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人生在世不容易,尤其在当下疯狂内卷的时代,有的年青人甚至更小一点的少年,尚未真正走进社会,就已经缴了械,自甘躺平摆烂,不知将来会走向何处。主要表现在对未来人生没有理想,生活学习没有动力,没有激情,一把手机握在手,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快乐,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是家庭的悲哀,还是个人的悲哀?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到底应该归结于谁?我的书法班里有一个小男生就是这样,当初报这个班是他妈妈连哄带骗报名的,刚开始来几次,可能还有点新鲜感的原因,表现还可以。过了一段时间,新鲜感消失,就开始频繁的缺课,即便是人来了,上课表现也是差强人意,每写一个字都像抻大筋似的,要么是胡乱划拉完就趴在桌子上,再不是东瞅西望和别人说话,你表扬他批评他都没有作用,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没有任何反应。
后来,我不得已就不太管他了,只要他不影响到别人就行,也是无奈之举。母亲常跟跟我诉苦,发狠时说当初怎么养了这么个玩意,还不如掐死算了。这当然是气话。
我觉得孩子之所以这样,还是和家庭教育有关,后来通过和妈妈的交流才知道,孩子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爷爷太过溺爱,什么事都随孩子的性,对孩子百依百顺,渐渐导致孩子任性。
孩子母亲说得是否属实不知道,我听了倒是吸了口凉气,就好像给我敲了警钟,我可不能做那个孩子的爷爷那样,成了祸害孙子的罪魁祸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