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说废话,直接开主题。
安史之乱是一个必然,早晚都会发生,在盛唐发生却是一种偶然。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如同乾隆帝的一样,然而唐玄宗却不似乾隆的勤政和好大喜功,老年的唐玄宗对政务完全不上心,承平日久让他没有了危机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安史之乱中体现的极为明显;忧患,不是内忧外患,而是安不忘危,唐玄宗作为皇帝更应该这样,然而他没有乾隆那样“敬业”,由于怠政使用了宦官,在之后的大唐宦官势力更加的根深叶茂、坚不可摧。
唐玄宗有很多机会翻盘,如果他没有听从恶宦的谗言、如果他不是急切的想要胜利、如果他不去四川躲藏……可惜他前面的路太过轻易,他还是以为自己的天下固若金汤、自己手底下有用不完的忠臣良将、自己可以轻松的平叛……
站在唐玄宗的角度,很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干,就是因为骄傲所以低估了安禄山的影响力,就是因为长久的安定和富足让他忘记了珍惜,就是因为优渥的生活让他忘记了原本的自己。
潼关20万大军折戟,唐玄宗仓皇出逃,若他不是一位帝王,那么就不会有惊世的恋情传世。
长安失守之后,原本郭子仪和李光弼打下的领土又全部失守,唐王朝面临崩盘的危险,但大唐有一百多年声望的积累,并且叛军内部也产生纷争,因而唐军可以很快的夺回领土;然而唐朝的皇帝光图省事内乱再一次没有平的彻底。
站在唐朝后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