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视频号上无意间刷到最近很火的“张琦”分享的一个视频,受益良多。
她分享了罗翔老师的一个故事。
罗翔老师把法律讲成小故事,有趣又有价值,深受大家喜欢。可是这样厉害的人却也一样被人骂到退网。
罗翔老师觉得很委屈,就去找他的朋友倾诉。
他的朋友问他:“你觉得骂你的人对你有误解,那喜欢你的人,跟随你的人对你有没有误解呢?他们喜欢的就是完整的你吗?你可以接受别人的喜欢、追随、别人的点赞,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别人的谩骂、误解呢?那都不是完整的你啊。”
说完,他就释然了。
当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啊哈”的。这个角度看问题真是太棒了。
为什么人往往对别人的喜欢、认同欣然接受,却耿耿于怀来自别人的误解、排斥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曾提出一个“周哈里窗”理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31123/d8c53c3d5cca11e8.jpg)
每个人的内在都会有这四个部分。
①公众的自己:别人和自己都知道的部分。
②盲目的自己: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③隐藏的自己: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
④未知的自己: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
这一部分回头对照自己,确实都含有这四个部分。
那知道这个事实以后对我们的帮助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当别人不理解我们、对我们有误解的时候,不要花力气在“很丧”上,别人看到的和理解的只是自己的其中一面。
那我们的人生既然都是有些面,那我们把目标放在哪里呢?
在我看来人这一辈子来最大的目标是
认识自己
我想只要
多探索、多体验、多沟通
就能认识更多面的自己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