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4-2015年藝術館參觀記

2014-2015年藝術館參觀記

作者: 孙萌萌 | 来源:发表于2015-08-17 21:29 被阅读24次

    2014年3月2日参观了日本怪婆婆草间弥生的艺术展。2014年参观了3月9日参观了莫奈特展。2014年12月7日参观了中华艺术宫。2015年3月22日参观了浙江美术馆。2015年4月11日参观了奥利维艾罗雕塑展和图案真奇妙展。2015年3月29日,参观了徐昌酩国画展。2015年4月17日参观了马可波罗纪念馆。这就是我上大学以来看过的全部的展览,这些展览构成了我对博物馆艺术馆的印象。

    第一个正式看的艺术展是草间弥生实在是一种幸运。同行的摄影系学长提起这个名字我就觉得充满魅力,草间弥生,这四个汉字单拆开来就觉得很美,结合起来,平平仄仄,念在口中也仿佛“齿颊留香”。在展上看草间弥生自己录的视频,她说“生老病死”是她最喜欢的词,那一刻我也爱上了这四个字,它成了我最喜欢的中文成语。

    草间弥生——这个古典优雅的名字后面藏着一颗疯狂的心、一个神秘的灵魂。草间弥生约10岁时,开始被大量幻觉困扰。草间弥生自己说“某日我观看着红色桌布上的花纹,开始从周围寻找是不是有同样的花纹,从天花板、窗户、墙壁到屋子里的各个角落,最后是我的身体、宇宙。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被磨灭、被无限大的时间与绝对的空间感不停旋转着。”她的精神疾病影响了她的创作。赖声川在他的《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中说“表达欲可以被视为一种不平衡,一种病。或许,做创作的人真的是有一种病,而这种病正巧能够推动我们的创造力。”草间弥生的精神疾病与她的艺术创作相伴而生,她所看到的世界,蒙着巨大的网,于是她不断地画画,试图用重复的圆点把自己的幻觉表现出来。

    草间弥生用艺术来表达她所看到的世界治愈自己的精神疾病,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承认自己的写作的目的是为了驱魔,梵高在精神病时期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和视觉冲击,燃烧了自己震惊了世界。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无论什么人,只要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笼罩你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你在你的有生之年就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艺术家的意义大概就在此吧。

    草间弥生在经历了精神疾病与世界的不理解之后,用一种力量,创造了类似于核裂变的能量。展览展出的草间弥生的一百件作品,有高强度的对比图点花纹和镜子、丝网印刷制品、标志性的巨型南瓜雕塑,大尺幅的装置、墙壁、地板、画布、家具等等。她把一种元素做到了极致,无穷无尽的圆点和条理,艳丽的花朵重叠成海洋,混淆了真实空间的存在,观者如我只能感到阵阵眩晕和不知身在何处的迷惑。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也进入了她的精神世界和艺术世界,用她的眼睛在看世界。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用一个词来描述,应该就是“忘我”吧。在那一刻,我比平时的自己更深刻、更真实、更赤裸,我成了一个更高的我,在那一刻,我想我体会到了自由。

    其实只要当艺术家进入忘我的世界,就难挡心灵的绽放。那时候,画画画的不是画,而是心灵;演奏演奏的不是音符,而是心灵;写作写的不是文字,而是心灵;表演表演的不是台词动作,而是心灵。如同查理兹所说“最大的艺术是人生而不是艺术,内心有多少东西,就会在作品中体现多少东西。内心是什么样的,作品就会是什么样的。

    再讲讲其他展览吧,去年K11展出了四十幅莫奈真迹,12幅印象派大师的作品以及三幅莫奈生前所用的物品,分别是调色板、烟斗、眼镜。这是如此重量级的艺术展首次选址于商场而非专业的博物馆美术馆内举办。大概是因为我没选好时间或者莫奈展实在太火爆,光是排队就排了两个小时,而现场人又太拥挤,实在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欣赏莫奈大师的作品。还有就是现场布置很粗糙,介绍也不齐备,只能多看几眼莫奈大师晚年的作品作为心理安慰了。今年四月份去看的奥利维艾罗雕塑展人就要少得多了,可以说是我看展以来人最少看得最爽的一次展览。每幅画每个雕塑作品都可以细细看细细品味。其中的人体多采用极简风格,流畅的线条,古典式的美感,优雅静谧,可以让人静静看很久。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华艺术宫《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派大家作品联展》,艺术水准非常之高。浙江美术馆精选了四川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作品六十件,基本涵盖了明末清初几个主要书画流派的画家的作品,其中不乏八大、石涛、刘墉、梁同书的作品,可谓精彩纷呈。美术馆还展出了其他大家的作品,书法大气磅薄,画精致恬美,实在是视觉上的享受。徐昌酩画展在乌镇里举办,之前对他一无所知,看了他的动物画、小漫画觉得他下笔富有情趣,简单中不失情怀。在扬州参观的马可波罗纪念馆多以史实介绍为主,一圈参观下来,增长不少知识。

    在参观完这些艺术馆博物馆之后,我得出三条艺术欣赏规范,或者说准则。

    第一,要摒弃陋习和偏见。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的开头说:“我们容易急不可待地做出结论,说事物看起来并非如此。我们有个很奇怪的习惯念头,总是认为自然应该永远跟我们司空见惯的图画一样。”然而,在现代艺术中,如达达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家曾做过很大大胆的实验,重新改变感官体验事物的方式。但它们对于那些只懂得欣赏像不像的人来说是暂时无法理解的。就好比大多数中国人还在以看不看得懂作为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依据。这些超前的艺术对观看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挑战观者是否能够放下预设观念、预设立场,重新体验这些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赖声川说“倘若能去标签,事物的原貌就可以暂时还原,在这去标签的短短时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原貌,事件的真相,超越标签,超越概念,我们解放事物,因为它再也不需要符合观念和去标签加筑给它的欲望。”赖声川强调直接看到事物原貌的能力。“原汁原味,不加不减,这能力让我们在看一样东西、一件事的时候可以单纯地看到它,在这种纯净得看中,能够看到它的精华。所以,看到不熟悉的东西,不要一开始就排斥它,千万不要给自己这种偏见和束缚。

    贡布里希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欣赏艺术的方式,他让我们参观艺术的时候“好像从其他星球上刚起航探险刚刚飘临此地,初次面对眼前的世界,就能发现世间万物大可具有出乎意料的颜色。”就让我们用这种小孩子般纯净的眼光欣赏艺术吧,我们一定能看出更真实更纯粹的东西。

    第二,不要执着于看不看得懂,用心去感受。“我不懂古典音乐。”音乐不是用来懂的,音乐是心领会的,与画一样,纯属感受方面。高二在亦舒小说中读到这句话就一直把它记在心中,对自己和别人说过很多次。贡布里希用品茶来比喻欣赏艺术“不常喝茶的人也许会觉得有一种混合茶和另一种混合茶喝起来完全一样。但如果他们有闲情有意愿也有机会去品味其中的细微差异,就有可能成为地道的鉴赏家,就能准确地辨别出他们所喜爱的品种,而且这方面的知识越丰富,也就越有助于他们品尝和享受最精美的混合茶。”其实理解艺术永无止境,总是有新的东西尚待发现,所以不用怕看不懂,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通过艺术作品本身来学会怎样欣赏艺术品味,渐而久之,见识和感受力就会增长。

    第三,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曾说“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美丽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我们欣赏艺术也是如此,要放慢脚步,不要急,不要焦虑,不要功利,在慢慢欣赏中,慢慢去体会。

    艺术是一辈子的修行,慢慢走,欣赏啊。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一生都献给了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4-2015年藝術館參觀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zw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