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别人讲,读书就是与作者的交流,之前不太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一般意义上的交流泛指面对面的交流,那么通过文章和书籍是怎么交流的呢?其实我们现代人的很多困惑,古人早己给出了答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古人治学的方法。学习风行一时的观念或理论,关键是结合更多的现象对其进行验证。用书印证你看到的世界,用你感知到的经验和作者的心得进行互动,是读书的大乐趣。
一本书就是作者看待某一问题的的观点,你看到这个观点后,要“审问之,慎思之”,找到生活中的例子去“明辨之”。不要不经过思考就全盘接受,古人讲“尽信书不如无书”。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有哪些不足?我是否能进一步发展作者的观点?在生活中怎么去应用?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与作者不断交流的过程。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灿烂文明,是我们的智慧宝库。但是有些可能不太适应现今快速变化的社会,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做到“古为今用”。
先辈的智慧积累起来中华文明的巨人,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是站在了腰上,还是站在了脚面上,或者是站在了巨人的脚印坑里,需要我们现代人“三思而后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