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urat之细胞周期评分

作者: Hayley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5-04 11:20 被阅读0次

    1. 细胞周期背景介绍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在细胞周期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复制并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
    (一) 间期
    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1. G1期(first gap)从有丝分裂到DNA复制前的一段时期,又称合成前期,此期主要合成RNA和核糖体。该期特点是物质代谢活跃,迅速合成RNA和蛋白质,细胞体积显著增大。这一期的主要意义在于为下阶段S期的DNA复制作好物质和能量的准备。细胞进入G1期后,并不是毫无例外地都进入下一期继续增殖,在此时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前景的细胞:①增殖细胞:这种细胞能及时从G1期进入S期,并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例如消化道上皮细胞及骨髓细胞等;②暂不增殖细胞或休止细胞:这类细胞进入G1期后不立即转入S期,在需要时,如损伤、手术等,才进入S期继续增殖。例如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③不增殖细胞:此种细胞进入G1期后,失去分裂能力,终身处于G1期,最后通过分化、衰老直至死亡。例如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肌细胞及成熟的红细胞等。

    2. S期(synthesis)即DNA合成期。在此期,除了合成DNA外,同时还要合成组蛋白。DNA复制所需要的酶都在这一时期合成。

    3. G2期(second gap)为DNA合成后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期。在这一时期,DNA合成终止,大量合成RNA及蛋白质,包括微管蛋白和促成熟因子等。

    (二)细胞分裂期,也就是M期

    细胞的有丝分裂(mitosis)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由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一般需1~2小时。

    1. 前期(prophase)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逐渐形成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短而粗,强嗜碱性。两个中心体向相反方向移动,在细胞中形成两极;而后以中心粒随体为起始点开始合成微管,形成纺锤体。随着核仁相随染色质的螺旋化,核仁逐渐消失。核被膜开始瓦解为离散的囊泡状内质网。

    2. 中期(metaphase)细胞变为球形,核仁与核被膜已完全消失。染色体均移到细胞的赤道平面,从纺锤体两极发出的微管附着于每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点上。从中期细胞可分离得到完整的染色体群,共46个,其中44个为常染色体,2个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染色体组型为44+XY,女性为44+XX。分离的染色体呈短粗棒状或发夹状,均由两个染色单体借狭窄的着丝点连接构成。

    3.后期(anaphase)由于纺锤体微管的活动,着丝点纵裂,每一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并向相反方向移动,接近各自的中心体,染色单体遂分为两组。与此同时,细胞被拉长,并由于赤道部细胞膜下方环行微丝束的活动,该部缩窄,细胞遂呈哑 铃形。

    4.末期(telophase)染色单体逐渐解螺旋,重新出现染色质丝与核仁;内质网囊泡组合为核被膜;细胞赤道部缩窄加深,最后完全分裂为两个2倍体的子细胞。

    (三)G0期
    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细胞分裂,去执行一定生物学功能的细胞所处的时期。

    参考:https://baike.so.com/doc/2392736-2529977.html

    2. Seurat对细胞周期进行评分

    参考:https://satijalab.org/seurat/archive/v3.1/cell_cycle_vignette.html

    原理:首先,我们基于G2/M和S期的经典marker基因的表达,计算每个细胞可能所处的细胞周期的分数。这些marker基因集应该与它们的表达水平是成反相关的关系,而那些都不表达这些marker基因的细胞可能处于G1期。
    我们使用CellCycleScoring函数计算每个细胞的细胞周期得分,并将计算出的S期和G2/M期的评分保存在metadata中,以及细胞处于G2M,S或G1期的预测分类。通过设置set.ident = TRUE,则CellCycleScoring将Seurat对象中每个细胞的分组信息设置为其所处的细胞周期阶段。

    示例数据下载:pbmc3k(注 :pbmc多为分化成熟的细胞,受细胞周期影响较小。该数据仅用于演示,以熟悉细胞周期分析流程。)

    • 读入数据,创建seurat对象,并进行质控和标准化
    pbmc <- Read10X('./filtered_gene_bc_matrices/hg19/')
    pbmc <- CreateSeuratObject(pbmc,project = 'pbmc3k',min.cells = 3,min.features = 200)
    #质控
    pbmc[["percent.mt"]] <- PercentageFeatureSet(pbmc, pattern = "^MT-")
    pbmc <- subset(pbmc, subset = nFeature_RNA > 200 & nFeature_RNA < 2500 & percent.mt < 5)
    # 标准化
    pbmc <- NormalizeData(pbmc)
    
    • 细胞周期评分
      cc.genes是Seurat自带的一个包含两个vectors的list。
      这里包含的s.genes和g2m.genes也可按需求换成自己想要的基因,然后进行CellCycleSorting
    View(cc.genes)
    
    pbmc <- NormalizeData(pbmc)
    g2m_genes <- cc.genes$g2m.genes ## 获取G2M期marker基因
    g2m_genes <- CaseMatch(search=g2m_genes, match=rownames(pbmc)) #提取pbmc矩阵中的G2M期marker基因
    s_genes <- cc.genes$s.genes   #获取S期marker基因 
    s_genes <- CaseMatch(search=s_genes, match=rownames(pbmc)) #提取pbmc矩阵中的S期marker基因 
    #通过提取到的g2m期基因和s期基因,使用CellCycleScoring函数,对pbmc进行细胞周期评分
    pbmc <- CellCycleScoring(pbmc, g2m.features=g2m_genes, s.features=s_genes)
    

    ⚠️细胞周期评分用的是Normalize Data(经log转换后的矩阵)

    查看细胞周期评分结果
    在metadata中出现了"S.Score" "G2M.Score" 和"Phase" (CellCycleScoring的结果)
    预测结果处于G1期细胞有1174个,G2M期有474个,S期有990个。

    colnames(pbmc@meta.data)
    [1] "orig.ident"   "nCount_RNA"   "nFeature_RNA" "percent.mt"  "S.Score"  "G2M.Score"  
    [7]   "Phase"  
    table(pbmc$Phase)
      G1  G2M    S 
    1174  474  990 
    
    • 可视化
    # Visualize the distribution of cell cycle markers across 
    RidgePlot(pbmc, features = c("MCM4", "TYMS", "MCM5", "MCM2"), ncol = 2) 
    #查看的这几个基因表达量较低,可以更换其他基因查看
    
    # Running a PCA on cell cycle genes reveals, unsurprisingly, that cells separate entirely by phase 
    pbmc <- RunPCA(pbmc, features = c(s_genes, g2m_genes)) 
    # 数据可视化,可以看到细胞按不同的细胞周期进行了分群 
    DimPlot(pbmc,group.by = 'Phase')
    

    可以看到,该组数据受细胞周期影响较小(因为是pbmc的演示数据)

    若数据受细胞周期影响较大,pca图三个时期的重合度会较差。
    如:

    这时就要考虑消除细胞周期对后续分析的影响。

    3. 消除细胞周期对数据的影响

    方法1:使用ScaleData函数进行数据标准化,并设置vars.to.regress参数指定对细胞周期评分进行回归处理,消除细胞周期异质性的影响

    pbmc <- ScaleData(pbmc, vars.to.regress = c("S.Score", "G2M.Score"), features = rownames(pbmc))
    
    pbmc <- RunPCA(pbmc, features = VariableFeatures(pbmc))
    pbmc <- RunPCA(pbmc, features = c(s_genes, g2m_genes))
    DimPlot(pbmc,group.by = 'Phase')
    

    方法2:可选择的替代方法
    在上述的分析过程中,我们消除了与细胞周期相关的所有信号。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发现这会对下游的分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如鼠类造血过程)。在此过程中干细胞处于静止状态,而分化的细胞正在增殖。在这种情况下,清除所有细胞周期效应也会使干细胞和祖细胞之间的区别模糊。作为替代方案,建议可以逐步消除G2M和S期评分之间的差异。这意味着将保持非周期细胞和周期细胞的组分差异,但是增殖细胞之间的细胞周期阶段的差异将从数据中去除。

    # 计算分数差异 
    pbmc$CC.Difference <- pbmc$S.Score - pbmc$G2M.Score 
    # 数据标准化消除分数差异 
    pbmc <- ScaleData(pbmc, vars.to.regress = "CC.Difference", features = rownames(pbmc)) 
    # cell cycle effects strongly mitigated in PCA 
    pbmc <- RunPCA(pbmc, features = VariableFeatures(pbmc), nfeatures.print = 10) 
    
    pbmc <- RunPCA(pbmc, features = c(s_genes, g2m_genes)) 
    DimPlot(pbmc,group.by = 'Phase') 
    

    方法3:SCTransform

    pbmc <- SCTransform(pbmc, vars.to.regress = c("S.Score","G2M.Score"))
    pbmc <- RunPCA(pbmc, features = c(s_genes, g2m_genes)) 
    DimPlot(pbmc,group.by = 'Phase') 
    

    ⚠️vars.to.regress可以用于消除细胞周期、线粒体含量等的影响,但一般不用于消除批次影响。(效果有限,且有专门的,更好的去批次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Seurat之细胞周期评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rc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