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心理学》里这个知识点是最核心的。产品的可用性怎么样,主要是7个阶段间的鸿沟解决的怎么样。
所谓的行动7个阶段,是指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被划分为7个阶段。
做一件事情涉及到四个问题:目标、外部世界、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动作的反馈。
关于这个过程的一个例子:
你在看书,填色暗了下来,你想让光线亮起来继续看书。想让光线亮起来继续看书,就是你的目标。
怎么样可以达到目标,开灯。于是你站起来,走到灯跟前,打开开关。这一系列的行动就是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动作。
灯开了,光线变亮了,你可以继续看书了。光线变亮了,就是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动作的反馈。
从目标到外部世界之间过程,可以细分为3个阶段。即:行动意图、动作顺序、执行动作。我们把这3个阶段概括为“执行”。其中行动意图、动作顺序属于心理活动,执行动作属于外部活动。
同样,从外部世界到目标之间的过程,也可以细分为3个阶段。即:感知状况、解释状况、评估解释。我们把这3个阶段概括为“反馈”。其中感知状况属于外部活动,解释状况、评估解释属于心理活动。
所以整个过程可以分为7个阶段:目标→行动意图→动作顺序→执行动作→感知状况→解释状况→评估解释。
在每个环节之间都会存在鸿沟,解决鸿沟,就是设计的任务。无论我们设计什么产品,都可以把解决这个过程间的鸿沟作为设计思考的内容。因为每个产品都是用来满足人的目的的,人通过与产品交互来满足人类的目的。
举微信的‘摇一摇’功能为例。来看看设计产品时,怎么样从这方面思考的。
1,用户小明,此时无聊又寂寞,想找个陌生人聊天,最好是周边的,聊得不错还方便约一下。小明的目标就是与周边陌生美女人聊天。
2,怎么样可以让小明使用这个功能,需要让小明知道‘摇一摇’可以摇到周边的女人。
3,小明准备使用这个功能,他需要知道怎么操作?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4,小明对功能步骤有一定的了解后,开始操作,操作的动作适合人体的能力吗?
5,小明摇到了一个人,他能够感知到吗?知道他摇到了一个结果。
6,小明感知到结果后,他能够知道这个结果是他摇出来的周边的人吗?
7,理解了之后,小明能够判断这个结果吗?能够初步判断这个人是他喜欢的类型吗?达到他的初步目标吗?
上面仅仅是阶段间的某个方面的鸿沟,其实鸿沟有各种类型。这些类型的鸿沟都需要设计师去填补。以下的原则就是填补这些鸿沟的设计原则。
可视性:用户一看便知道物体的状态及可能的操作方法。
匹配:用户可以判定,操作与结果、控制器与其功能,系统状态与可视部分之间的关系。
概念模型:功能的运行机制要符合用户的认知经验。
反馈:用户的每一步操作要及时给予提醒。
错误:通过限制机制防止用户出错,出错后容易修改。
打造一个好的体验的产品,一定是要考虑到这些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这些原则在产品的每个细节上去打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