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法语之言,指直接指出的是非对错的话,是直言不讳或者是义正辞严之意。孔子说:"听到义正辞严的话,能不接受吗?但是要改正过来才可贵。"
听了法语之言之后,若不仅能从心理上接受并且认同,再真正的从行为上改正的话,那一定会对于我们的行为提升、工作有一个指导作用,正可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我以前做饭的时候往往没有数,一次会做很多吃不了,所以就会浪费。妈妈说过我很多次,虽然我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心理也认同,但是下次做饭的时候又没有注意,还是会依然做得多浪费,就是赵军老师说的"错误依然在继续,恶果还在发生",想来真的很惭愧、真的很后悔;单位的领导有的时候会把我工作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直言不讳的给我指出来,我有的时候内心也会认同,但再遇到同类的问题时依然回顾我。如到学期初,领导会要求写很多的计划。领导要求计划要注重时效性,实实在在的有什么就写什么就可以了。我也觉得这样蛮好的,能够把自己新的一年想干的事情写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说一些假大空的话。但我一到具体制定计划的时候,总喜欢把以前的计划拿出来改改时间、改改思路,提交就上去就算完成了任务。自己真知道这个没什么实效性,也没什么创新,这就是没有做到"改之为贵"。
赵军老师引用了子路有一次在面对孔子时乱发表意见,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 孔子直言不讳的批评了子路的见识鄙陋,言语的粗俗。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孔子说:“仲由,真正的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对于孔子的法语之言,我想子路一定是认同的。
从心理上认同是很好的,说明自己可以在心理上接受认知的不足。但更好的是行为上的改正,只有从行为上改正了,才不会延续错误,才会真正有所提升。
网友评论