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有的人,待人冷漠无情反而朋友更多?

为什么有的人,待人冷漠无情反而朋友更多?

作者: 笑薇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7-14 07:55 被阅读0次

随着阅历的增长,身边的朋友来来往往。

我终于领悟到,哲学家西塞罗说的: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

你一定有过这种经历:

因为生活的忙碌,许久都未曾和朋友联系了。

打开通讯录,看着熟悉的号码很久,才终于下定决心拨通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在听到你声音的那一刻,欢愉又真诚的语气,让人如释重负。

虽然已不再是年少时,三天两头就能见面的朋友,但当再次连结时,为什么还能保持,依旧如故的状态呢?

01.树立边界,明确自我需求

老人们总把:“以和为善,吃亏是福”这句话挂在嘴边,教导他们的孩子不要斤斤计较。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关系一般的小郑和我拿到了一个单位的实习。

那一年,只要通过面试,就可以享受员工价,租住职工宿舍。

令我吃惊的是小郑同学,她居然在看房时,认认真真的拿出尺子,分毫不差的测量起房间面积。

根据面积数,用精确到小数点的计算方法,清楚计算出,每间卧室需要付多少钱房租。

当时我想,就算咱们同学关系一般,那也没夸张到,要精确到小数点吧。

结果,第二天。

小郑同学不仅把值日表安排出来了,连公共区域的使用时间,也标的明明白白。

看到这位同学的做法,我想:遇上了个锱铢必较的人,以后日子难过了。

但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却意外发现。

我们的生活,居然跳过了矛盾期,越过越滋润了。

那些我讨厌的“斤斤计较”,在规则范围内,极大程度的避免了,引起冲突和践踏边界。

好多人因为,底线不明确,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害怕自己不被接纳,在面对不公平对待时,也还是出于礼貌的忍了下来。

而小郑,不但清楚计算了房间的面积和房租,还安排了值日表。

既划清了自己的边界线不说,还帮助大家,成功避免了逾越的可能。

谁都不吃亏,谁也不占便宜,大家公平分担,反倒活得轻松。

所以,想要自己的人际关系,简单又清晰。

就要了解自己,生理和心理的承受线在哪里,告诉对方你的底线在哪里,一旦侵犯边界,就立刻提出自己的诉求。

这不是冷漠,也不是计较,而是通过沟通的方式,向外界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反而值得被尊重。

02.保持距离,拒绝过度热情

正如,作家三毛所说: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

最近,热播剧《加油!妈妈》中的秦薇,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意外碰到了大学同学周南南。

热情洋溢的寒暄一番后,打探到对方目前只是一名身无分文的银行职员。

转头便和幼儿园里,一位有着强大背景的家长,八卦起周南南是一个独自抚养孩子,既没背景又没丈夫的“穷人”。

不仅如此,爱慕虚荣的她,作为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

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读一所高级小学,假装自己是有钱的富太太。

通过不择手段的借钱,非法购入了好友周南南妈妈买的学区房。

还在明知故犯的情况下,打着关心周南南现状的幌子,多方位打探房产信息,以便后续侵霸房产。

就算再好的朋友,面对过度的热情也要学会有所保留,不能因为遇见一个很好的人,就倾尽所有的付出。

周南南正是因为,把秦薇当做好朋友,才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圈套。

朋友之间的相处,应该是不动声色的付出,默默无闻的努力,雷厉风行的驰援。

无需甜言蜜语,无需阿谀奉承,更无需过度活络。

24小时寸步不离的友谊,将自己的底细如数家珍暴露的友谊,不是真诚,也不是尊重,而是逾越。

成年人的友谊,没有突如其来的热情,也没有轻而易举的收获。

总要经历些时间的检验和事件的洗礼,友谊才能得以沉淀。

太容易得到的友情,太容易敞开心扉的人,我们要警惕她们的出现。

因为,过度热情的背后,可能就是索取。

真正情投意合的朋友,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讨好和过分迎合。

而需要这么做,才能维护友情的人,也称不上是,真正彼此欣赏的朋友。

03.不常联系,独自积蓄力量

有一对特别的跨界好友,他们鲜为人知。

一个是物理天才爱因斯坦,一个是喜剧之王卓别林。

1931年卓别林电影《城市之光》上映当天的首映式。

卓别林专门把爱因斯坦夫妇请来,入场时群众纷纷欢呼。

卓别林很幽默的说:人们向我欢呼是因为他们都懂我,人们都向你欢呼是因为他们都不懂你。

论学者明星化这个现象,首当其冲的就数爱因斯坦。

名垂千史的他,至今仍旧被不少人,当做神来参拜。

在首映式当天,爱因斯坦就被卓别林饰演的人物形象感动到痛哭流涕。

随后,又看了《摩登时代》。

老泪纵横的他,甚至激动的给卓别林写信道:恭喜你,你的《摩登时代》人人都能看懂,你会成为一个伟人。

而卓别林过了很久,才给爱因斯坦回信:你的《相对论》没人能看懂,但你已经是个伟人。

这两位跨界友人的相处模式就像,最近网络上出现的一个新词:无需回应式友情。

就像,林语堂先生说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需要写什么。

他们想起彼此的时候就写封信寄去,也不在意对方会不会回。

甚至忙起来,不回也没关系。

一个是物理天才,一个是喜剧之王。

两个人在不见面的日子里,都默默在为自己的生活耕耘。

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鲜少与对方联系。

甚至于,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是朋友。

如果要问起:我在你心里,是不是第一的这个问题。

我想他们绝对会说:No。

以他们所在领域的成就来看,排名第一的,大抵是生活和事业。

回想自己爸爸妈妈辈的友情,也像爱因斯坦和卓别林一样。

大多时候,大家都只是静静的,为各自的生活奋斗,偶尔联系一下对方的近况。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关系疏远。

爱因斯坦会在卓别林电影上映时,跑去观看首映礼。

而卓别林更是在,爱因斯坦研发出新成果时,不忘调侃上一句:谁也看不懂。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

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恰当的距离,给予彼此经营自己生活的空间,这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04.好朋友,反而希望你花时间在自己身上

很多人,为了获得大家的喜爱,总是战战兢兢的迎合对方,小心翼翼的揣测他人,因为对方的一声轻叹,就反躬自问。

一方面压抑自己的需求,一方面害怕拒绝,另一方面则更是源于,对失去朋友的恐惧。

心理学家,维琴尼亚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模式,是讨好型人格最直观的特点:掩藏自己的情绪,害怕起冲突。

这类人在生活中,往往越是讨好别人,就越是得不到该有的尊重。

你以为是朋友的人,其实对你有的,只是利用和同情。

观察身边那些,拥有诸多好友的人,你会发现。

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身上,即不会过度关注他人,也不会容许别人过度关心自己,通常是一个勇敢说“不”,拥有原则和底线的人。

我们要从优秀的交友达人身上,学会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从过度关注他人的状态转变为,关注自我,明确需求;严词拒绝,建立边界;学会自爱,提升自信。

正所谓,“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保持自尊自爱,久而久之,不用刻意结交,你都能收获到,受到人尊重和敬仰的友情。

-END-

作者 | 不明标记

编辑 | 蓓蓓

图片| 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有的人,待人冷漠无情反而朋友更多?

    随着阅历的增长,身边的朋友来来往往。 我终于领悟到,哲学家西塞罗说的: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

  • 无情.冷漠

    人们匆匆步履在我眼前闪过 他们可憎的脸印在我的脑海 无情丑恶的笑容真令我作呕 我已然成了局外人 这里一切和我无关 ...

  • 冷漠无情

    清晨,雾蒙蒙,又是一个冬日。 冬天可真冷啊,不说呵气如冰,那也是嗖嗖的寒,太阳也躲起来了,阴云密布,遮住了整片天。...

  • Heart breaker

    好累 为什么总是被冷落 冷漠无情对待我 内心不会痛吗?

  • 本性如初

    生活中,我们会遇见无数的人,有的人善良温暖,有的人冷漠无情;有的人做了好事也不愿留名,有的人却为了蝇头小利而汲汲营...

  • 善良是人的天性

    生活中,我们会遇见无数的人,有的人善良温暖,有的人冷漠无情;有的人做了好事也不愿留名,有的人却为了蝇头小利而汲汲营...

  • 有的人

    有的人,宽于律己严于待人; 有的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有的人,严于律己严于待人; ...

  • 不要被面部表情迷惑

    人的面部表情 被情绪控制 有的人情绪失控 翻脸比翻书还快 有的人总是面无表情 甚至冷漠无情 处于高冷的状态 难得满...

  • 我的交际圈怎么样?是不是很多人为了金钱而与我成为至交

    昨晚失眠了,耳朵里听着歌反而愈加烦躁。 想起朋友圈里的各色生活—— 有的人生来就貌美,有的人生来富贵。 为什么就是...

  • 为什么会越发冷漠无情

    去年一年,越发觉得自己变得冷漠、无情、狠心... 亲情、友情,似乎离我越来越远。 去年春节过的不好,父母的殷殷期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有的人,待人冷漠无情反而朋友更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sx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