具有了一定的预测功能,它不仅体现企业今年的盈利,还能帮助我们形成对未来盈利的预测。
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概念,像拍照片,但是赚取利润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利润表是时段概念,像拍视频。
利润表的最终结果净利润接下来去了哪里呢?大家应该还记得,首先要提取10%的盈余公积,这部分提取的盈余公积进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剩下的部分股东决定如何分配,分掉的部分就没有了,没有分掉的部分进入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为分配利润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概念,利润表是时段概念,所以利润表上转入资产负债表的数字都是让资产负债表上的相应科目增加的数量,而不是最终的余额。比如资产负债表上原来有1000万未分配利润,今年净利润1000万,提取100万盈余公积后分配700万,剩下200万,那么资产负债表上的为分配利润就增加200万,所以年末的数字变成1200万。
总结
今天,我们完成了对利润表的整合,了解了汇兑损益、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并且知道了应税所得和利润总额的差异,以及净利润分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两部分。
到这里为止,我们对利润表的整合就结束了。下节课,我们将谈一谈如何对利润表进行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