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物谈(055)|孙中山的老师们

人物谈(055)|孙中山的老师们

作者: 韦志学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4-09-08 14:37 被阅读0次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孙中山的早年教育经历对他的成长和后来的革命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来看看孙中山的老师们……

    01

    第一位老师——启蒙老师“蟾蜍王”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为他取乳名帝象,意在祈求村庙里的“北帝神”能庇佑他健康长大。

    由于家境贫寒,孙中山九岁才得以进入私塾——“冯氏宗祠”读书,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以及传统儒家经典。

    他的启蒙老师还为孙中山改名为“孙文”。

    孙中山的启蒙老师是谁呢?呵呵,就是被学生们戏称为“蟾蜍王”的那个老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据孙中山小时候的玩伴陆天详回忆,老师“因年老无牙,讲话声似蟾蜍,人称‘蟾蜍王’,鸦片烟瘾很大,常常一两天不能上课,因而得不到学生的尊重。”

    他教学生《三字经》、《千字文》时,只求学生会背诵,但从不解说书中的意义。学生如果背诵不出,就要被老师罚跪在孔子像面前。

    孙中山从小聪明伶俐,记性很好,往往老师教几次,他就倒背如流。或许正因为聪明,所以孙中山想到的问题也更多。

    有一天,孙中山问老师:“老师,我天天读书,却不知道书中讲些什么道理,这有什么用呢?”

    老师一听,马上大发雷霆,说:“你竟敢冒犯先贤之教吗?”拿起戒尺准备打他。但后来或许是想到这个学生功课很好罢,于是他说:“我只管教书,不管讲书…不是做人上人,就是做人下人!”

    不久,老师去世。

    孙中山的这段经历反映了他早期教育的局限性,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他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宝贵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尽管他没有从启蒙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良好的教育,但他保持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好奇,这是难能可贵的。

    02

    第二位老师——“帅傅”程君海

    这个“帅傅”,不是长得帅的师傅,而是元帅的师傅。

    话说在启蒙老师“蟾蜍王”去世以后,附近南朗的程君海担任了私塾“冯氏宗祠”的老师,成为孙中山的第二任老师。

    这位老师不仅教授孙中山学术知识,还注重孙中山的思想启迪和德行培养。

    他不但给孙中山带来了新的希望,还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操。

    可以说,程君海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对孙中山的思想形成和后来的革命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程君海(1850~1932)是香山县(今中山市)南朗人。又名步瀛、字守坚。

    他在很年轻时便通过科举考试成了“补博士弟子员”。但他不满清廷的腐败统治,发誓永不为官,甘愿到翠亨村当一名教授村童的教馆先生。

    年幼的孙中山就这样成了他的学生。

    据孙中山的同学陆华显回忆:程君海“诲人与学术传授外,尤注意于思想之启迪与德行之培养,每对吾人讲授满清入寇中原,残杀汉人,兴文字狱,以及丧权辱国诸史实,实意气慷慨,使听者民族思想油然而生,民族气节为之激发”。这位塾师与蟾蜍王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他给私塾的学生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激发了孙中山的爱国情操。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由于他与孙中山有着密切的师生关系,所以受到了牵连,被迫离开家乡,北上天津参加革命的宣传工作。

    民国成立后,广东革命政府多次请他出山做官,都被他婉拒了。他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最合适的,仍然是回乡设馆任教。

    不过,只要孙中山有来函求教,他总是能及时给予答复。所以,后来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时,程君海被尊为“帅傅”,所以,他的故居被称为“帅傅遗居”。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程君海的儿子程少籍正在广州读书,他马上写信鼓励程少籍,支持儿子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

    垂暮之年,看到日寇节节进犯,东北因“不抵抗”而失守,程君海不禁忧心如焚,竟至逝世。

    程老师的爱国热情可见一斑,让人想起了陆游……

    孙中山终其一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师程君海。他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时,还亲自签署命令,由设在广州的民国政府每月发给程君海一百元生活补助。

    03

    “像头公牛般的顽固的英国人”——韦礼士

    1879年5月21日,孙中山随母亲乘坐英国火轮船,经过25天的旅程,到达檀香山。

    9月,孙中山进入了意奥兰尼学校读书。入读前,面试孙中山的便是韦礼士。

    韦礼士(Bishop Alfred Willis),是意奥兰尼学校的创办者,也是英国圣公会在夏威夷教区的韦礼士主教。

    韦礼士是一位雄心勃勃的人,行事果断有魄力,他亲自出资购买土地,于1872年创办了意奥兰尼学校。

    檀香山土语“意奥”是指当地一种特有的大鹰,“兰尼”是上天的意思。这个校名意境高远。

    或许是因为有好远的志向,韦礼士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办一所带有英国公学性质的学校。为了坚持这种理念,他先后斥退了四名校长。

    夏威夷国王的政府报告称该校为“那位主教的学校”。他顽固的名声一直传到澳大利亚,那里的圣公会主教称他为“像头公牛般顽固的英国人”。

    在孙中山就读意奥兰尼的三年间,学校换了4位校长。他坚持意奥兰尼学校的“教学方式完全按照英女王陛下的学校督察团属下考试委员会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办事。”

    他要求老师讲授的科目包括主流的英国课程和商业课程。其中,主流的英国课程包括代数、几何学、生理学、拉丁文与绘图;商业课程包括木工和印刷。

    孙中山就读意奥兰尼时,教员有十几位,但只有校监、舍监韦礼士对他影响最大。

    韦礼士亲自主讲圣经,启发了孙中山对基督教的认识。孙中山除认真学习各种功课外,还虔诚地参加早晚的祈祷,星期日按时到圣安德勒大教堂做礼拜,以致后来在奥阿厚书院读书期间,孙中山萌发了受洗入教的想法。

    韦礼士还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他为了用优质石头在檀香山建造一座欧洲式大教堂,不顾别人嘲笑、天天想办法、不断探勘,终于在21英里以外的海边找到适合的石头,自己出资雇员搬运石头。

    后来又发现本地工匠工艺有限,做不出欧洲式的拱门和拱形窗户。于是,韦礼士主教就毅然决定命英国的石匠按照设计图纸上所规定的大小形状把石头一块块开采磨滑,搬运上船,再运到檀香山后一块块组合砌好。也许,这就是孙中山的“有志竟成”思想来源。

    据孙中山的几位同学郑照、钟工宇、陆灿回忆说,韦礼士“人格高尚、循循善诱”、“经常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来到我们的宿舍来巡视,若发现有哪位同学踢开毛毯时,就轻轻地为他重新盖上,慈爱之情,不亚父母”、是位“无私的、不寻常的人。”

    韦礼士是个无私的人,当学校经费不够的时候,他会拿自己的俸禄来填补。

    韦礼士不屈不挠、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孙中山,使他日后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感受过爱,才会更相信爱;爱出者爱返——日后,孙中山全心全意为国为民的所有举动,都是他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04

    中文老师区凤墀

    区凤墀(1847—1914),名逢时,字锡桐,号凤墀、穑叟。广东顺德人。基督教华人传教士,兴中会员。

    区凤墀“才具出众,能力不凡”,国学修养尤好。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一书中撰写了文章《区凤墀事略》来介绍孙中山的这位中文老师:“孙总理之汉文教师区凤墀,为广州有名之基督教宣教师,总理在檀香山基督教学校毕业后,返香港乃拜区为师,发奋学习国文。”

    1890年至1894年区凤墀在德国柏林大学东方研究所讲学,后回住在广州河南瑞华坊他的女婿尹文楷家。此时孙中山也住在尹文楷家。

    他们常常彻夜畅谈,后来孙中山所创农学会宣言就是出自区凤墀手笔。

    1895年区凤墀在广州支持孙中山的广州起义,事败后亡命香港,后被委任为香港华民政务司署总书记。

    1896年11月孙中山从英国致函给区凤墀,报告其伦敦蒙难的经过,并“敬望先生进之以道,常赐教言,俾从神道而入治道”。

    区凤墀在香港工作十年,廉洁自守,寓布道事业于交际中,备受社会各界敬重。

    1899年区凤墀帮助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

    1910年加入关心焉等发起的剪辫不易服会。

    1914年病逝。著有《道乡渔樵》。

    05

    志趣相投,情谊深厚的老师——陆敬科

    陆敬科,原名礼初,是高明区西安河江村人。他是孙中山在香港皇仁书院求学时的老师。

    陆敬科在少年时期随叔父去香港的《循环日报》当徒工,15岁时考入皇仁书院专修英语,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留用执教。

    在香港皇仁书院执教期间,陆敬科曾任孙中山的老师。

    陆敬科曾担任孙中山的老师,两人之间的互动不仅限于学术上的交流,更是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革命理念上的相互启发和影响。

    可以说,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理念,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按照香港殖民政府的规定,凡在书院任教满20年的教师可以享受终身教师待遇,并成为英国正式公民。

    然而,陆敬科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选择放弃优厚的教职,转而从事棉纱买卖,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个人理想和国家利益的深刻考虑。

    后来陆敬科还投身政治,参与了辛亥革命,并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中担任外交部职务。

    这些经历充分展示了陆敬科与孙中山之间深厚的师徒情谊和共同的革命理想。

    06

    康德黎——不仅是老师,还是救命恩人

    康德黎是英国人,毕业于阿尔伯丁大学。1889-1896年曾任香港西医书院教务长,很赏识优秀学生孙中山。

    孙中山在澳门镜湖医院行医期间,康德黎常从香港赶来帮助做重要手术。回英国后任伦敦市议会顾问医生。

    提到孙中山和康德黎的师生之情,还得从中山先生在香港求学谈起。

    1887年,孙先生21岁时,由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校转学到香港西医书院即雅丽氏医院附设医大就读。

    入校后,他结识了英籍外科医生、该校创办人康德黎教授,师生交往弥密,感情甚笃。

    1892年7月,孙中山以优异的成绩在该校毕业,又是第一届毕业生,深得康德黎器重。康德黎曾亲自为孙中山颁发了博士文凭。

    毕业后,孙中山即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并从事革命活动。

    1895年10月,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迫逃往香港,重访老师康德黎,随即东渡日本神户,并由横滨转赴夏威夷群岛,就寓于檀香山。

    在赴檀香山的路上,不意又遇见回国途中的康德黎夫妇。他们给孙中山留下了伦敦的住址,师生依依惜别。

    1896年10月11日,孙中山在伦敦遭清政府驻英使馆诱捕。清使馆本打算秘密偷运“反贼”孙中山回国处置,而且对怎样运孙中山回去一事可是打算花血本的。

    据事后调查,清使馆打算花7000英镑(折合白银28000两)单独雇一艘船将“反贼”运送回国,而公使龚照瑷的年俸不过12000两,二等参赞马格里仅4800两。

    孙中山密请使馆英籍工人带信给康德黎,并向老师求救。

    康德黎即四处奔走,向英国外交部、新闻界与警署等单位指控清政府非法在英国境内秘密捕人。

    同时雇请私人侦探守在清使馆前后,防止孙中山被向外转移。

    后来英国外交部出面与清使馆交涉,终于23日将孙中山救出。这就是孙中山的伦敦蒙难事件。

    从这个角度说,康德黎不仅是孙中山的老师,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康德黎著有《孙中山与中国的觉醒》。1926年逝世。

    小结:孙中山的这些老师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孙中山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为他后来的革命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甚至不少老师,能够坚定地支持和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运动,这是了不起的老师。

                      写在2020年教师节前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物谈(055)|孙中山的老师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is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