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6 志于道章

7-6 志于道章

作者: Lightfeng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15:03 被阅读0次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论语集注》

志者,心之所之之謂。道,則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是也。如此而心必之焉,則所適者正,而無他歧之惑矣。

據者,執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於心而不失之謂也。得之於心而守之不失,則終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

依者,不違之謂。仁,則私欲盡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無終食之違,則存養之熟,無適而非天理之流行矣。

游者,玩物適情之謂。藝,則禮樂之文,射、御、書、數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闕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義理之趣,則應務有餘,而心亦無所放矣。○此章言人之為學當如是也。蓋學莫先於立志,志道,則心存於正而不他;據德,則道得於心而不失;依仁,則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藝,則小物不遺而動息有養。學者於此,有以不失其先後之序、輕重之倫焉,則本末兼該,內外交養,日用之間,無少間隙,而涵泳從容,忽不自知其入於聖賢之域矣。

《论语或问》

吉甫说“志于道”处。曰:“‘志于道’,不是只守个空底见解。须是至诚恳恻,念念不忘。所谓道者,只是日用当然之理。事亲必要孝,事君必要忠,以至事兄而弟,与朋友交而信,皆是道也。‘志于道’者,正是谓志于此也。”

道者,人之所共由,如臣之忠,子之孝,只是统举理而言。德者,己之所独得,如能忠,能孝,则是就做处言也。依仁,则又所行处每事不违于仁。

道,是日用常行合做底。德,是真个有得于己。仁,谓有个安顿处。

正卿问“志道、据德、依仁”。曰:“德,是自家心下得这个道理,如欲为忠而得其所以忠,如欲为孝而得其所以孝。到得‘依于仁’,则又不同。依仁,则是此理常存于心,日用之间常常存在。据德、依仁,虽有等级,不比志道与据德、依仁,全是两截。志只是心之所之,与有所据、有所依不同也。”

德是道之实,仁是德之心。

《论语新解》

志于道:志,心所存向。

据于德:据,固执坚守义。道行在外,德修在己。求行道于天下,先自据守己德,如行军作战,必先有根据地。

依于仁:依,不违义。仁者,乃人与人相处之道,当依此道不违离。

游于艺:游,游泳。艺,人生所需。孔子时,礼、乐、射、御、书、数谓之六艺。人之习于艺,如鱼在水,忘其为水,斯有游泳自如之乐。故游于艺,不仅可以成才,亦所以进德。

本章所举四端,孔门教学之条目。惟其次第轻重之间,则犹有说者。就小学言,先教书数,即游于艺。继教以孝弟礼让,乃及洒扫应对之节,即依于仁。自此以往,始知有德可据,有道可志。惟就大学言,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即志于道。求道而有得,斯为德。仁者心德之大全,盖惟志道笃,故能德成于心。惟据德熟,始能仁显于性。故志道、据德、依仁三者,有先后无轻重。而三者之于游艺,则有轻重无先后,斯为大人之学。若教学者以从入之门,仍当先艺,使知实习,有真才。继学仁,使有美行。再望其有德,使其自反而知有真实心性可据。然后再望其能明道行道。苟单一先提志道大题目,使学者失其依据,无所游泳,亦其病。然则本章所举之四条目,其先后轻重之间,正贵教者学者之善为审处。颜渊称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固难定刻板之次序。

先生说:“立志在道上,据守在德上,依倚在仁上,游泳在艺上。”

《论语注疏》

志,慕也。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

据,杖也。德有成形,故可据。

依,倚也。仁者功施於人,故可倚。

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曰游。

[疏]“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正义曰:此章孔子言已志慕、据杖、依倚、游习者,道德仁艺也。

○注“志,慕也。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

○正义曰:道者,虚通无拥,自然之谓也。王弼曰:“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是道不可体,故但志慕而已。

○注“据,杖也。德有成形故可据”。

○正义曰:德者,得也。物得其所谓之德,寂然至无则谓之道,离无入有而成形器是谓德业。《少仪》云:“士依於德,游於艺。”文与此类。郑注云:“德,三德也,一曰至德,二曰敏德,三曰孝德。”《周礼·师氏》:“掌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道为本;二曰敏德,以行为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注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至德,中和之德,覆帱持载,含容者也。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敏德,仁义顺时者也。《说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孔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是德有成形者也。夫立身行道,唯杖於德,故可据也。

○注“依,倚也。仁者功施於人,故可倚”。

○正义曰: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乃谓之仁。恩被於物,物亦应之,故可倚赖。

○注“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曰游”。

○正义曰:六艺谓礼、乐、射、驭、书、数也。《周礼·保氏》云:“掌养国子,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注云:“五礼:吉、凶、军、宾、嘉也。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也。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也。六书:象形、会意、转注、指事、假借、谐声也。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轮、方程、赢不足、旁要也。”此六者,所以饰身耳,劣於道德与仁,故不足依据,故但曰游。

目录

上一章 7-5 甚矣吾衰也章

下一章 7-7 自行束修以上章

相关文章

  • 士志于道

    士志于道 《论语》里仁篇第9章里孔夫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一个士人,有志于道...

  • 志于道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以道为毕生的志向,以德为行为的准则,以仁为行动纲领,活动在礼乐的范围之...

  • 志于道

  • 《志于道》

    人常言,“有志者,事竟成。”人不可以无志,无志者,放浪形骸,共度一世,其生也平凡,其死也无声。呜呼!浮生若梦...

  • 志于道

    仲廉兄雅正 长勇

  • 志于道

    一个有智慧的人,起码应该相信世间有一种叫“道”的东西,然后才能开始去寻找它、接近它,并与它同行。 孔子说,你现在未...

  • 志于道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人在前行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一些挫折,一些不理解,一些...

  • 志于道

    志于道 若不志道而游艺,犹不建宅只购画。 买来此画何处掛?故志于道先筹划。 念念筹划得所据,据于德而宅...

  • 王阳明《传习录》下219——立志是根本

    219 原文直解 问“志于道”一章。先生曰:“只‘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数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是念...

  • 【传习录读书札记155】立志而读书

    《传习录中》第219条 问“志于道”一章。先生曰:“只‘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数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6 志于道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yf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