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嵌牛IT观察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担忧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担忧什么?

作者: LBC_6428 | 来源:发表于2017-12-12 18:58 被阅读0次

    姓名:李博澄

    学号:14020110018

    转载http://news.k618.cn/travel/guonei/201712/t20171210_14654397.html

    【嵌牛导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担心他们取得统治位置。

    【嵌牛鼻子】:人工智能、未来、担忧

    【嵌牛提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在担忧什么?

    【嵌牛正文】:

    1、“人工智能”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应时举办,峰会主题以“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大会名声远扬的同时,备受人关注的,却是互联网大佬们的竞相争艳。基于人的舆论盖过了技术本身的风光。

    但是,基于此,大部分的围观者依然对大会和互联网背景下的“科技改变生活”的未来充满期待。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已经今非昔比。然而,基于互联网,人们开始对更加科技化、现代化的生活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首当其冲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开始有所期待。

    事实上,人们在这次峰会时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在热情高涨的同时,向外界释放出来的信息,多是喜大于忧。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大部分人并没有对其中所存在的风险和对人们造成的威胁有过多的顾虑。

    当然,这并不奇怪,自从人工智能于上个世纪有过短暂的辉煌之后,便消失在大众视野当中。如今,几近一个世纪过去,人工智能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人们对此充满了热情。人们并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将远比上世纪更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个世纪的时间,两个科技时代的最大差距是,上世纪的科技还处在基础期,甚至是不断的研发期。而21世纪的人工智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并且技术远超过去。

    于是,人们基于人工智能而有的,对于自己生活的担忧便逐渐走向社会舆论:未来的自己是否因无工作而做成为下岗工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为人与机器之间的数字交流,从而让世界变得冷漠;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阶级差距是否逐渐变大;属于中国的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是否会有比美国、英国等国家更大的问题出现......

    另外在峰会举办期间,李开复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作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他,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给予了数种预测和研判:未来的中国和美国将共同引领人工智能革命;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合作,以及应对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挑战,即上文提到的人们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忧,是目前的最重要的应时之需,等等。

    他尤其地提到,未来受到极大挑战的行业大多是服务和看护类工作,若更细化地分,基于流程上的工作,在未来将受到极大的威胁。而且人们面对人工智能于未来带给人的各种有可能的威胁,李开复言,在一个人与机共存的科技新时代下,很多问题都过于棘手,挑战也过于广泛。在科技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实在承受不起由人工智能革命演变成一场科技军备竞赛的代价。而这些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将在这次乌镇互联网大会之后作为一个起点,来认真、严肃地对待,并尽快寻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

    从他的众多语言中,可以明显看到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正在担心的全世界科技斗争或将开始;人们担忧的大面积的失业现象,在未来短暂的几年内,或将成为现实;对世界性的伦理道德的挑战,将开始由对人的评判转向对人工智能的批判;社会将由过去的热闹逐渐变为未来的冷漠、安静。

    2、与人类赛跑的“人工智能”

    透过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热情和对科技的推崇,让人不得不相信,人是世间万物中最为聪明和勤奋的。在面对新生事物时,人会以最快的速度塑造出一个全新的事物,来证明人的伟大和不可替代。正如斯蒂芬·霍金所言的:“人工智能之于人类,可能是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会终结人类的最坏的事情。”

    在由美国科技记者卢克·多梅尔所著的《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中,作者描述了从上个世纪人工智能还只是简单的提高劳动效率的弱人工智能技术,到今天,一跃成为人们竞相研究、投资的热门领域。在这短暂的一个世纪里,当人工智能被传播的越来越广泛,研发技术越来越先进,人们与机器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在科技改变世界的同时,如何理性地重建未来,才能避免人在未来将受到的巨大威胁?

    人的聪明,并不是人类创造了伟大的科技,被科技控制,而是人类始终控制、颠覆科技。但是,随着科技以超乎人想象的速度发展起来,这一初衷似乎正在发生巨大改变。人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围棋大战;没有人类的参与,机器人逐渐独当一面地参与到世界性工作内容上来;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工智能”正在以人的思维逻辑,与人类一起竞争社会发展的各种红利......

    就在第四届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呼之欲出时,4台“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深圳巴士集团公交车在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乘客体验后的感受是,与公交车司机所操作时并无异样,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绕行,遇到行人穿梭马路会做出紧急刹车的行为。

    他们在感叹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提出质疑并表示担忧。如何让乘客与之随时发生互动,如何处理公交车上的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紧急突发事件,如果解决紧急事件,那么其中的解决方案该如何建设,随着无人智能公交车的传播,一直以来的公交车司机,该如何作出应对,又如何被合理安排自己即将失业的下一步的就业......

    这一切之于他们而言,都来得毫无准备。虽然,中国的科技发展、人工智能的崛起已经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国家半个多世纪,然而,今天的中国在这方面正逐渐走在世界的前列,并与发达国家——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竞争关系。

    但是,对于中国本身而言,这一切都似乎来得太快。正在与人展开赛跑的“人工智能”,让大部分人为这样惊人的发展速度而感到担忧。我想,当人们为此而感到惊叹的同时,在不久的将来,焦虑的情绪或许会充斥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当中。而焦虑的不只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而是赶不上他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当“人工智能”成为了赛跑中的兔子,勤奋的“乌龟”该如何处理这种复杂又尴尬的场景。

    作为“人工智能”创始人之一的图灵,在上个世纪的二战时期,从一开始,他就对“人工智能”有着极高的兴趣。他认为,在人类史上,是否有另一种可能,电脑能够代替人脑,去记忆、操作甚至发明一切原本由人类来完成的新鲜事物。随后,达特茅斯会议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开始。从此,“人工智能”有了未来。

    在极短暂的时期内,“人工智能”便迎来了他的黄金传统发展时期,基于“人工智能”,新的领域层出不穷,研究者们在此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会思考的机器也呼之欲出。上个世纪的“人工智能”时代,还是传统的“看!不用手也行”的时代,也是因此,这一时代成功唤起了青少年的热情和勇气。科技创新的时代,从未像此时这么蓬勃发展过。

    “看!不用手也行”的传统人工智能时代,还是个仅仅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解决当时部分国家落后的农村发展现状的一个基本技术手段。这也说明了,科技改变生活的真理是建立在改善人们穷困和技术落后的日常生活之上的。那时的“人工智能”相对于今天全球普遍存在的科技竞争现象,还无从说起。

    当时,有专家学者对此给出过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担忧:当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发生了关系——人工智能嵌入到互联网当中,对人类来说,或早或晚会成为一场灾难。而且,有可能会发生“困难的问题容易解决,容易的事情难以解决”的现象。

    时间来到21世纪。在新的世纪中,上个世纪的担忧一一发生,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以最快的速度和谐相处,很多困难的事情,在前者的帮助下,正在毫不费力地解决掉。但是一场预测性的未来灾难,依然在人们的焦虑情绪中酝酿着。

    这不是人与机器之间的较量,从更大层面上来说,或许是人类与科技的赛跑,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最残忍的赛跑,如果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人们无法认识到科技产业、“人工智能”的诞生是为了服务于人类,而非消灭人类的自我生存能力。那么,这一场人工智能革命、科技革命,或将成为斯蒂芬·霍金口中的预言。

    3、“人工智能”是对低端产业人口的结构调整

    为了避免霍金预言的成真,人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如何合理地进行科技创新、“人工智能”革命?

    今天人们担心最多的是,一如上文反复提到的人们失业危机的到来,冷漠世界的到来,等等。世界没有了温度,人们没有温情,是这人世间最可怕的两件事情。所以,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然而,在此需要提出的一点是,除了在伦理道德上论述“人工智能”,是否还有更理性和更宏大命题的观点的存在?

    技术的发展总是带来失业。这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担忧。而随着新技术的问世,社会上现有工作数量、类型和组成都要发生改变,以适应新技术。

    作者卢克·多梅尔认为,就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而言,最意想不到的转变发生在那些不需要体力劳动的白领工作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首先出现在加工工厂、仓库中。这也说明了,如今的机器的任务是执行认知劳动而不是参与执行认知劳动,在认知劳动中,机器将取代我们的大脑,而不是我们的身体。

    如果只是将机器或者人工智能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下来看待,那么,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内,人们将永久地控制智能机器人,而不是相反。由此,上面所提到的基于人类被控制的威胁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控制。

    另外,多梅尔以富士康企业为例,阐述了一个比较私人化的观点。曾经在富士康企业内发生过多起员工自杀事件,时任富士康首席执行官的郭台铭宣布用机器人取代了100万名富士康工人,这便是人们所称作的“富士康机器人”。虽然后来造成了大量员工的失业现象的发生,但是,相比于生命而言,新的调整会在道德上给予人抚慰。

    但是,道德论述纵然合乎情理,却依然无法规避失业的事实。所以,作者认为,如何在人工智能的和机器的冲击下,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是科技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需要直面的重大问题之一。

    然而,对于中国而言,目前的低端产业在整个国家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非低端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却是少许。因为这不仅与中国的历史背景有关,也与中国庞大的人口相关。那么这时,作者于书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让我们在有生之年见证很多工作种类的消失,然而,数字技术同样会创造出很多新的工作种类,其中很多将是我们在几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工作种类。

    其实,从作者口吻中,不难看出他对人工智能是处积极态度的。既然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革命在社会发展中,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那么,我们便需要直面失业问题。

    从目前来看,人们的担忧是,“人工智能”抢占了他们的既得工作。事实上,目前给人带来危机感的工作,从更理性的角度上来看,是低端产业中的一部分。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低端产业人口的结构调整,甚至部分消除。

    与此同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大部分人的失业问题?在作者论述的诸多观点中,总结一点便是:谁抢占了人类的工作,人类的工作便让谁来提供。解决未来的失业问题,就是让失业者逐渐向非低端产业靠拢。所以,在未来,人类在研究“人工智能”和改变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必然要将研究方向放在人类如何生存的问题上。

    所以,既然要向非低端产业靠拢,就需要有健全的教育体系来支撑。在过去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知识改变命运”的语言,似乎一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其中的一部分质疑者用实际行为佐证了不通过知识,在其他领域也可寻到新的工作机遇。

    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一语言将重新回归到人们的面前。所以,作者卢克·多梅尔认为,在未来,人类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和科技之便,重构教育系统,重新回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上来。唯有如此,失序的社会才有可能被拯救,迷途不知返的人类才不至于在“人工智能”强势“入侵”人类时,而变得不知所措。

    人工智能是否有追求生活、自由和幸福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需要我们现在就回答的问题,但如同向计算机植入道德,或者考虑如何解决潜在的危险软件一样,总有一天我们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而正如笛卡尔所认为的,在有灵魂的思想者与一个没有灵魂却栩栩如生的非思想者机器之间存在的重大区别:“我思故我在”。不被技术控制,便需要在多个思考层面上,为人类之生存设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担忧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gn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