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有与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引 入:
为什么很多人学习了很多技能,大脑都清晰地知道,并且能很好地理解,可就是用不出来?
之所以用不出来,是因为心不会,心不知道。心若不知道,就不知改变。比如,有的人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比如抽烟,喝酒,熬夜对身体是有害的,可就是不愿意改正。如果心知道,这些行为就能停止。
因此,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心不知道。
反思: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在学习知识的快感,求多求快,以为自己知道了就是掌握了,以为记住知识点和步骤就可以运用出来了,而忽略了心的力量,因此无论怎么努力学习,收效甚微。
这是因为光用大脑学习了,没有运用身体的智慧参与学习,忽略了心的力量,真正的智慧是需要用自己的身心体验并用心感悟的。
调整:每天坚持标注,情绪观照和静坐练习,训练自己的潜意识心,将自己的心量扩大。
学习知识和技能时,放下思维的评判和预设,不断用身体去感知体验感悟,为自己的需求而学。
“有”和“无”
【1】什么是“无”?
“无”在佛教里称作“空”,在道教里称作“虚”。
在《道德经》的智慧当中,老子认为“无”比“有”更加重要。
以杯子盛装果汁为例,盛装的内容果汁就是“有”,杯子的容量就是“无”。
老子不在乎你杯子里面装什么内容,他在乎的是如何将杯子的容量变大,也就是厚德载物。
举例而言,想要提升孩子学习成绩,让孩子成绩优异,只考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停地学习“有”,而忽略了“无”的提升,那么他的心量会很小,心胸狭隘,接纳度少,而且学习的过程会感觉烦躁,心累,甚至会出现抑郁的倾向。如果成年后心量依旧如此小,情绪会波动起伏很大,那么在社会上也很容易被人利用。同样地,如果一个人想要挣很多钱(有),却没有提升“无”,那么他的金钱也会很快流失,因为他内心没有对金钱的“承载力”。
因此,学习不在于“有”,而在于“无”,厚德载物,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解析:车轮的每一个点跟地面接触时都是平等的,这代表着平等心,而且各个木条之间紧密相连,相互支持,这代表着支持的力量,而且它的中心有一个轴心,重心,是一个关键点。这个重心就代表我们自己,自己的定位和内心的坚定非常重要。
其实轮子的转动原理跟我们人一样,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功,自己首先要立起来,让自己定位清晰,内心坚定。同样地需要保持平等心,而且还需要得到外界人事物和资源的支持。
举例而言,拿破仑的成功,表面上看是因为他的才能“有”,其实背后还有更本质的东西,他的妻子约瑟芬对他的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无”。因为自己有了妻子的支持他登上了皇位,后来因为皇位需要儿子继承,而约瑟芬没有为拿破仑生下儿子,于是两人离婚。离婚之后,拿破仑没有了爱人的支持,势力不断下滑,最后导致了滑铁卢战役。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如果我们的成功开始出现一些意外,那就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把自己身边人的支持斩断掉了?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利”代表“功能”,“用”代表“用处”。
解析:比如自己现在脑袋很空,自己需要展现的功能太多了,自己可以妙用,不要用很多定义把自己限制住了。
总结:
(1)、对于容器,重要的不是装什么内容,而是提升容器的容量,让它变大。
(2)想要获得成功,需要身心合一,让自己柔和起来,心善渊跟周围的人搞好关系,人际关系要好,去获得大量的支持。
反思:学习不在于“有”,而在于“无”,厚德载物。这句话对我影响特别大,从小由于留守儿童的缘故,特别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当时能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就是读书。于是我开始很刻苦的读书,别人在午休的时候,我不睡觉,用它来看书。周末其他人在娱乐放松的时候,我舍不得休息,待在家里看书......就这样我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有”,而忽略了“无”。
在这样高压的学习环境下,我跟外界的人事物失去了链接,我不知道如何跟人打交道,用心交流,不知道如何做家务,更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进行心理重塑......我的心越来越封闭,直到后来因为给自己压力太大,把自己逼成了强迫症,甚至失眠抑郁了十年,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学习让看到了自己对知识和技能的执着,认为自己专业技能过硬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违背规律的,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取决于多少人支持自己,这个观点重新刷新了我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成为了我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调整:在学习“心善渊”内容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偏执,自己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没有尊重事实,更没有尊重规律。后来渐渐地放下自己的思维评判,用觉知生活,发现了生活中的另一面。再次学习了厚德载物,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要努力的方向。你想要别人支持自己,自己首先要支持他人,接下来我就要多多跟人链接,多多支持他人,充分发挥“无”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容量。
【2】什么是“有”?
“有”是有形的,也就是各种装。
举例而言,小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各种“有”,那么他会缺少“知”,不知道分辨,智慧就会蒙蔽。因此,要训练孩子的觉知,要激活孩子内在的积极主动性,让孩子主动思考,生发智慧。同样如此,如果老板想要学习各种技能“有”,这时候不要直接劝戒,指责,要尽量说好话,慢慢引导。即使要学习技能,也要根据需求学习,明确自己的目标后,按需学习。
很多东西,“无”的价值比“有”的价值更大。
生活当中,比如处理婚姻关系,亲子教育等问题无法处理时,先让自己停下来,多思考,停下来理清自己的思路将可以让自己实现更好地跨越。
我们想要成功,如果只看表面,永远不能成功。如果自己创业,觉得自己专业技术够厉害就行,那么就只看到了表面,而成功的本质取决于多少人支持你,有多少资源可以为你所用,自己跟他人的互动关系等等。
总结:
《道篇》是让自己的心量扩大,想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断心善渊,沉淀,积累。
《德篇》是找到自己的天赋,智勇仁义,然后将自己的天赋爆发出来。如果自己欠缺,就找其他人进行互补。
“渐修”与“顿悟”
渐修派:代表人物,神秀
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出自神秀《神秀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几句的意思是,人身如一棵菩提树,人心像一块明亮的镜台,明净纯洁;要时时勤快地拂拭(注意修身的功夫),不要让明亮的镜台,沾染上污垢尘埃(摒除各种贪欲杂念,使心性永远保持洁亮光明)。以物喻理,说明佛教“空无”的观点。
顿悟派:代表人物,慧能
慧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字面意思是:菩提树原本就不是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镜子。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从这个意义上说,慧能的参悟自然高出神秀许多。神秀仍然停留在内,而慧能却早已走出了自我,来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两者之间的区别:
1、“渐修”强调“有”;“顿悟”强调“空无”。
渐修派认为,我们要时时做功课,不让自己的心被污染。比如,对待金钱、美女、帅哥、美食等等,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不能怎样,怎样等。
顿悟派认为,所有一切都是随时变化的,空无的,无需执着,放下即可。
2、渐修着眼于“消极的一面”,顿悟着眼于“积极的一面”。
渐修派注重消极的一面,克制压抑自己。
例如:贫贱夫妻百事哀
顿悟派注重积极的一面,只看正面的东西。并且坚信这样一个理念:我天天没事干嘛想负面的东西?要多想正面的东西。如果想负面的东西,那是因为内在的积极主动性不够。
例如: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3、渐修强调“守”,顿悟强调“以攻为守”。
渐修派一直在守。
顿悟派强调“以攻为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积极主动争取。
总结:
(1)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的绊脚石。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2)只看正面,不看负面。不要分析自己为什么失败,如何避免失败,要向成功的人学习,跟厉害的人学习。直接找高手研究,反复对照,让高手绘制成功地图,然后不断心善渊,积累。
反思:
通过了解“顿悟”与“渐修”的区别,让我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也解决了我学习本心以来最大的困惑。前段时间,自己状态很不稳定,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就开始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一会儿想要去做课程咨询老师,一会想要去做英语老师,一会又想用本心好好突破自己......脑袋里面思维乱串。如果目标明确了,自己脚踏实地地执行也就ok,可是我在做的过程中又有很多妄想,比如我这样做是不是太执着了呀?我以挣钱为目标是不是被欲望控制了?我做不到又该怎么办呢?我付出了这么多,没有结果怎么办呢?......
于是,大量的能量都消耗在了内耗上面,不断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显然地,自己工作和成长一样都没有做好。
通过顿悟和渐修的对比让我意识到,我看待问题时,执着于“有”,用的是消极的眼光,不断守住自己,不敢大胆付出,没有弄清楚自己的目标,因此没有激发出内在的积极主动性。
调整:看待问题时要从正面出发,看到积极正面的一面。同时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这个行业的有成功经验的人,不断虚心请教,以攻为守,踏实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