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范昌在牢狱中睡的竹床,其颜色突然变成鲜青色,竹节间还生出深绿色的竹芽。如同刚从地里长出来一样。真是奇迹了,狱中的人听到此消息后,都十分惊喜,认为这是天降吉祥,或许天朝皇上又要大赦天下了。
但有一人特不高兴,这人就是狱卒叶来福,因为,大赦犯人,他的如意算盘就要落空。正在这时,狱中又传来消息说,上司派来的监斩官,已经到州里了,不日便来处斩死刑犯。狱卒叶来福一听,心中又禁不住一阵狂喜。但他仍面含忧虑地跑去告诉范昌说:唉,竹叶泛绿,原以为是个吉兆,谁知却是个灾星呢!随即,他把上面来的监斩官,快要到了消息,也告诉了范昌。
范昌听到这个不幸消息,眼泪立刻哗哗的流下来,哭着对叶说:叶兄弟啊,看来我是必死无疑了。在此,你是我遇到的唯一好人,今托你转告我妻子,我若是死期到了,就把我妻子儿女,一同托付与你,免得你大嫂和孩子,落入恶人李琦之手,我即使死了,也没心事了。
叶听到此言,心中一阵暗喜,心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信誓旦旦的对范昌说道:这个你尽管放心,我必定照顾好弟妻和孩子,决不让其落入那猪狗不如的李琦手里。
叶来福见目的即将就要实现,对范昌更是殷勤有加。就按照范昌的心意,私下偷偷安排雉真跟范昌夫妇俩见面。两人见面后,抱头痛哭,范昌无奈对雉真说道:我若是死了,你跟孩子必落入李琦之手,那样就生不如死。今遇狱卒叶兄弟,他是个好人,且至今尚未成家,你就改嫁于他,想办法把孩子养育成人,今生也就没有憾事了。
范昌的一席伤心话,说得雉真又潸然泪下,悲戚回答道:你是因我而蒙冤坐牢受死,我怎能忍心安然嫁人贪生呢?雉真又与范昌抱头大哭拜别,回家后扶着年幼的孩子们说:你们的亲生父亲,是因为娘的缘故,在蒙冤坐牢,不久将含冤而死,老天容不下咱一家人,为娘的也没办法,只好把你们俩卖给有钱人家,免得你们受饥挨饿,留一条生路,盼望你们俩能长大成人,能在每年清明节,给父母坟头添土祭奠,我跟你爹也就死也瞑目了。雉真说罢,搂着俩孩子,泣不成声。
翌日早饭后,雉真带一双儿女,来到大街上,替儿女身上插上草标,逢人就说自己家庭遭遇的离奇灾祸,凡听到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其中有一位慈善老者,愿意收养这一双儿女,并主动送雉真三十緍银钱,雉真向老者拜谢,又含泪向儿女拜别。
雉真回家,花十緍钱买了酒菜,来到狱中,与丈夫喝诀别酒,在狱中夫妇俩泪眼相对,都默默无语,哪里吃得下酒菜。雉真临走时,将余下的所有钱,交给丈夫说:夫君这些日子,一直受叶大人的照顾,人情債难还啊,你就用十緍钱于叶大人,由他自己备些酒菜,略表咱的一点心意。其余部分你就放在衣兜里,万一有个应急。雉真与丈夫拜别,说自己要出去做女佣,赚钱以贴补家用。
雉真与丈夫拜别后,直奔城外的一条名叫“仙人渡”的河流渡口,潜入溪水,端坐水中,瞑目而逝。“仙人渡”口,原本人烟稠密,有人看见有年轻女子端坐水中而溺亡,如同玉雕般,屹立不倒,无不使人扼腕叹息。
人们将雉真从水中捞上来,很快有人报到官府,黄岩县令,郑怀仁即刻带人赶往渡口,查验现场,从雉真怀里取出一份白布书写的诉状,诉状是雉真自己写的,她把自己和范昌的整个事情,说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千夫长李琦,因贪图自己美色不成,如何陷害范昌和自己的一家人,使其坐牢,又买通县衙,定为死罪待斩。被逼无奈,才典卖儿女,自己唯有一死。
郑怀仁知县为雉真一家的遭遇,深为同情。他命人厚殓了雉真,暂时将其安葬在近郊的山坡间。同时,将她的诉状上诉至知府,由知府来人,重新审理范昌一案,终于将诬陷范昌的李琦收押,判死刑抵罪。并立即无罪释放范昌。
范昌出狱回家,闻讯雉真已死,悲痛欲绝。好在黄岩知县郑怀仁,帮他寻找赎回一双儿女。那位收养孩子的慈善老者,归还孩子,未再索要那三十緍银钱,且又加送了部分钱财给范昌回家过日子。范昌回家,重新安葬了雉真,陪孩子读书识字。他终身未娶,都在每年的清明节这天,带两个孩子,到雉真坟前祭拜。一起因诬陷蒙冤案,终被昭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