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之后,发现他的研究方法是实践,而儿童心理学理论也是围绕实践观察这样的方法展开的。一个婴儿,从母腹中脱胎而出时,最初携带的天生的能力和心理极少极少,最大的本能只是吸吮,但是,生命的最可敬之处就在于它的不断实践。在实践中,稚嫩柔弱的婴儿不断地进行同化(我把它看作实践的一种),反复的把奶头同化到吸吮的图式中;把妈妈的形象、声音还有接触到的妈妈的怀抱的姿势进行同化。最初的遗传性反射图式发展为多种图式的协同活动,儿童的心理水平随之不断提高。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他们努力完成图式,不断改变和复杂。因此,听觉、视觉丶触觉、味觉并不是生来就有的,生命的物质上的准备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心理活动。是实践将有形的物质上的眼、耳、鼻、舌、身、意与无形的色丶声、香、味、触、法联系在一起,产生无穷无尽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通过各种实践,婴儿开始能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知道的动作与效果之间的联系,手眼开始配合并发展。并发现了动作与效果之间的联系(因果性的萌芽)。一切源于实践。
回顾当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四大阶段中,感觉——运动阶段(婴儿期)我们大多能给孩子充分的实践机会,一则孩子实践所需要的空间较少,比较容易满足,再则父母或者监护人,因为孩子生命还很稚嫩柔弱,大多了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去呵护,但是进入第2、3、4阶段,监护人由于心理学知识方面的不完备(甚至是缺失),为孩子能够提供的实践空间场所多有无法满足孩子成长要求的现象,导致儿童的心理成长出现断片,尤其是留守儿童,这将对孩子人生的发展产生很大阴影。
第二,实践的细微化、具体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但具体如何去做?从实践到理论之间的梯子在哪里?一线教师(尤其像我),常常徘徊又徘徊。读到《儿童心理学》不得不赞叹皮亚杰。他能长时间坚持观察自家孩子的行为表现,而不停留在前辈刺激——反应的单项活动理论中,质疑、补充并完善前人的成果,逐渐形成认识结构理论。由此想到,实践是有方法的,从观察起步,质疑、猜想丶分类、前后对比、归因……有了这样的思维工具,加上站在儿童视角,"同化""顺应""平衡"等概念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四大阶段理论"也就这样产生了。在看似平常的事件过程中细化、拆分,发现他人所没有发现的进行补充丰富,如手持放大镜、显微镜去认识更具体细微有趣的世界。教育不也正在走向微格、细化过程中,更加丰富、博大吗?
三、实践——个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式
儿童,从婴儿期的一张白纸到建立形成自己的心理和思维模式,离不开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他们探索的广度、深度在逐渐扩大,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发生质变。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前后阶段是不可逆的。
以上是本书前言和序言部分之后的一些看法感受。本书读起来有些吃力,有些观点、内容既无法同化,也不能顺应。其实,我对于"同化""顺应"这一对概念还有所保留,似乎在两者之上,对于成人来说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读者对于现在理论的重新建构例如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此外在我眼中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数学,应该从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前运算、具体运算、逻辑运算阶段似乎一指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也许这只是我从语文老师的读者角度的二次创作结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